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很有意思的一個階段,這是一個戰爭頻繁,但大師輩出的時代。關於春秋的來歷,一般的說法是,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後人就把這個時期稱之為春秋時期。

《春秋》是中國現存第一部編年體的史書,是儒家經典之一。這本書以魯國十二個國君為次序,從魯隱公元年(前722)開始,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結束,簡明扼要地記載了春秋時代242年間,魯國、周王朝以及各諸侯國發生的歷史事件。

「春秋」本來是我國古代各國史書的統稱,據說那個時代各國都有自己的歷史書籍,如晉國的史書叫《乘》,楚國的史書叫《檮杌(táo wù)》,而魯國的史書叫《春秋》。後來各國的歷史書籍,全都灰飛煙滅了,只剩下魯國的《春秋》。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叫「春秋」而不是「冬夏」呢?我們可以進行一番合理的推測。古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對季節的變幻特別敏感。春天是播種的季節,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看著滿眼的春光,古人感到心曠神怡;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天高氣爽遍地金黃,古人看著覺得心滿意足。而「夏雨冬雪」,氣候惡劣,古人們早已躲到山洞裡去避暑、取暖了,對夏天和冬天不在意,而對春天和秋天很重視。所以,把時光流逝的歷史,叫做春秋,聽著就充滿詩意。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魯國國史,經由孔子修訂而成,記載了魯隱公到魯哀公二百四十四年的歷史。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中國古代很早就開始有記載國家大事的傳統,至遲在西周時期,已經有專門記載史事的太史。魯國太史記事,採用編年體,一年一年寫下來,每一年又從春寫到冬四季。

華夏民族是農耕民族,尤為注重農業生產,而四季之中,春種秋收,最受古人重視。夏季酷熱、冬季嚴寒,環境大為不適,在古人心中沒有那麼重要,因此古人將國史命名為《春秋》。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大多數國家的國史都叫《春秋》,只有晉國和楚國追求個性,晉國叫《乘》,楚國叫《檮杌》(音「濤霧」),不過只有魯國的《春秋》在孔子名人效應的加持下保存下來了而已。


春秋時期就是因為夫子微言大義的春秋一書,故此稱呼。春至木榮,屬木,方位為東;秋來蕭殺,屬金,方位為西。金木均為有形物。而冬夏則為水火,為無形物。文貴言之有物,當然以春秋喻之較為恰當。這正是孔聖人的高明之處。


個人認為,大體可從三個層面來理解:

一是農耕社會,春種秋收,衣食之大事;

二是北方四季中,夏多雨水,冬多風雪,不宜於做大事,其時令性遠弱於春季秋季,軍事行動多在春秋;

三是編年史記,所記錄均為大事,如春秋之大事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