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時期,周道衰微,孔子做魯國司寇,諸侯加害他,大夫排擠他,孔子知道自己的言論不被採納,學說行不通,不能治政,就治言,潛心將東周從公元前722年(魯隱公元年)到公元前418年(魯哀公14年),各諸侯國發生的事件按時間的先後順序記錄下來,共計242年的史事,18000字,微言大義,褒貶得失,以此作為天下諸侯行事的標準,藉以警醒諸侯克己復禮,按義禮行事。

那麼孔子為什麼把所記載的這段歷史起名為《春秋》呢?其一據說是取孔子寫書的時間。據《公羊傳疏》記載「哀公十四年春,西狩獲麟,作春秋。九月書成,以其春作秋成,故曰春秋也。」也就是說孔子在魯哀公14年春天開始寫書,到當年的九月將書寫成,起於春季,成於秋季,故取書名《春秋》。其二是春秋兩季正合褒貶。古代農作物一般都是春生秋殺,春天萬物生髮,正合仁德,秋天萬物遭刑殺,正合義禮。行仁過,則落為懦弱,無原則;行義過,則成為殘忍,無情義,一春一秋,一生一殺,一是一非,一褒一貶,正在春秋二季。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是對上闡明三王之道,對下分辨社會上處理事情的準則,辨析疑惑難明的事理,分清是非曲直,判定猶豫不決的疑難問題,稱讚善者,批評惡者,表彰賢者,貶斥不肖者,希望使滅亡的國家恢復起來,斷絕的血脈能再得到延續下去,彌補弊端,興辦廢棄之事,復興西周禮制。其三是春秋二季適合征戰。春秋兩季,不太炎熱也不太寒冷,晴暖天氣多,春天的青黃不接,秋天的五穀豐熟,正適合戰爭掠奪,古代作戰也都是以戰車為主,春天作物生髮,淺草剛能沒馬蹄,秋天莊稼收穫,田地一派曠野,也正適合撕殺,因此,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征伐戰大多在春秋兩季發生,以《春秋》作書名,也許有代指諸侯之間毀禮喪義征戰之意吧。

孔子作《春秋》,共記述被殺國君36人,滅亡國家52個,諸侯四處奔走而不能保住他們的國家,不可勝數。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原因,都是因為他們不懂春秋大義。正因為他們不懂得春秋禮義,才最搞得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君不像君,就容易使臣子犯法;臣不像臣,就要被慘殺;父不像父,行事就不合義理;子不像子,就會落個不孝之名。因此對古代各朝各代來說,能熟悉《春秋》,按《春秋》禮義辦事,也還是很有其積極意義的。春秋是人們嚮往的季節,有春華秋實的美好,也有殘花掃葉的傷悲,孔子借春秋作書名,微言大義,也正在此嗎?


因為東周開始公元前771年平王東遷到475年三家分晉,是周天子的勢力逐步減弱到失控的分界線,這時的戰爭主要讓對方屈服,而非滅國,戰爭相對文明,周天子相對是名義上的天下之主。因為此時的戰爭及重大事件多發生於春、秋兩季。再者春、秋也有著開始到結束的意義,也是周禮逐步走向禮崩樂壞的過程,所以孔子把東周這段歷史稱之為「春秋」。


孔子述而不作,定名而不定義,是其高明手筆。他也因為自己所述說的內容有摻假而惴惴惴不安,覺得毀譽參半就不錯了-_-||。四季如春,春秋之貌悲喜交集,可歡愉可戚戚慘慘戚戚。孔老夫子另有一層期冀,知識生髮的期冀,取其春生秋收的意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