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从现有记载来看,应该是鱼油。

《三国志·周瑜传》: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

就是说,黄盖在几十艘战船中装进柴草作为引火物,再灌上油脂。然后顺风纵火,所以火势才能那么猛,连岸上的军营也点燃了。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说:

盖先取轻利舰十舫,载燥荻枯柴积其中,灌以鱼膏。

说的更详细一些。燥荻枯柴,就是干燥的柴草(容易点燃),灌的油脂是「鱼膏」,也就是从鱼类中提炼出来的油脂。江东多水,盛产鱼类,因此使用鱼油是很自然的,算是因地制宜。

《三国志·刘馥传》说他守合肥的时候,储存了几千斛鱼油,作为战争物资储备。

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

这么看来,用鱼油引火可能是当时(或者说当时南方?)比较通行的做法。


个人意见:

1.根据当时的条件,汽油煤油可能性基本上是没有了。

2.不一定是用的油,可能是用的酒,要知道酒的燃点比较低。

3.也可能是梧桐油

4.据说当时有风,火一燃起来其实不用靠什么油,靠点风就能给你来个烧光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