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字子才,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卒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享年82岁。袁枚在清代文坛具有相当高的地位,文笔与大学士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他年逾八旬,仍作诗不止,写字不辍,神清气朗,身体状态极佳,「齿若编贝,声若洪钟」,被世人赞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

「一起百事生,一眠万事了。眠起即轮回,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吾?身在即为宝。就便再龙钟,凭人去笑倒。试问北邙山,年少埋多少!」这是袁枚年近80岁时写的一首《喜老》,充分表达了诗人虚怀若谷,看淡生死,豁达的人生理念。

袁枚有很多诗作都在谈论养生,值得我们思考学习,比如他在《随园诗话》中说:「冬常早起夏常眠,生性耽游自在天。身健每嫌儿女弱,心虚常觉友朋贤。」诗中谈到良好的作息习惯,谦虚对待朋友,多向朋友学习的心态,都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好方法。又如在《病后作》中他写过:「始知将尽灯,不可使扇风;又如将落叶,何堪风再戕!寄语衰年人,寒暑宜周防。」提示老年朋友,要注意提防寒暑气温的变化和疾病的侵袭。

袁枚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外调江苏,先后在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勤政,颇有名声,深得百姓爱戴。但他仕途不顺,在官场受到排挤,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便辞官隐居于南京随园。袁枚在诗中有云:「悲喜适度胸若谷。」意思是要积极主动地控制个人情绪。做到坦然自运,不大喜大悲。对别人宽宏大量,虚怀若谷。因此,即使遭遇挫折,他也能心境泰然,胸怀坦荡,情绪稳定,神志平静,这些性格都大有益于健体养身。

袁枚喜爱养花种草,尤其是兰花,他曾在《偶成》里写过:「幽兰花里熏三日,知觉身轻欲上升。」就是说他置身于兰花丛中,有飘飘欲仙、爽心惬意的那种感觉。在养花和赏花时,也得到了兰花的熏陶,保持了如兰花一样坚定、高尚的人格魅力。这种心态也是一种养生之道。

袁枚退隐乡间,除了随园的生意,还忙于读书、写作,流传于世的有《随园诗话》《随园尺牍》《小仓山房文集》等著作。他在脑力劳动之余,也注意活动筋骨,做到有动有静,每天除散步、练拳、舞剑外,还喜欢侍花弄草,修剪果木,躬耕陇亩。这些活动,既可创造清洁的环境,又使他劳而不疲,疲而不衰,始终保持著旺盛的活力。

袁枚十分喜爱游山玩水,很多祖国的名胜山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著有《游黄山记》《游庐山记》《游桂林诸山记》等许多佳作。

人称袁枚是「地行仙」,64岁时,他写了首《病后作》,诗云:「我年六十四,今春犹聪强。上山不嫌高,坐夜不厌长。有时逸性发,跳跃如生獐。」他号称自己「上山不嫌高」,怕只怕山不够高。一直到70岁那一年,他还从南京出发,西下安徽、江西,南赴广东、广西,北返湖南、江苏,足迹遍布黄山、庐山、罗浮、桂林、南岳、洞庭等,一路寻幽探胜,归家后,还踌躇满志地写诗云:「自觉山人胆足夸,行年七十走天涯。公然一万三千里,听水听风笑到家。」由此看来,坚持旅行是其一项重要的养生之道。

更可贵的是,袁枚对旅游尽管喜爱但有节制。他在《随园诗话》中,有「养生之道」一节,写道:「康节先生有三不出之戒,谓风不出,雨不出,大寒暑不出也。余七十后,惟暑不出,过中秋才出,此定例也。」要旅游必然要外出,外出活动就要有「定例」,讲规则,风雨天气不外出,极端天气,高温酷暑或者冰天雪地不外出,锻炼身体和大自然规律要很好地结合起来,选择最适合的天气条件,这便是「养生之道」,大概袁枚正是领悟、遵循了这「养生之道」,才最后登上了「文坛寿星」的殿堂。

作者:玲珑

——追随您的心声 提供专业回答——

欢迎关注「中老年保健杂志」头条号,更多健康信息等您看~~~


一是袁枚喜欢养兰花,陶冶性情,晚年最大的乐趣就是「好花进一觞」。养花的好处现在认识得很清楚了,可以放松身心、亲近自然,可以调节空气,改善居室环境,养花需要强度不大的持续劳动,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二是热爱锻炼。除了养花,袁枚还喜欢散步、练拳、舞剑,有时还要下地去修剪果木,读书间隙还要打扫书斋、搞搞卫生,最重要的是喜欢爬山和郊游,「我年六十四,今春犹聪强。上山不嫌高,坐夜不厌长。有时逸性发,跳跃如生獐。」六十四岁还在爬山,还能像獐子那样跳,这个体力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达不到。

三是坚持用脑。袁枚笔耕不辍,《随园诗话》《随园食单》《随园尺牍》《小仓山房文集》,在散文和诗歌上都有不小的成就,坚持用脑可以减缓衰老,也说明袁枚一直保持了较为旺盛的活力。

四是注意饮食。袁枚最喜欢吃豆腐,整部《随园食单》说得最多的便是豆腐,有「蒋侍郎豆腐」「杨中丞豆腐」「张恺豆腐」「庆元豆腐」「芙蓉豆腐」「王太守八宝豆腐」「冻豆腐」「虾油豆腐」等。多吃豆腐,补充蛋白质和氨基酸,对身体当然大有好处。此外袁枚吃饭习惯还很好,喜欢清淡,不嗜油嗜辣,还讲求精致,不喜欢大盘菜和过于奢华的眼菜,宁愿一道菜分量不大,吃完在叫一盘。饮食不过量,对养生很有好处。

五是心态好。老了不哀叹,说「姆母不知丑,西施不知好」,姆母是丑女,不觉得自己丑,西施是美女,不觉得自己美,那我八十岁了,不觉得自己老不就好了。这样的心态,当然有助于延年益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