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475

你害怕被讨厌吗? 是的  我害怕... (显示非常诚实..)

在网路看见这本书时,光书名就让我很想翻阅他

暖胎胎心想:为何我们要被讨厌? 人为群居动物,任何人都不希望被讨厌啊...

书页封面上写著一段小小的话语:「所谓的自由,就是(不怕)被别人讨厌。」

「有人讨厌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针过日子的标记。」如此不被任何言语攻击、谩骂、猜忌甚至煽动,这真的需要有很强大的心脏及内心防御能力...也是我买下这本书好好拜读的原因,因为内心的修练及清理术还要强大再强大才是啊!!! 但...人生来真的就不是"自由"的,除非你可以在无人岛独居生活 ((烟...)) 这是个盲点... ((再烟...))

此书内容采用有点幽默的哲学家与年轻人对答方式,读起来较不会枯燥乏味,暖胎胎发现这种心理学励志书籍,往往都用这样的对话方式一起探讨"内心" EX:礼物&别急著吃棉花糖,哈~因为心理学其实有点苦闷吧我想....但也是在人有负面情绪时最需要的正向补品...最后惟只有自己能拉自己一把啊! :)

书本资讯:

作者为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及撰稿人古贺史健

岸见一郎为维也纳心理学家阿德勒(Albred Adler)的信徒,阿德勒学派相信所有人生的烦恼皆来自于人际关系割舍别人的认同是一个人获得自由重大的功课阿德勒的思想在这网路时代中非常值得被重新阅读,他诞生于1870年,1937年二次大战爆发时过世。他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者,与佛洛伊德、荣格并列三大心理学家。

同时本书也有好多来自各界的好评  (挑3评介绍)

每个人内心都住著一个哲学家,同时也住著一个年轻人。或许我们都走过了年轻岁月对人生的疑惑与追寻,最终,我们终于成为我们生命的哲学家。我喜爱这本书,不只在它的书名所带来的一种睿智及平静,还有在于它的内容正是每个人都曾探问过的「人生是什么?人活著而感受到的痛苦是为什么?我们的人生究竟在追寻什么?」等等这些人生问题的智慧对话。读著读著,心必有所感,那是你反复经历生活之后,你知道的,这些话语就是你生命走过的路。──心理咨商师、心灵疗愈丛书作家 苏绚慧

 这本书写出许多我在小说创作中,至今仍不断思考、想要了解的事。书中许多字句让我眼睛一亮,不断点头称是,或是感到惊愕。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趣味十足,让我不知不觉中以为在读一本小说,最后更不知为何,竟然哭了出来。──伊坂幸太郎

  两年前,我得了忧郁症;不,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相信是自己「选择」得了忧郁症。更让我惊讶的是,当初为了回归社会所做的练习和回归后的心情,竟然都跟书中的描写一模一样。谢谢你,阿德勒,原来是你救了我一命。──麻吉(读者)

getImage1getImage2getImage3getImage4getImage5 

@图片取自博客来  按我可进入

 

 收集网路上对此书的导读70好句摘要:
1、如果只聚焦在过去的原因,想用它来说明一切的话,就会落入决定论的框架中。
也就是说,过去所发生的事已经决定了我们的现在和未来,而且无法动摇。
2、应该追究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3、并非「因为不安,所以无法走出去」;是因为「不走出去,所以制造出不安的情绪」
4、我们不要因自身经验所产生的冲击也就是心理创伤而痛苦,而要由经验中找出能够达成目的的东西。不要由经验来决定自我,而是由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来决定。
5、你并不是受愤怒的情绪驱使而大声吼叫,你完全是为了大声吼叫而愤怒。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大声吼叫的目的,而制造出愤怒的情绪。
6、愤怒是可以收放自如的工具。
7、问题不在「经历过什么事」,而是「如何解释它」?
8、改变的第一步是要先知道。答案,不是由谁来告诉你,应该自已去找才对。
9、你之所以想要变成某个人,是因为你只在意经历什么。事实上,你真正应关心的是如何运用。
10、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11、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你亲手选择了不幸,并不是因为出生在不幸的环境下。
12、不管那一种犯罪者,没有人单纯只是为了做坏事而做事。所有犯罪的人都有让他犯罪的内在正常理由。他因为自以为的正当理由而采取行动,是在执行自以为好的「善」事。当然,这里所说的善并非道德上的良善,而是为了自已的善。
13、希腊语的「善」跟道德没有关系,纯粹是「有用」的意思,另一方面,「恶」的意思是「没有用处」
14、你在人生中的某个阶段选择了不幸,不是因为你生在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不幸的状况,而是因为你判断这种不幸对自已是一种善。
15、把所有我们「赋予它意义」的概念集合起来,就是生活型态。
16、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已下定决心「不要改变」。
17、大家尽管有种种不满,但保持「现在的我」还是比较轻松又安心的。
18、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过去或环境造成的,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只是「勇气」不够而已。换句话说就是缺乏「变得幸福的勇气。」
19、无论你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事,那对你将来要怎么过日子一点影响也没有。决定你人生的,是活在当下的自已。P62
20、你之所以只看得到自已的缺点,是因为你下了决心「不要喜欢自已」为了达成不喜欢自已的目的,才不会不看自已的优点,只注意缺点,请你要先了解这部分。
21、为什么让自已只看得到缺点,变得不喜欢自已?那是因为你过分害怕被别人讨厌、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所导致的。
22、折磨我们的自卑感并不是「客观的事实」,而是「主观的解释」。

23、自卑情结,是指开始把自卑感当成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24、只是把不幸当成让自已特别的武器,那么就永远需要这种不幸的状态。
25、健全的自卑感并不是和别人比较而产生的,是跟「理想中的自已」比较后的结果
26、只要可以感受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对世界的看法都会有所不同。
27、我们不必发泄怒气,也可以进行意见交流,甚至让对方接受我们。
28、人一旦在人际关系中确信我是对的,那瞬间就已经一脚踏入了权力斗争。
29、如果你认为自已是对的,那么不管其他人的意见是什么,都应该在这里画下句点
30、行动的目标是「独立」和「能与社会和谐生活」,支援这项行动的心理面目标包括两项认知「我是有能力的」、「人人都是我的伙伴」P113
31、人生三大任务:「工作的任务」、「交友的任务」、「爱的任务」
32、当对方看起来是幸福的,就单纯给予祝福,那就是爱。在彼此束缚之下而结合的关系,是撑不了多久的。
33、人只有在感觉「只要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可以自由尽情地展现自我」的时侯,才能真正感受到爱。
34、关键不在于你经历了什么,而是你如何运用它。
35、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活,我们没有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望。
36、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跌你的期望而活,当别人不能如你所愿地行动时,你不可以因此动怒,因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37、要区分是谁的课题,方法很简单。请想一想「因为这个决定而带来的结果,最后会由谁来承受? 」
38、面对孩子的课题,我会让他知道,当他觉得困扰的时侯,我随时可以提供协助。这么一来,察觉到父母变化的孩子,就不得不把今后该如何自处当成自已的课题来思
    考。接下来或许会向外寻求协助,应该也有可能凭自已的力量解决问题。
39、别人要对你的选择做出什么样的评论,这是别人的课题,你是无法干预的。
40、没学会面对困难的孩子,将会闪躲所有一切的困难。

41、没有任何理由不让自已随著喜好过日子。
42、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43、认为别人应该喜欢我,或是我已经付出这么多,要是不喜欢我就太奇怪了等等,其实都是介入对方课题、寻求回报的想法。
44、不是因为被父亲欧打导致关系恶劣,而是不想和父亲保有良好关系,才让这段被殴打的𫍪忆浮现出来。
45、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不是中心。
46、称赞这种行为含有另一层意义,就是有能力者给无能力者的评价」
47、称赞的背后带有上下关系,是纵向关系的象征…目的在于操纵能力比自已还差的对象,其中并没有感谢或尊敬的意思。
48、援助是在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的大前提下,了解到读书这件事是孩子的课题,并且想想自已可以做些什么。具体来说,不是以下命令的方式要他读书,而是让他有自信可以把书读好,推动他靠自已的力量去面对课题。
49、人会因为得到称赞而形成自已没有能力的信念。
50、我们会对帮忙做事的伙伴说声谢谢,或者用真高兴来坦率喜悦的心情,或说多亏有你帮忙等等,这就是横向关系为基础的鼓励方式。
51、人只有在觉得自已有价值的时侯,才会有勇气。
52、我们不以行为的层级,而是以存在的层级来看待别人。不以别人做了什么来判断,光凭他本身的存在,就值得让人表达喜悦和感谢了。

53、我们光是存在于这里就已经足对别人有用处、有价值。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54、必须有人开始去做。就算其他人不配合,也和你没关系。应该由你开始,完全不必考虑其他人是否提供协助。
55、在大家面前,并非单纯的自已不见了,只是无法表现出来而已。
56、社会意识就是要把对自已的执著切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其中需要的是接纳自我、信任他人、还有贡献他人这三项。

57、所谓的肯定自我是明明做不到却要暗示自已我可以、我很强,这种想法也会连接到优越情结上,算是欺骗自已的一种生活方式。另一方,接纳自我是在自已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坦然接受那个办不到的自已,而且尽最大努力朝目标前进,不欺骗自已
58、相信别人的时侯不附加任何条件。无条件相信,这就是信任。
59、或许有可能被欺骗、被利用没错。不过换个立场,你站在背弃别人的那一方想看看,如果有个人在背叛他之后,依然选择无条件相信你,不论遭受什么对待,都还是信任你。对于这种人,你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他吗?
60、当你带著怀疑的目光时,对方瞬间就会知道,直觉会告诉他:「这个人不信任我」事实上,我们必须无条件地信任,才能建立深厚的关系
61、决定要不要背叛的并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自已怎么做就行了。如果想著对方若不要背叛我,我就给予同等的回报,那就是完全有担保或有条件下的信用关系。
62、悲伤的时侯,就尽情悲伤呀!正因为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会绑手绑脚,没办法和任何人建立深厚的关系。
63、从这个瞬间开始,就能变得幸福。
64、所谓的幸福,就是贡献感。
65、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我们只能生活在当下。
66、舞动的人生是实现式的人生…因为你是持续在跳动,所以也不会留在原地。不过「是没有目的地存在的。」
67、正在动作的,既是过程也可以当成结果。
68、不要用直线去衡量自已已经到了哪里,而是要看待每一个刹那是如何渡过的。
69、不论你怎么度过每一个刹那,就算有人讨厌你,只要贡献他人这颗导引之星还在,就不会徬徨,做什么都可以。谁要是讨厌你,就让他讨厌好了,只要活得自由就行。
70、世界是单纯的,人生也是一样

以上的每一段话都是在每一阶段的心灵良品,一一说明大概要分好几篇来写了XD,

如果你正在烦忧,正在找不到方向或是一个想很多的人,我想这适合所有人的好书,你真的非看不可!!

而每个人心中起的化学作用也会有所不同,好看与否请自行断定.....

当然目的都是希望内心强大可以抵制外来这些可怕的细菌...

暖胎胎有推荐一个很没自信的朋友看,看完她也真的受益良多呢! 我自己也的确是啊~

其实会记录这一篇也是看到新闻的网路言语攻击事件,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也会想到自己的经历....

未来的世界深不可测,如果我们懂 就分享,如果我们懂 就好好教育下一代...

一定要做个勇敢又有自信的且温暖的好人,处事圆融并且有智慧面对复杂的人事物,

并且当每一个朋友的贵人。分享给你 :)

-----●给生命
「如果你无法不在意他人的评价、无法不害怕被人讨厌,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认同的代价,就无法贯彻自已的生活方式。」
请做一个爱自己的你。
我们勇于面对当下每一决定的严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