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患者中存在嚴重的「倖存者偏差」。

高資型ADHDer,因為智力超越平均水平得以代償ADHD的部分影響,甚至在感興趣領域因為ADHD賦予的極度專註獲得成功,而因為ADHD影響只能上專科,三本的人群則更多混跡與底層,不敢發聲也沒臉面發聲,所以導致大眾認為ADHD是天才病,都是愛因斯坦、達芬奇之流。

很抱歉,我是確診的ADHDer,我沒有考上985/211,甚至連本科都沒上。


這個問題,我的中大師妹剛好可以回答。她因為和我們認識,無意中被我們發現有多動症,解答了她多年的困擾。我們也很好奇她是怎麼做到一直成績不錯的,讓她寫了篇文章。現在我附上這個文章。文章有點長,但值得細讀,總結見末尾。

原文首發於公眾號心鄰醫療1月29日


我今年27歲,被確診為注意力缺陷障礙4個月。

診斷的時候,胡醫生好奇地問我:「你是通過什麼方法克服沒有辦法專心學習的困難,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的?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多見。」

我想起了羅永浩說的那句話:「我會用不同的方法扛住,絕大部分時間不露餡。」我也一樣,用優異的成績掩蓋了我專註力的問題。

七年前考進中大,三年前成為中大碩士,我的成績看起來,相當不錯。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從小學開始,每天學習上我最大的敵人,就是坐立不安的自己。

比如我常常煩躁地用「量子波動速讀」去翻書,字在眼前飄,卻不進腦子。

或是上課的時候,眼睛盯著黑板,看似在認真聽課,實際上腦子裡卻有各種各樣的念頭在涌動;

即使換了個特別安靜的圖書館,我不是在睡覺,就是在抖腿,或者到處溜達,就是沒辦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書本上。沒有辦法專心,知識學不進去,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小學1-2年級的時候,我的成績在班上處於中等偏下的水平。能有今天這樣的成績,還得感謝我媽媽。

我從小就是一個很愛表現的小孩,但是因為成績不好,我沒有機會在大人面前展示自己。不過,從二年級開始,媽媽成了我的忠實「粉絲」。每天晚飯後,她都搬著小板凳來到我的房間,問我:「小老師今天在課堂上學到了什麼呀?可以給媽媽講講嗎?」「好的!」,我興奮地拿起媽媽給我準備的粉筆,在房門上寫寫畫畫,給她「講課」。

她可是一位認真學習的學生,不但全程認真聽講,而且還會及時地給我反饋,還時不時給我出「難題」。

面對不會解答的難題,我面露難色。於是第二天我十分積極地跑去問老師,以備晚上回去教「我的學生」。

「懂了,謝謝老師,老師真棒。」每每給媽媽上完課後,聽到她的這句表揚,我的心中都充滿喜悅。再後來,隨著年級的增高,媽媽對我講的知識不能再做出充分的回應,她便鼓勵我可以找不同的「學生」進行講課。

這種學習方式演變成了我向同學複述上課內容,或者複習時想像自己在給別人講課的自言自語。感謝媽媽對我的寬容和啟發,讓我發覺自己在「開心」或者複述的時候,學習效率會有顯著的提高。

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會更注意「哄」自己開心,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狀態。稍顯凌亂的書桌,舒緩的音樂,自在的坐姿這些可以讓我感到舒服的學習狀態,都有助於我的專註。當然,和大家不一樣,因為我的專註時間很短,我需要更多的休息。好在雖然在課堂上我沒有辦法堂而皇之地休息,但我也不會逼自己專註,我會允許自己分心做其他事情,比如抄寫錯題,或者是看相關學科的報紙。

「哄」自己學習的方法在我的求學路上一直很奏效,所以我的基礎知識學得比較紮實,在高考和考研兩場重要戰役中,我都如願地考上了中山大學。

但總體而言,我的成績並非一直名列前茅,而是大起大落。高考前的二模,我的數學只考了88分,在一張滿分是150分的高考卷子上,我甚至沒有超過及格線。

看到卷子上,因為大篇幅地算錯數導致的失分。數學老師無奈地感嘆:「我都不知道為什麼你會這麼粗心!」。

雖然這不是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但我還是備受打擊。因為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已經努力地規避粗心大意,但我還是會看漏題干,或是看錯數字。

英語閱讀的時候,我也常常會因為看錯段落,反反覆復地在錯誤的位置尋找答案,最後氣急敗壞地亂選一通。

讓人絕望的不僅是大起大落的成績,還有生活中無法規避的丟三落四。羊城通、銀行卡和雨傘,已經丟了無數回。在機場過安檢的時候,我也常被安檢人員提醒落下的身份證和機票。遲到、拖延更是家常便飯。

媽媽曾開玩笑地問我說:「我的小老師這麼粗心,將來怎麼做事情啊?」我都會笑著大聲回應:「船到橋頭自然直嘛!」。可這聲音有多大,我的心就有多虛。

在胡醫生的耐心解釋下,我大致了解了自己的病情。下一步就是決定治療方案了,當聊到藥物治療的時候,我很猶豫。因為我很擔心藥物的副作用和用藥後會有藥物依賴。因為做不了決定,我緊張地抖起了腿。

「沒關係,不要太擔心。」胡醫生安慰我,「我們已經明確了診斷,至於是否選擇治療,決定權還是在你手上的。你可以自己評估一下,注意力的問題是不是已經影響到你的學習和生活,或者說你想不想做出改變,再來做決定。」糾結了好一會兒,我最終還是決定吃藥。因為比起對不確定的副作用的擔憂,我更想要讓自己體驗過去所缺乏的專註狀態。

此外,最打動我的一點是,我在大學的學習生涯因為丟三落四,錯失了很多機會。現在我偶爾會幻想,如果自己調整狀態,做出改變,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呢?治療已經兩個多月了,我慢慢發現在專註的狀態下更好的自己。雖然沒有什麼驚為天人的成就,但是偶爾的心流體驗,和舍友的反饋「你變得有條理了」,還是讓我內心欣喜,對未來充滿希望。


總的來說,她能取得學業上不錯的成就,有這幾個有利因素:

1、好的家庭支持、社會環境,讓她保持了對學習的熱愛、興趣、動力;

2、她本身的成就動機比較高,不容易放棄;

3、她找到了適合她的學習辦法,這個也得益於小時候她媽媽幫她成為一個善於解決問題的人。

雖然最後她還是會有些困惑和需要一些藥物幫助,但還是蠻可以給人啟發的:

不管你是不是有ADHD,了解自己,揚長避短,解決問題,總是可以給自己找到不錯的出路。


我覺得這個問題實際上可以分成兩部分回答:

  1. 考上985大學的多動症的孩子是如何做到的?
  2. 多動症的孩子如何能在將來考上985大學?

第一個問題我曾經在另一個問題里嘗試回答過:

作為adhder是一種怎麼的體驗??

www.zhihu.com圖標

其實回想起來,父母的堅持不懈也許給了我最大的幫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媽在我小學時候,每天在我做作業的時候坐在我的桌邊織毛衣,手邊還放著一把木尺。作為ADHDer做作業不分心是不可能的,這輩子不可能不分心的,只有邊做作業邊把筆和尺子組成一架飛機玩一玩才能維持得了生活這樣子。我媽就會反覆督促我把作業寫完(當然,木尺也是出鏡率極高的道具),這樣一直持續到我上中學,行為模式相對固定了才算功成身退。之後的學習生活不能算一帆風順,也算是有驚無險。

但是我也非常同意答主 @肖恩.墨菲 的回答,ADHDer中存在嚴重的倖存者偏差,我這樣在沒有藥物和其他干預措施的情況下沒有被ADHD嚴重損害學業的絕對屬於少數個案,因此就引出了第二部分的問題:現在的多動症孩子如何能在將來考上985大學?

20年多前,當我還是一個讓老師家長頭痛不已的小孩的時候,ADHD在中國還是一個不怎麼被人熟知的疾病,ADHD也遭受著嚴重的污名化,ADHD患者也飽受病恥感的困擾,國內對於ADHD的治療方式也幾乎只有藥物治療,而藥物也只有利他林一種。

但是時至今日,國內大眾對ADHD已經有了更加科學的認識,對於ADHD的干預手段已經相比當年也有了巨大的進步,藥物治療已經非常安全,各種非藥物治療也開始逐步在國內推廣開來。如果說有什麼能幫助多動症孩子增加考上985大學的幾率的話,那只有一條,就是主動就診,積極接收正規、科學的干預,切勿諱疾忌醫!


高考超常發揮即可。

實際上,很多多動症人士的智商是清北級別,上985很正常;然而,疾病限制了他們的隨課學習能力,所以日後的學習生活對於他們而言,總要經歷一段「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感受。

而且,題主這個說法對我而言很值得商榷——要是是能去某幾個985而沒有選擇它們,這算是考上985還是不算?


進入超級中學,跟著老師節奏走,然後就考上的;不過說實話,這個病很痛苦,讓人沒辦法專註是很難受的,上了大學以後,經常因為分心而導致學習效率低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