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时,父母该怎么面对呢?

推出无数畅销歌曲的李宗盛先生曾经在一个访谈节目中说过这样一则故事——

在一个小学里,美术老师要求学生画出校园里自己做喜欢的一棵树。其中一位学生交出的作品中,树干竟然是紫色。

老师向学生询问理由,得到这样的答案: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紫色,这又是我在全校里最喜欢的树,所以想把它涂上自己最喜欢的颜色。

老师当然无法给紫色的树木最高分。不过,他深受这位学生的感受性打动,于是在课程评分之外,送给学生一面金牌,作为老师个人的评价。

接下来,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多年之后,那位学生考进美术大学,开始认真学习绘画,并在绘画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现实的教育中,只有依照框架思考标准答案的孩子才会被称赞,打破框架的孩子大多得不到认可。

当然,孩子要打破框架,也不能做得太过头。鼓励孩子奇特的想法与独特的观点,可以给予「听起来很有趣」、「你的想法真了不起」之类的称赞,这是让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

想像力,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当孩子产生天马行空的想法时,父母一定要多鼓励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和孩子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再听一听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的想像力既不会太过,父母也能保护和激励孩子的好奇心,提高孩子的创造力。

想像力需要思维和思考,一个想像力丰富的孩子一定是思维活跃、爱懂脑筋的孩子,可是若孩子提出想法后得到的却是否定的答案,会是什么情况呢?

「你哪来那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当孩子听到这句话,孩子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为什么我的想法不切实际?

父母生气了,我不该想这些!

我的想法不被父母支持和认可!

在心理学中,孩子的成长需要权威的期待和绝对的肯定,即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发自内心喜欢自己,孩子的想法被认同和接纳,孩子的探索不会被这个世界拒绝。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才不会丢失宝贵的想像力和探索精神,孩子拥有了奇思妙想的能力和爱自己人的肯定,才可能拥有明亮七彩的人生。


在我所熟知的少儿美术领域,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最最珍贵,甚至求之不得的灵感缪斯,所以我不理解「为什么当孩子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时」,要去残忍打断,告诉他们赤裸裸的现实?为什么不能让年幼的孩子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却非要让「非黑即白」的条条框框去束缚他们的思维呢?

天马行空的儿童画

我在之前的文章写过有关女儿作业的问题。

语文,有一道改写句子的题,我看到后,问她是怎么想到的。女儿说,这是老师规定好的标准答案,背会就好了,不需要想。

我很诧异。

另一次,是测试卷中的一道题。

「雪化了是什么?」

喜欢童话的女儿写出了这样的答案,「雪化了是春天。」

我想到的是雪莱诗作《西风颂》「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因此觉得回答「春天」实在很妙。

但老师毫不犹豫在卷子上打叉,因为标准答案是「雪化了是水。」

在一期儿童益智类节目中,好几位小朋友一起闯关回答。

主持人问,「为什么小猫要洗脸?」

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因为小猫没有抓住老鼠,非常伤心,哭花了脸,所以要洗脸。」

多么拟人生动有想法的回答,但主持人马上说:「回答错误。正确答案是猫脸颈部有神经腺体,洗脸是的触摸可以促进腺体分泌。」

如果单从让孩子学习知识的角度来看,主持人的回答无可非议。

但孩子们的回答充满童真与幻想,充满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我们就忍心打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吗?到底是保护孩子的想像力更重要还是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呢?

作为一名普通的家长,我坚信:好的教育,是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而非禁锢孩子的思想与行为。

我信赖应试教育的标准答案,但我也尊重天马行空下的「非标准回答」。


基于国情,相对公平的上升通道依然是考试。那么,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让孩子学到规范知识,又能保护好他的想像力,激发创意思维呢?

有以下几点小建议~

1. 不以成人心态斥责孩子

周末等人时逛某创优品,帽子手套区有妈妈带著孩子在选购。小女孩从货架拿起一顶嫩绿色的毛线帽,对妈妈说,「这个绿帽子……」女孩话还没说完,我就看到妈妈谨慎看了看四周,歉意的对我笑笑(我站在他们面前的那排货架前),然后一脸斥责地对女孩说,「别胡说八道,什么绿帽子绿帽子!」大概妈妈觉得绿帽子不是什么好词,但孩子一脸懵。

在孩子心里,这就是一顶颜色好看,像春天嫩芽般的帽子,至于为什么妈妈紧张兮兮,突然变脸,大概是她心里最大的疑惑了。

2. 不轻易否定孩子的脑洞大开

绘画课堂上,我非常鼓励孩子大胆想像创作。比如给蚂蚁穿上花裙子,送小兔子去火星定居,给黑夜织毛衣等等。但往往孩子开心创作完,兴致勃勃的想向家人讲述创作起因和画面故事时,耿直的家长会直接打断或否定孩子的创意联想。

比如,「人还没去火星住呢,兔子咋去?」「天有多大,你还能织毛衣?」长此以往,孩子会对创意想像愈发没有兴趣,对养成主动思考等好习惯都是不利的。

3. 鼓励孩子多角度思考

我们越长大越知道,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只有对与错,是与非。不是我们经历过的才是生活,而是还有很多种可能我们没机会去经历。

比如在纸上画一个圆,我们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说说这是什么?有什么用途?可以是甜甜圈,橡皮筋,茶杯盖,月球,甚至恒星的光圈等等,答案有成百上千种,锻炼发散思维的能力。

举一反三,也可以应用在语文作业的断词断句,数学作业的应用题解上,鼓励孩子养成多维度解决问题的习惯。


每个孩子都是小天使,他们好奇周遭的一切,喜欢探索触摸身边的一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产生各种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想法,或许幼稚,或许可笑,但请一定不要浇灭孩子的热情。

我们也是这个年龄过来的,当时内心最渴望最需要的,不正是爸爸妈妈的正面肯定、鼓励吗?

所以,当孩子再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时,不要想著给他灌输什么人间真实了。及时给予他正面积极的赏识,为他的奇思妙想提供养分满满的「土壤和肥料」吧!

最后,推荐两款非常适合孩子养成良好观察力的创意玩具~

因为我还没有开通好物推荐功能,所以请感兴趣的知友图片搜索吧!

幼儿微型显微镜

恐龙考古乐园

@知乎亲子


给马插上翅膀,带著孩子遨游天空


天马行空就是孩子本来的样子。

每个人那么漫长的一生中,具备天马行空能力的日子也就那么几年,为什么要早早地用现实的巴掌把孩子打醒呢?

1、孩子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很多无法理解的事情,通过天马行空的想像才能消化。

比如孩子心爱的东西不见了,TA想像有小精灵偷走了,这样孩子才能接受「失去」这个现实。

2、有时候现实过于残酷,孩子无法接受,天马行空的想法就是孩子保护自己的内心不被摧毁的自我防御机制。

比如至亲去世、自己身体受伤、残疾,如果没有想像力保护,孩子脆弱的自我会受不了,从而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精神分裂。

3、能够天马行空的孩子有更多可能性。

如果一个孩子少年老成,早早明白了现实的真相,那么他会不会对很多东西都失去兴趣呢?会不会在没有尝试的时候就否定自己呢?

就像2020年底上映的高分动画《心灵奇旅》中的二十二那样,早早对于人生失去了兴趣,因为他看透了一切真相,多么可悲可怜。

如果埃隆?马斯克在童年的时候说自己要发射火箭,移民火星时,妈妈告诉他「这仅仅只是你的天马行空,面对现实吧!」还会有今天他的私人发射火箭成功的成就吗?

4、父母怎么面对孩子的天马行空?

和孩子一起去天马行空吧!

我们自己也曾是孩童,在成年人的世界待太久,早已忘了无论现实怎么打击自己,至少还有精神天马行空的自由。

总有一天孩子会看见现实,在那之前,至少给孩子可以天马行空的空间和自由!


我是育心,一个6岁孩子的妈妈。

享受育儿和孩子的成长,通过养育有机会重温童年的美好!

关注我,和我一起在育儿中重新养育自己!


我的小孩还很小,当孩子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时,我会很开心,根本不会著急要告诉她现实。

想到最近看的一本书《人类简史》,作者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人类(智人)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壮大,把自己和其他物种区分开来,是因为人类(智人)是最会虚拟想像的物种

想想看,历史上不是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还成为了现实呢。没有飞机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不会飞的人类居然能上天,但人类还是通过不断探索做到了啊。如果每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都被「及时遏制」,还有这科技发达、丰富多彩的世界吗?

艺术、科学、文学都需要天马行空的想像力,生活也需要这样脑洞大开的想像啊,至少可以增添乐趣吧。况且小孩就生活在现实中,现实他慢慢都会知道,天马行空的想像并不会影响他认清现实。但好奇心、想像力和求知欲很难得,可能随著年龄的增长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就慢慢消失了

前几天,我问我两岁多的小孩太阳在哪里,她说在天上,问她我们怎么去看望太阳公公呢,她说坐飞机去看他。哈哈,我才不会告诉她坐飞机根本就不可能靠近太阳,我要保护她天真的想像力!

所以,比起著急让小孩认清现实,我更想保护她的童真和丰富想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