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嬷的咖啡生产地,太白粉沉淀池。        。(图/社团法人花莲县牛犁社区交流协会授权提供)

▲太白粉沉淀池。

图文/社团法人花莲县牛犁社区交流协会

阿嬷的咖啡

2003年的时候,有个研究丰田移民村历史的研究生来到了丰田,他告诉我们,丰田这里是全台湾最早产咖啡的所在,问我们知不知道?实际上,早在之前有个日本的研究者,大平洋一先生也曾经在论文中写到,日本史料的纪录中便也提及丰田生产咖啡。

请继续往下阅读...

我们很讶异这件事情,但是这些学者们竟然拿出了照片,告诉我们这是日本时代在丰田拍摄的咖啡树照片。

但是我们从来没听过长辈说过,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依照惯例,我们上街去问长辈。我们问长辈古早时喝过咖啡吗?长辈们都告诉我们说:有。但追问下去,他们的「有」都是那个杂货店卖的伯朗咖啡。四处询问下,真的询问不到人,这件事情就被烂在这里。

事情的转机,是在有一年,有个居民跑来告诉我们,他说过去丰田这里有个太白粉工厂,我们竟然都从没调查过,于是让我们去调查调查。所以在村民的引介下,我们来到了太白粉工厂,原屋主吕月娇阿嬷已经九十几,日本时代出生,现居住在台北给孩子们照顾。我们多方尝试总算联系后,阿嬷很激动的托自己的孩子带她回到丰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

协会:「阿嬷,这里以前是太白粉工厂哦?」

阿嬷:「系啦!」

协会问:「前面的水槽是干什么的?」(参见下图二,太白粉沉淀池)

这句话打开了阿嬷的开关,她开始跟我们解释前面一层层阶梯式的水槽,是让树薯磨成泥状后放入水中,倒入水槽、顺著水槽透过水流一层层沉淀用的沉淀池。将水排干,树薯粉挖出来沥干、晒干后几道工序,才会成为我们今日看到的树薯粉。

讲著讲著,阿嬷突然语出惊人,指著旁边的房子说:「伫前头系太白粉工厂,后壁系咖啡工厂。」

-------------------

协会听了大吃一惊:「找了这么久的咖啡工厂竟然在这!」于是赶紧询问阿嬷:「阿嬷,以前你们也在这里烘咖啡哦!」

阿嬷:「烘系啥?系用炒的。」

协会听了以后更加认定,嗯--的确是,非洲的确有许多部落的原始做法,Discovery都有播。他们将咖啡放置在锅中炒再加水,变成最粗制原始的咖啡。于是我们进一步询问:「阿嬷,那你们怎么炒咖啡豆?」

阿嬷:「伊就收一收、晒一晒,全部拿去灶上炒,炒到黑就好啊。」

协会:「阿嬷,那当时候的咖啡豆从哪里收的?」

阿嬷没有理我们:「当时战争开始,天上都有米军的飞凌机伫咧绕,男生拢抓去作军伕。彼时间日本人听别人讲过,阮有咖啡,就来叫我们全部作咖啡,说要上去前线给打战的士兵使用。」

协会:「哇!阿嬷你们以前咖啡是送去给士兵用的啊!?」这就有道理了,难怪问早期的居民们都不知道村子有咖啡这件事情,只有日本人知道。

阿嬷:「系啊,本来系阮自己好玩,随便喝喝,后来就全部都作成咖啡给日本人。」

协会:「阿嬷,那你们咖啡豆是从哪个村产的?」

阿嬷:「什么咖啡豆?」

协会:「咖啡用的那一粒粒的豆子啊!」

阿嬷:「哦!系啦,炒一炒以后变成豆子。」

协会:「毋系啦,系『咖B岛啊』!」

阿嬷:「伊丢炒一炒就『咖B岛啊』啊?」

协会:「……?」

阿嬷:「???」

协会:「阿嬷那你们咖啡从哪里来?」

阿嬷:「阮毋系刚讲过?」

协会:「毋系,毋系『岛阿』,系『咖B』。」

阿嬷:「哦哦哦!嘛系同款啊,树薯粉沉淀不是有渣渣漂在上面?搜集起来后,全部拿去厨房炒……」

协会:「???」

阿嬷:「炒完了后,毋系会结块?」

协会:「啊?……是?」

阿嬷:「结块我们就再磨一次,磨成粉状,装成罐子给日本人拿过去。」

协会:「阿嬷,你讲那咖啡系树薯粉?」

阿嬷:「毋系,系伊的渣渣。」

协会:「啊不是用咖啡豆?」

阿嬷:「有咖啡豆啊!哪没?伊炒一炒就变咖啡豆。」

协会:「???」协会受不了了,问阿嬷:「咖啡树?」

阿嬷:「毋系啦,咖啡系生在土里的,哪有树。」

协会:「生在土里……。」

阿嬷:「对啊!之后拢给日本人,送去前线给士兵喝。听伊讲,咖啡喝下去精神都很好。」

协会:「……。」

-------------------

协会终于受不住了,决定跟阿嬷一次摊牌搞清楚,重新来一遍。

协会:「阿嬷,咖啡是什么?」

阿嬷:「什么咖啡是什么?咖啡就树薯沉淀的那个渣渣,你不是说那是咖啡?」

协会:「毋系啦……。」

协会:「嗯……,那咖啡豆是什么?」

阿嬷:「那渣渣炒一炒结块,嘛系你讲的,咖啡豆啊!」

协会:「……。」

协会:「你们送去给前线喝?」

阿嬷:「对啊,前线打战几天都没得睡,喝咖啡可以不用睡觉!」

协会指著旁边的房子问阿嬷:「这是咖啡工厂?」

阿嬷:「毋系啦!前头系太白粉工厂,后壁厨房才是咖啡工厂,日本人当时拢啊捏讲。」阿嬷带我们进到屋子里面,指著他们家的灶头说:「伫加炒咖啡豆,系阮的咖啡工厂。」

协会:「……。」

阿嬷继续说:「今日仔的咖啡拢太多添加物、香精,喝起来不像以前那样的天然。古早时我作咖啡的,咖啡没有现在这么香。」

协会:「……。」

--------------------

最后我们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当时候阿嬷们不知道什么是咖啡,把树薯粉炒一炒,再研磨后泡热水后便成为「混浊液体」,颜色像是咖啡。当时代的村庄里面,谁都没喝过咖啡,只知道那是杯时髦的饮品;见到那杯阿嬷泡的「茶」,便认为是咖啡。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知道丰田产咖啡豆的日本人也听闻了,于是请阿嬷他们的「咖啡工厂」将丰田出产的「咖啡豆」制成咖啡,为日本前线吃紧的战事与紧缩的物资作出贡献……。

于是最终,我们找到了咖啡工厂,咖啡豆还是找不到。前阵子我们还有与大平洋一先生联系,仍是不知道如何向他坦白,当时候的咖啡都不是咖啡豆作的……。

协会这里还是跟大家呼吁,不要私自将农宅当作工厂。虽然阿嬷的咖啡不是我们知道的那个咖啡,但是树薯还是具有高度营养。毕竟阿嬷从来不会让你饿肚子。

文化部国家文化记忆库 Taiwan Cultural Memory Bank
#丰田故事

如果各位愿意的话,可以帮忙找一下我们的咖啡豆去哪了:https://reurl.cc/RGl8Z

●「花莲县牛犁社区交流协会」自2001年创立开始,除了关怀当地老人之外,还会搜集许多老照片并记录故事等,延续当地文化;透过对客家历史、礼俗及生活纪事的追寻,逐渐为丰田勾勒出一个二次移民村的架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