春秋時期,諸侯都稱“公”,爲何楚國稱“王”?說出來你別不信,週週建立後,爵位的設置分六等:王、公、候、伯、子、男。天子爵位最高,稱王,如周武王。其餘各諸侯根據與周王室的親疏及功勞大小賜爵,如姬旦是武王弟弟,分封魯,爲公爵,稱魯公。姜太公以首功分齊地,是侯爵,稱齊候。楚是子爵,楚國君稱楚子。這些都是周禮規定的嚴格制度,是不能亂稱呼的。

  爲啥春秋時除了楚稱王,其餘都稱公呢?衆說周知,周到了春秋時,王室開始衰微,對禮制要求也執行的不象當初那麼嚴格,諸侯間在互相稱呼中,是尊重也好,吹捧也好,討好也罷,便故意擡高爵位級別,又還沒膽和天子一樣稱王,所以就乾脆稱呼除王爵外的最高爵位“公”,這樣稱呼久了,雖不合周禮,但也慢慢約定成俗,在史書記載中也就稱公了。

  楚國君主稱“王”則是僭越自稱,大逆不道,如果周天子願意,可以召集天下諸侯討伐楚國。楚國是子爵國,爵位很低,而且楚國的封地在現在的淮河以南,江西、湖南等地,在春秋時期,這些地方是野蠻之地,未開化之地,而中原的齊國、晉國、宋國等國自詡爲文明,很瞧不起楚國,當時他們的態度就像現在我們聽到食人族部落一樣。楚國也是具有野性,你不和我玩,我自己玩,於是堂而皇之地稱“王”,因爲當時周天子式微,有心無力,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他諸侯國看不到有利可圖,也就無動於衷,所以楚國就一直稱王。

  到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的實力大增,周天子已經可有可無了,各國也不再顧及禮儀,除楚國一直稱王外,魏國在魏惠文王時期稱王,趙國在趙武靈王時期稱王,韓國在韓宣惠王時期稱王,燕國在燕昭王時期稱王,齊國在齊威王時期稱王,秦國在秦惠文王時期稱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