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迹,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一个绝佳的途径。无论是完整的古物,还是残破的古迹,都为我们述说着一个个别样又真实的故事。说到古代遗迹,秦始皇所遗留的兵马俑便是很好的例子。一抔抔黄土,一排排战士,虽年岁久远,但是依然能够感受到千军万马的气概。

今天,我们能够站在西安欣赏着这令人敬佩的兵马俑,应该感谢的是兢兢业业的考古学家们。是他们夜以继日不辞辛苦地劳作,是他们细心地挖掘,才得以为我们呈现这壮观的古迹。但是细看兵马俑古迹,壮士一排排地陈列着,中间却是用一堵堵墙隔着,这是为什么呢?

接触过考古相关实例或者是文章的人,想必了解到,考古学家在每一次考古中都会完完全全地将古迹掏得干干净净,生怕错过什么珍贵的东西,只有当工具把黄土挖到生土的部分才会停止,因为生土以下遗迹才不能保存。那么为什么兵马俑要留着这一堵堵墙?为什么不挖地三尺呢?指不定能挖出更多的遗迹。

其实这是有讲究的,这种考古的方法叫做就地保护。通常情况下,一旦遗迹被发现,考古学家就会掏干净,然后将他们转移到博物馆,在博物馆中存放着,供其他考古学家们进行学术研究。而挖掘兵马俑采取不同的方法,一是因为遗迹比较庞大;二是就地保护好处多,例如:文物不会因为技术不成熟而遭到破坏,而且也不会耽误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再者还能够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其他文物被陈列在博物馆,让人只能远观,很难体会到古迹所呈现的蕴意,而就地保护的兵马俑,则有种让人置身于古代的感觉,让人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秦始皇时代的气魄。

于是关于要不要继续挖掘兵马俑的问题,专家给出的回答是:不。虽然兵马俑地下还是存在着很多很有价值的文物,但是专家说不需要急于挖掘,避免兵马俑的完整性被破坏,目前应该专注于修复现有的文物。

专家说的不无道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这些珍贵的文物,正是我们传承的根基。想象一下,要是由于人们的急于求成,破坏了兵马俑的完整性,那将是多么大的损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