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占据你心中最多恨的人,往往也夹杂著你最多的爱。」

「有的人虽然离开了父母,却一直渴求一个能替代父母的人。」──冈田尊司《母亲这种病》。

《钢琴教师》(La Pianiste)描述一位将近 40岁的女钢琴老师 Erika与男学生 Klemmer的师生恋,整部片描述 Erika与母亲支配服从的关系,母女间对话与行为间的不一致,并将这样的关系,复制到她与学生 Klemmer的关系里。一幕幕的自我伤害,或是攻击别人、其实只是一种欲望的宣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攻击。

这两部影片是 Review paper 提到的,但我更想推荐 NaNa 这部动漫或电影... 人们常说人生可以重来,但是人活在用"过去"堆积起来的地基上,所以没那么简单。 把堆起来的积木推倒,不说能说是重来,而且再怎么努力往上堆,也不见得能堆砌出理想中的形状。 by NaNa 因为... 研究完 Melanie Klein theory 个人认为以下这段话真的可以很浅简易懂得说明了其 theory ...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跟深爱的他或她对话的时候,声音会变得有点奇怪? 为什么,你总是重复地爱上不该爱的人? 又为什么,你总是离不开一直伤害你的人?

在众多文献里,咱发现了 邓惠文的<非常关系>以及伊东明的<爱,上了瘾>两本书 于是也去挖了出来读读...果真可以综结出 它是许多人际关系,情绪困扰,以及角色问题的解答。

梅兰妮.克莱恩(Melanie Klein, 1882-1960) 是个奇杷,他非博士、教授也非医师,是一位实战派的临床经验者。 其借由Sigmund Freud 理论中对于生与死之本能等驱力理论的强调并且对于结构理论(超我-自我-本我, 1920, Freud)的认同,但是她的理论中对早期(幼儿)客体关系的强调以及叙述已与Sigmund Freud 有明显差异。并逐渐发展出独特的分析技巧,例如:游戏技术(play technique)、小孩的游戏等于成人之自由联想、诠释焦点在潜意识焦虑、以及成人分析中对负向移情的重视,移情为潜意识幻想(unconscious phantasy)的此地此时表现等。

躁郁状态的心理起源,更是首度提出了忧郁心理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的观念,以及许多创新的观念,例如两种早期焦虑(妄想焦虑、忧郁焦虑)、部份客体及完整客体的观念、躁狂性防卫(manic defense)等等,并且在1940年的「哀悼与躁郁状态的关联」一文中谈到造成忧郁心理位置的起源以及对之后成人心理之影响。Klein 1946年在「一些类精神分裂机制的评论」中提出妄想分裂心理位置(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之后,此两心理位置成为Klein 理论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

爱、恨与修复 (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 一书中,Klein写到:「自我了解到它对好的客体的爱,一个完整的客体且一个现实中的客体,同时对这客体的罪恶感淹覆自我。与这客体完全的认同最初始于原欲依附 (libidinal attachment) ,首先依附于乳房,然后是完整的客体,这种完全的认同与下列感觉同时发展:对客体的焦虑感 ( 害怕客体的分裂 ) 、罪恶感和悔恨,保持客体完整的责任感和预期即将丧失这客体的悲伤感。这些感情,不管是意识或潜意识的,都是构成爱的必须且基本的元素」

简单的说就是, Sigmund Freud 将忧郁症的自责归因于对他体的怨恨,在想像中内化到自体。Klein 则将之归因于对他体的爱,绝望地感到先前对他们的怨恨所造成的伤害无法弥补忧郁并非源于自体爱,而是对他体的关切。在这样的个案中,自杀是最终极的尝试,企图杀掉坏的部分,以保留那些在自己里面所爱的部分

在白话一点就是 你以为你是主人,但你其实是奴隶,如果你是奴隶,则注定忧郁。

翻译翻译的意思就是... 自我的存在需要他者的存在作为肯定和保证,人不会对著一张椅子说「我今天心情不好」,要有别人在场聆听,自己的诉说才会有意义,如果欲望太过强烈,导致完全摧毁对方,自我也将消失。

回到心理位置这个部分, Klein 在许多儿童分析个案之后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并非能被非常清楚的划分为不同的时期(stage),并且一直向前进展(progression),而是彼此有许多重叠、会前后进展/退行的变动,位了区别自己的发展观点因而使用心理位置(position)此词。

另外,ㄧ个心理位置具有独特之(1)焦虑、(2)防卫、(3)客体关系、(4)本能冲动(impulse)

从忧郁心理位置又有:部分客体(part-object)到完整客体(whole object)的事情。

部份客体对于婴儿来说,似乎被经验为自己的延伸,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例如婴儿主观感受为在其一有饥饿感时,一哭乳房就自动出现,婴儿开始吸奶,这好像是把乳房吃进婴儿之内(内射introjection机制),在觉得自己温饱需求被乳房满足时,透过投射(projection)的机制(可以想像为把内在的客体排泄出去),把此满足、好的特质归于客体,此时乳房就变成了好的部分客体;如果乳房并未出现或满足其需求(例如母亲没有及时赶到或是乳汁不够),即被经验为坏的部分客体。好似母亲的乳房的特质是完全由自己来决定,呼之即来唤之即去(婴儿的全能性, omnipotence),婴儿不能了解部分客体并非自己的一部份,实际上是分离、独立存在并且不受其全能操控。婴儿除了以投射来决定部分客体的好坏特质之外,同时也用内射来保存好客体在其内在世界以及自我的稳定性,例如婴儿在母亲不在并且不饿时,可以借此内在好客体 (以一种幻觉的型式) 来「感受」好乳房的陪伴。

婴儿在约四到六个月大时,开始可以把母亲视为(视觉以及心理上)一个完整的个体,开始了解到那对乳房、手、脸,好的及坏的部分客体原来都是同一个母亲!这个完整的客体观念即为整体客体。婴儿现在面对的这个有好有坏的完整客,充满矛盾的感受,而这完整客体的出现也同时意味著先前受婴儿全能控制的好客体的永远离去,婴儿则第一次经验到失去好客体的失落,因而进入了忧郁心理位置。因为完整客体不再是完全好的,婴儿开始为此其所爱之完整客体(loved object)的生存感到担心害怕,这过程让婴儿经验到忧郁性焦虑(depressive anxiety)

简单白话一点就是,「看不见的担心」 害怕会被丢下离自己而去,又不能忍受自己被支配,而这些担心,也变成日后恋爱或生活的无形阻碍。也就是,忧郁、上瘾症、自残、茧居、虐待、离婚、完美主义等诸多问题,其实都是小时候的经验、环境或母亲的态度、相处模式有关,这些影响甚至会与你的伴侣选择有关。

深入探讨下去,发现原来很多人常说的,没办法,我的命就是这样。其实是种 强迫性重复,而这种强迫性重复来自于过去小时候的经验或是不如意的经历所造成的。一个人际关系不好的人,他可能一个朋友都没有,这样的结果就是由一系列强迫性重复导致的。最开始的时候,也许他只跟部分人关系不好,只有部分人不喜欢他。慢慢地,由于强迫性重复的力量,他会不自觉地制造一些事件,让所有的人不喜欢他。或者换句话说,他会下意识地教会别人都不喜欢他,以便强迫性地重复那些痛苦的体验。

换个方式来说,当你打开聊天工具,群发你最近在做什么?” 我敢说,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这样回答你,我能干什么,还是那样呗,或者 还不就是如此,老样子等等的。如果你选择和这朋友聊下去,我猜想你们聊天的内容大致会包括无法上涨的薪水,买不起的房子,永远在反对著自己的父母,愤世忌俗的话题,偶尔他/她会说到我的女/男朋友实在不理解我或者我明明努力为何生活依旧没有半点起色!”你大概会附和著,继而想到自己悲惨的人生...久而久之,你就不想再与其聊下去。而这朋友也就陷入了无穷回圈中。

渐渐的就会开始让每个人都不喜欢他,强迫性地重复那些痛苦的体验。 强迫性重复的特点和要害就是不自觉,它隐藏在我们心灵深处,很难看到它和把握它。因此,打破强迫性重复的方法,就是要更多多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模式,把可能导致重复的环节切断;并且勇敢地尝试各种新的、好的体验,以建立良性的强迫性重复机制。

总结: Klein 借由婴儿感受的隐喻,认为所谓的心理健康是不断地爱、破坏与修复的过程,而忧郁焦虑是人们持续且核心的心理经验。

依这理论,将 Klein 基本概念导入本次两篇研究的 issue里,就变成 潜意识幻想、 妄想分裂心理 忧郁心理 投射性认同结合后成为 米哈里.契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 的心流体验理论 (Experience of Flow) or 马斯洛(Maslow)的 高峰经验(Peak Experience) 的一部分。以 Klein 这种概念融合Mihaly CsikszentmihalyiMaslow,其所探讨出的工作意义,游戏的意义。在本次的研究内,发现原来,人的欲望在于过去经验的感受,并且在游戏中或日常工作里,这些都会实实在在地反映在当事者身上,也因此游戏可以让人上瘾但也可以用来治疗。 在这阵子里,周遭朋友也确实有这些现象,经过田园调查与实际体验后,个人对于 自我心理学、人际精神分析、当代克莱恩学派(Melanie Klein)的总结就是...

尝试去做不一样的事 打破过去经验的一切作法

此外节录相关经典语录: 「如果你不想被拒绝,最好的方法是先拒绝别人。」~电影 东邪西毒 「假装冷漠,不代表我的心不会痛。」 「我这辈子什么都没有,最起码还有点自尊。」~电影《秋天的童话》 「失爱后最重要的自尊,就是成为他心头上那份最美好的记忆。 「遗憾,就是没有结局的故事。」 ~电影《极光之爱》 「很久之后我才明白,别离后的「遗憾」,不是因为「太爱了」,而是一种「亏欠感」。」 「我们曾经以为爱的很深,很深。岁月却让你知道,它不过很浅,很浅。最深和最重的 爱,必须和时日一起成长。」 ~电影《艾蜜莉的异想世界》 「你想到失去他,顿时感觉,以后自己再也不能爱别人了。却因为心空下位置,与你心灵真正契合的,才会在某个时刻悄然拜访。」

 

当爱让人失望,从心碎的裂缝中,你能否看见自己的需求? 「也许过去我不曾有足够的时间来认识你,但我愿意重新认识记忆中的你,和我自己。」

 

梅兰妮·克莱恩 (Melanie Klein, 1882-1960) 在当今的精神分析学界普遍被视为客体关系理论与儿童精神分析的创始者,她的理论一方面保留 Sigmund Freud 提出的本能驱力,另一方面大力扩展客体及客体关系概念,而她对客体关系的创新看法,尤其是儿童在前伊底帕斯时期的心理冲突 ( 对客体的投射与内射 ) 及母亲在儿童人格养成的重要性,则渐渐脱离正统 Sigmund Freud 精神分析。一九二六年,克莱恩由柏林移居伦敦后,她的学说在英国吸引更多追随者,她的儿童精神分析临床治疗也在英国落地生根,以致最终不管是理论、临床或她个人与 Sigmund Freud 的关系,都有明显且激进的区别 (Melanie Klein Anna Freud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女士协议」( Gentlemen Agreement ),导致英国学会发展为三个壁垒分明的团体:Melanie Klein Anna Freud 学派与中立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