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管机构给你灌输的课程优势理念啥的,我报班前都会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我报班的目的是什么?
  2. 学完一个课程,预期是什么?
  3. 我的预期是不是只有靠报班才能实现?

然后嘛,反正有试听课,先蹭一节陪娃试听一下,看下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是否都有满意的答复,再决定要不要报班。

之前我去试听的乐高课搭建的课程,老师的上课内容是,先了解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路灯坏了,灯泡非常地高,该用什么办法去到上面去维修呢?

然后就是介绍了一些简单的物理结构,然后用乐高搭建一个长臂车模拟维修路灯的过程。

ok,蹭完课问自己

  1. 我报班的目的是什么?

    答:好奇乐高课上点啥,所以来了解一下。

  2. 学完一个课程,预期是什么?答:预期是能让孩子感受到玩乐高的乐趣……太宽泛了是么,那么具体一点,会用乐高搭建任何能想像出来的东西。
  3. 我的预期是不是只有靠报班才能实现?答:似乎不是,至少,我体验的这个乐高搭建课程没有超我预期的东西。

好了,报不报的,心里有数了。

家长们可以自己去体验一下,了解情况,然后对比自己的实际需求,你管他是真的学东西还是只是让孩子玩呢?甚至,如果需求只是给自己一个小时的自由时间,那又何乐不为呢。


放过孩子吧,4岁在幼儿园就够折腾了,这种班还真指望孩子能学东西?

我家小孩5岁左右和魔怔了一样,非要上培训班,包括围棋、架子鼓、舞蹈、彩泥、剪纸、跆拳道,除了跆拳道是家里主动报名以外,其他的全都是他自己死乞白咧非要去,一问,不是为了玩,就是想去。后来,还是我各种威逼利诱下才减掉了彩泥和剪纸,再后来,他自己的新鲜劲过了,就只练跆拳道了。

现在......除了跆拳道,人家已经忘光了,是压根不记得上过这个课那种。

所以,这东西还是看家长,我们家当时的宗旨是:明知道孩子上这个课没啥意义,但如果孩子实在想去,让他去玩一玩也行。毕竟这个年纪的小朋友玩的意义更大一些。


1、为什么觉得玩和学东西是矛盾的?

2、首先,让孩子觉得这就是玩,不要提出过多的要求和目标,只是让孩子去享受就可以了。并且把这个思路传递给老师。如此,孩子能不抗拒乐高积木。

3、在不抗拒的基础上,手指的精细动作、力量、想像力、观察力等等会同步有所发展。

4、另外,家长期望四岁的孩子学到什么?如果是基础的各种心理能力的话,乐高也高、乐器也好、steam也好,都能让孩子学到。但如果家长期待的是某项专门能力,甚至和未来的升学有关,那请去专项机构学习。

5、四岁这个年龄,无论想学什么,切记要顺应天性。以免在这么早的年龄就让孩子失去了对于学习的兴趣,甚至充满仇恨和恐惧。


让孩子参加这些课程的目的,是这个问题指向的的答案。

如果父母出于让孩子开心的目的,那么孩子无论学了什么,只要没有特别奇怪的情绪反应或者身体伤害,而且还很高兴,这个课程的目的就达到了。

如果在这个目的之下,孩子既不自愿也不开心,那又何必继续参加课程?

如果父母让孩子上这个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学一些东西——我有两点疑义:

第一,4岁的孩子或者说10岁前的孩子都是感受性为主,过多强调知识的习得,并不见得能够得到想要的知识储备目的。

第二,如果是给孩子比较多的感受或逻辑空间体验,乐高积木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孩子这些。但是这些给予是无法量化的。

因为孩子是潜意识为主,很难描述也很难清楚地表达获得的,只能在长久日常生活里慢慢体现出来。

第三,送孩子上乐高课程的目的,到底是成全孩子的兴趣,还是想孩子学习知识?我总觉得知识并不见得要被量化。

而保护孩子的热情和兴趣是最重要的!

兴趣班,一定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孩子愿意为这个兴趣长期坚持,才能称为「兴趣班」。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学肯定能学到 但看家长的期望是什么

教师的教学方式是灵活的还是刻板的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