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是一個行小善無大惡的落魄士人,他希望通過讀書科舉謀生但求而不得,向上不被士人接納,向下被其他階層排斥和嘲笑。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阜,阜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僕,仆臣台。

在當時哪個奉上馭下的年代,被排斥於等級制度之外又沒有謀生的手段,落魄等死幾乎是定局。

這根本不論對錯,本就是一種「幾乎無事的悲劇」,這種無事其實是一種習以為常。

《孔乙己》在《吶喊》中緊接著《狂人日記》,這二者有一種對比。

狂人發現「陳年流水簿子上仁義道德字縫裡滿都是吃人」,而後病癒候補去了,看似他逃離了被吃的下場,但最後還是被專制等級制度吃掉了。

孔乙己是另外一種被吃,他無法融入封建等級制度,所以不上不下的苟延殘喘,最終還是走向毀滅。這種毀滅的內因必然是孔乙己讀死書卻無法進學,外部原因是所處環境中的人嘲笑與侮辱。

不能進入等級制度就要被其他等級磨滅掉,這就是當時的惡,而孔乙己的錯就在於進不去那套制度。

狂人雖然被吃掉了,但是還清醒過,但孔乙己到死都刻板的守著專制教育的那一套理論。

如果你從革命的意識形態角度,孔乙己錯在相信封建禮教和被封建制度毒害。

如果你單純的從人的角度去思考,你會發現根本無法裁定所謂對錯。


2020.4.21更新。

額外補一個《白光》,這個短篇可能讀過的人比較少。

《白光》截取了陳士成落榜自盡的一個截面,篇幅很小,完全不同於《孔乙己》描繪出那種被吃的全過程,但基本結局一致。

說直接些,魯迅想表達的很也清楚,傳統士人要麼融入傳統的封建等級制度去吃人且被人吃,比如《狂人日記》里的狂人;要麼轉變成為新知識分子,完成文化和權力的解構,這後續展開成為一大篇,我就說個典型吧《孤獨者》。

這裡面談對錯過於淺了些,只有選擇和結果,這種很少帶人情味的批判式小說,是一種隱藏立場的分析邏輯,只不過目前看來魯迅分析的的確是對的。


孔乙己是時代的犧牲品,孔乙己生活在新舊社會的過渡時期,其性格就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孔乙己善良樸實,另一方面他迂腐頑固,真是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所以為什麼一定認為是孔乙己的錯呢,孔乙己是一個被時代qj了的人

孔乙己是善良的。他會把自己為數不多的茴香豆分給其他人。相比較那些個掌柜和長衫客們,他們中有誰不比孔乙己闊綽,有誰擁有的不比孔乙己多,但又有誰分豆給孩子們吃呢?最讓人忍俊不禁的是當孩子們再次把「眼睛望向碟子」,他不是謾罵,不是恐嚇,竟也「著了慌似的」哼起了《論語》里的調子直哀求,實在是一個善良有趣的人。

孔乙己在店中。

孔乙己本是舊時代的產物,迂腐,封建,幻想科舉,卻在時代的車輪下被得粉碎。

舊時代有錯,封建專制,科舉制度把孔乙己變成了一個迂腐的文化人。

其實我們現代人又有多少是孔乙己。

很多人是孔乙己,他們接受了洗腦式的教育,歷史課本中的內容是經過篩選的,思想品德課本要求我們努力勞動,甚至有日本人刷盤子刷七遍這樣的內容,儼然一副成功學書籍的味道...


小說《孔乙己》最後一行是「一九一九年三月。」小說編入《吶喊》,而與《孔乙己》一起編入《吶喊的》還包括說出了「滿本都寫了兩個字是吃人」的《狂人日記》。

雖然清朝已經於1912年結束,但是1917年依然有張勳復辟這樣的事情發生。中國社會封建殘餘依舊濃重,依然有大批的民眾抱守殘缺,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或者依然在飽受其荼毒。

而《吶喊》一系列作品的創作目的便在於讓更多的人認清他們悲劇的根源。

孔乙己的故事是有其警示意義的。只是我們生活在一百年後的今天,確實已經很難再體會到當時孔乙己式的舊文人看到孔乙己的故事時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受了。

雖然小說有虛構的成分存在,但是很多細節一定是寫實的。魯迅先生並不是要把孔乙己塑造成為一個孤例,相反而是非常注意其身上一些特質的普遍性。從魯迅先生對孔乙己的描寫來看,那些舊文人確實是已經落後和越來越不適應時代了,哪怕是那個時代。

路人的哂笑,即便是茴香豆,哪怕是孩子,也換不來的尊嚴…

其實孔乙己並非什麼大惡之人,甚至還有一些善良。

若一定要說孔乙己有什麼錯,那大概就是和大多數人一樣,無法掙脫自己和時代的局限性,沒有能力跳脫出來審視自己。但僅此一項就足以註定一些人一生的悲劇了。

對於孔乙己,魯迅先生其實是有一些溫情和同情的,在許久的等待後方才在最後確認:「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而這也從一個角度解釋了為何魯迅創作了這個看似戲謔歡樂,實則五味雜陳的小說的動機:希望有人看了以後,可以有看鏡子般的感受,可以有所警醒,放棄幻想,有所改變。

以上


他錯就錯在書讀多了,讀了一身讀書人的清高,讀了一輩子的之乎者也。像他這樣有趣的人,實在不應該淪為時代的淘汰品。


他錯在沒力量沒權力沒資本,他要是有力量做什麼都對說他不對的早都被他滅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