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吳曉求承認挑起房產稅爭論是無知者無畏 這個自嘲水平高點個贊

昨天房地產稅有無依據之爭 今天金融學家吳曉求承認不懂房地產。博鰲亞洲論壇是中國舉辦的最重要的經濟論壇之一,另一個重要經濟論壇是亞布力論壇,這個論壇的主要議題是亞洲經濟問題與出路,應該是非常有意義的。但是,每年的論壇,搞得動靜最大的往往都是博鰲房地產論壇,名聲大振的也是那幾個房地產大佬。但是,此論壇菲比論壇,現在這個是國家工程,由政府主辦,房地產論壇是行業內的峯會,由機構支持舉辦。

但是,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人大副校長、經濟學家吳曉求關於房地產稅合法性的質疑,一下子,把人們對論壇的關注點聚焦在了房地產問題上,一夜之間吳曉求成了這場論壇的風雲人物。筆者在第一時間對吳曉求的言論進行了質疑,發表文章:“駁經濟學家吳曉求沒有開徵房產稅的理由的說法駁經濟學家吳曉求沒有開徵房產稅的理由的說法。這篇文章已經發表,引起很大爭議。留言者衆多,批評反對的意見比支持肯定的意見還要多一點。引起爭議不是壞事,對筆者觀點進行批判也非常歡迎。通過大家的討論爭論,讓問題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有了更深入的交流,應該對大家逐步形成共識是有幫助的。肯定地說,大家對房產稅知識和國家有關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筆者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財稅、法律方面的專家,但是,因爲關注房地產問題,可以說,十多年來,也寫了大量的這方面的文章,雖然不繫統,雖然不是很理論性,但是,也不是一點內容都沒有。對業內的幾個著名專家學者一直倍加關注,他們的觀點和文章都比較熟悉,當然也就形成了自己的一點粗淺認識。因此,對吳曉求副校長的觀點,纔敢於質疑和批判。這不是狂妄自大,也不是有眼無珠。不迷信專家,堅持實事求是是我一直的態度。你的批評我接受,你的觀點也別怪我質疑。

在博鰲論壇首日,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表示,“我作爲一個經濟的研究者,始終在思考中國這個房產稅,它的理論基礎究竟是什麼?我真的還找不到,因爲這個土地是國家的,現在土地上面的那個東西值錢,並不是因爲那個東西本身,而是地值錢了,但地又不是我的,怎麼要對我徵稅呢?所以怎麼把邏輯理清楚很重要。”

在3月27日,原財政部財政研究所所長賈康在論壇上也隔空迴應了吳曉求。賈康認爲,這麼多年一直有人說房地產稅的推行有法理上的硬障礙,但實際上比照國際上的案例,從實踐和理論上來說,徵收房地產稅是沒有硬障礙的。

房地產稅徵收到底有沒有法理障礙?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施正文表示,房地產稅徵收並無法理障礙。施正文表示,雖然土地屬於國家,但購房者對於土地上的房產擁有所有權。所有權包括對財產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實質上屬於準物權。而在國際上,也有公有制國家徵收房地產稅。認爲土地屬於國有,就不能徵收房地產稅,屬於教條主義。

經濟學家曹遠征也表示,不論房地產價格高還是低,房地產稅都應該出臺。對目前的中國人來說,最大的財產可能就是房子,需要在財富代際更替中間做一個制度安排或者相關法律來調節,以保證公平,這是房地產稅的出發點。曹遠征說:我不太同意吳曉求關於房地產稅的觀點,房地產稅還是應該徵收的。在中國,土地確實是國有,徵收的房地產稅在某種程度上是持有稅。

說到房產稅,特別要強調一點,房產稅出臺的基礎是因爲樓市調控多年效果不明顯,因此,要建立樓市調控的長效機制,而房產稅就是這樣的一種長效機制。根據計劃,房地產稅法今年落實制定。老百姓不用太過擔心,房地產稅即便是徵收,對於剛需購房者本身沒有太多關係。

在昨天,吳曉求和賈康同時參加的一個論壇上,兩人的隔空論戰演變成了現場辯論。吳曉求首先介紹說,我昨天剛來,祕書處給我組織了一個媒體見面會,我這個人對房地產實在沒有研究。賈康就說沒有任何的障礙,這就構成了他們所說的爭論。我們倆都是被帶進去的。

賈康說,吳校長說的觀點是中國社會很流行的,而且流行了多年,很多人心裏聽了有舒服的觀點。包括我接觸到的一些高層領導。吳曉求問:舒服的觀點不是挺好的觀點嗎?

賈康的看法是,確實咱們中國的有房產的這些主體拿的是房產證,房子下面的地皮是誰的?法律規定得清清楚楚,凡是建成區都是國有土地,這是中國非常清晰的一個法律規定。怎麼會把房和地皮合在一起開徵這個房地產稅?大家都覺得不順。

賈康解釋說,從國際的實踐來看,它不存在說所有的土地都是私有的,大家覺得好像是這麼一回事的情況。賈康的觀點,我在昨天的文章中也有講到,這裏不再重複,否則文章引用太多別人的預言,風險很大。

吳曉求反覆強調,我今天專門做了一個補充,怕有人誤解。我說我不是研究房地產稅的專家,到時候賈康他們是專家都回來,他們研究透就可以,我想不透,怎麼辦?想不透就想不透。我剛纔發表的那篇言論,基本上是無知者無畏,大家也別那麼在意。【本文由“馬躍成”賬號發佈2019032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