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解决问题:

1、无领导小组讨论筛人科学吗?感觉就是一堆乱哄哄的瞎讨论,HR随机筛人似的。

2、我比较害羞,不爱表现,那在群面是不是就注定倒霉了?

3、我抢到组长leader或者发言者pre是不是就稳赢了?


之前几次课程主要是针对一对一的面试,其实更多人在初面环节遇到的是无领导小组讨论,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群面」。尤其是大公司的应届生招聘,无领导小组讨论(以下简称群面)是hr必备的高效筛人工具。

群面很迷的一点是,过与不过好像是随缘的。

你觉得你胜券在握,结果跪了,你觉得整组都跑偏了,你居然通过了。

鉴于此佛系不明的评价,跟求签似的,不少同学在群面前头,有点绝望,甚至自暴自弃了。

很多人怕群面,不知道怎么突破。明明是简历很漂亮的同学,只是不会表现,或者不了解这个套路,上场就懵了,也挺可惜的。

鉴于大家害怕群面的情绪,我会分四篇由浅入深,介绍群面的突围办法。

第1篇是基础入门。了解下群面,包括一些筛人原理、常见误区。

第2篇是角色选择。拓展定位思路,提供了三类11种角色,并教大家怎么选角色。第3篇是话题解析。整理下群面常见话题,以及破题思路。第4篇是实战突围。讲讲实战中常见小组困境及突围办法。

为了加深印象,便于理解,我会在介绍过程中,结合大家熟悉的「狼人杀」的一些角色名词,因为在我看来,狼人杀是和群面非常相似的一种比拼智力和沟通力的局,并且需要合作。

当然,如果你不了解狼人杀,也不会影响到你对这个教程的理解。

HR为什么爱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筛人?

先来聊聊无领导小组讨论在hr眼里的「前世今生」,说穿了,也不是多高明的东西。

无领导小组是脱胎于「评价中心」,从国外引入评价中心技术最早是用于评价企业高管,一般七八个人一组,配备五六个观察者,持续半天或一天的讨论、各种任务完成,观察者以结构化的体系进行多维打分,著力于评价管理者的综合能力。

理论基础在于,某个岗位的绩效卓越者存在共性,每个人特质不同,那就在模拟环境下评估,找出表现最贴近的。

评价中心技术对观察者的要求高,整套体系的建设需要很多投入和后续完善更新,很多企业慢慢把评价中心当做摆设了,反而慢慢是在对初阶岗位筛选时,采用了这种办法的变形——无领导小组讨论。

变形在于,减少观察者,减少打分维度,降低话题复杂性,加速讨论时间。

头脑风暴是工作中最多的沟通方式,无领导小组很接近与头脑风暴的讨论形式。

负责一点的公司配备三个面试官观察打分,随意一点的可能就配两个了,一般来说,至少有两个,这是对面试者公平考虑,也是出于合规性考虑,防熟人作弊。

其实把「无领导小组讨论」叫做群面,多少是有点不恰当的,毕竟「多对多」面试也有逐个问问题这种形式,也可以算作群面,国企偏爱这么搞了,和开民主生活会似的,保证大家多少都有发言机会,近年来也在向这种相对竞争性的群面方法过渡。

我想大家最没有头绪的,且不少公司更倾向于做的群面形式是无领导小组讨论,虽然近年也有反对声音,觉得这种筛人办法粗糙,容易留下一些浮夸的人,但毕竟没有完美的面试办法,总有取舍。

大甲方公司在候选人超多的时候,肯定会在筛完简历的首轮就上群面,节省成本,开放高效且fancy,根据人岗匹配程度做结构化打分,筛人也有理有据,你要是BAT的hr面对海量简历,你也会祭出无领导小组讨论大法的。

发言在精不在多,开口前先找好定位

开头就讲,群面结果似乎随缘,大家也都日渐佛系了,但事后回顾总结,多少还是犯嘀咕。

有人问,是不是我太害羞,不够aggressive,没在群面里抢到话说才没pass?

有人问,是不是我说了话,但表现力度还不够,语气该更坚定一点?可惜有个话事后才想到。

有人问,明明我都抢到leader了,小组最后总结pk环节也吊打对方,评委都点头的,还提问来著,怎么最后我还是没通过?

不通过的理由千差万别,很多人其实都没有了解游戏的入门规则。好比你玩狼人杀,你连一些基本玩法套路都不懂,难免要踩雷。

接下来介绍下三个群面的基本原则。

1、组内是合作>竞争关系,组间pk也请适度竞争。

群面会出现全组团灭或者全组保送,不要假想同组是竞争关系,更多是一种合作。一起协同资源最大化,每个角色都有出彩的机会。当然,你觉得你最合适有能力,那该上就上。

我们狼人杀里面最困扰的局面大概就是,个个跳出来说自己有身份,争相表现,看得我们平民懵逼,都不知道该信谁的,最后被一个个ko,群面也是一样的,搞清楚大家目标一致,你做好自己分内的就可以了。

如果涉及组间pk,请尊重对方,保持基本社交礼仪,别为了赢,把别人贬得一无是处,适度肯定对方,再攻击对方没有考虑周全,表明你是经过思考的攻击,有的放矢。

2、不是说话最多就晋级,发言在精、准。

有人得失心重,凡事习惯争第一,滔滔不绝,对不起,这不是单面,这不一定合适。

其次,大家都觉得领导者、发言者是核心角色,容易出风头好表现,都想去抢,其实不是这样,说得多也容易错的多,而且你平时连个小组长都不想当,猛然争一个leader角色,当得好才怪。

狼人杀里,我们技术不好的初阶玩家,都是拿到平民牌表示庆幸,拿到狼人牌觉得还行有队友,拿到预言家角色慌了,因为知道自己不行。

试想,一个不擅长表达的人真没必要去争总结发言,最后坑全组挂。

你找一个角色,一直坚持发挥你的作用,远好过你又要做leader又想发挥记录者的职责。

3、你没通过,不一定是不好,可能是不合适目标岗位需要。

有的候选人,作为群面来看,表现可以,但一匹配岗位,hr就绝对不会要了。

虽说这年头是个扫地阿姨都要强调领导力,但那只是领导力培训机构给大家灌得鸡汤。

如果说狼人杀是纯随机的角色分配,群面的一个好处是你可以自己选择,这也是给你的一个考验点,你到底明不明白自己的长处。

真正的岗位体系里,每个岗位都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有侧重考察点,这也是群面结构化打分维度的来源,你要想想你的目标岗位需要什么,哪种表现方式最契合你。


正如我在之前系列课程里就反复强调的,hr寻找的,最终就是人岗匹配,技能、性格、企业文化适应度,这一系列的person-job fit。

不要总觉得高薪就是好,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幸福的结果。

心态摆好有助于你的面试表现。

其实换位思考,假如你和公司是cp,你要追求一个人的时候,是表现得急切好呢?还是有来有往从容不迫更好?不要总显得火急火燎,说到底也只是一份工作,又不是一千万现金大奖。

公正地去评价你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以及你对岗位的偏好,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你未来工作环境的一个模拟,让你天天做leader你也不一定吃得消这份压力。

言叶 Note

1、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让你想明白再展示自己,而不是孔雀开屏。

2、下期课程预告:群面角色选择,我会介绍三类11种角色,确保你不会无话可说。

言叶 · 金融HR,7年心理汪,关注职涯发展

公众号:Workland职场学社

求职 | 职场历史课 | 深夜加班 | 职场Q&A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