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心骨

自从我  设定了 我的教学  是要架构   主心骨后  , 我心里都有教学蓝图 

 

主修

从零开始的学生  主修教材就是  : 彻尔尼  与 哈农  (不要想 在主修上面想甚么有没有趣,钢琴不有趣)

它  只是要让 学会在 钢琴上面  "走路"  ,  连路都不会走   是要怎么飞 ................

 

另外   彻尔尼之于我 ,   等于是   让学生与我  在一首短曲上   是个  讨论的连结 ( 我说过  :曲子之于我都是媒介), 因为短  所以  可以  快速换曲  (慢慢换也行)  得到很多讨论

 

分类

弹琴就是为了  弹  喜欢的曲子

有的人长曲子选流行钢琴 ,  我解构的依然是  :  旋律(运音) 与 和弦走向  , 好好搞懂这件事情  就无敌了 ( 有更多曲子可以自己解构)

 

但有人喜欢古典音乐,我会从  海顿的奏鸣曲开始喔 (啥? 我可能要被攻击了  怎么可能 一年内弹海顿呢)

 

很友善的海顿奏鸣曲

这是我跟我的老师学习上  得到的观念

之前他要我  把一些教材  扫过一遍  , 给予我的观念是  :  快速的  得到  技术  / 涵养

 

他说过一段话  我学了起来  :  往往教奏鸣曲  他会先教  海顿  早期较小的奏鸣曲 , 原因  :  结构  标准 ,  只有  几个元素 ,  等于是 重复的   , 元素少就单纯 , 学生好操作

这符合  我要的主心骨概念

 

我有一位成人学生   回馈我一句话  : 海顿这首曲子  其实很友善 , 前面会了 , 后面的练法是一样的

是的 !  学琴一定要有逻辑    要有模组的概念    ,  知识与技术都放在上面   累积

 

台湾学生学琴   喜欢  弹大曲   呼噜噜也要弹大曲  ................ 所以才说我是小众市场  ! 我宁可花时间讲解  甚么是 SONATA ,  这样  以后大家拿到SONATA  都会  有逻辑的想要  层层的剥开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