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是一个行小善无大恶的落魄士人,他希望通过读书科举谋生但求而不得,向上不被士人接纳,向下被其他阶层排斥和嘲笑。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阜,阜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在当时哪个奉上驭下的年代,被排斥于等级制度之外又没有谋生的手段,落魄等死几乎是定局。

这根本不论对错,本就是一种「几乎无事的悲剧」,这种无事其实是一种习以为常。

《孔乙己》在《呐喊》中紧接著《狂人日记》,这二者有一种对比。

狂人发现「陈年流水簿子上仁义道德字缝里满都是吃人」,而后病愈候补去了,看似他逃离了被吃的下场,但最后还是被专制等级制度吃掉了。

孔乙己是另外一种被吃,他无法融入封建等级制度,所以不上不下的苟延残喘,最终还是走向毁灭。这种毁灭的内因必然是孔乙己读死书却无法进学,外部原因是所处环境中的人嘲笑与侮辱。

不能进入等级制度就要被其他等级磨灭掉,这就是当时的恶,而孔乙己的错就在于进不去那套制度。

狂人虽然被吃掉了,但是还清醒过,但孔乙己到死都刻板的守著专制教育的那一套理论。

如果你从革命的意识形态角度,孔乙己错在相信封建礼教和被封建制度毒害。

如果你单纯的从人的角度去思考,你会发现根本无法裁定所谓对错。


2020.4.21更新。

额外补一个《白光》,这个短篇可能读过的人比较少。

《白光》截取了陈士成落榜自尽的一个截面,篇幅很小,完全不同于《孔乙己》描绘出那种被吃的全过程,但基本结局一致。

说直接些,鲁迅想表达的很也清楚,传统士人要么融入传统的封建等级制度去吃人且被人吃,比如《狂人日记》里的狂人;要么转变成为新知识分子,完成文化和权力的解构,这后续展开成为一大篇,我就说个典型吧《孤独者》。

这里面谈对错过于浅了些,只有选择和结果,这种很少带人情味的批判式小说,是一种隐藏立场的分析逻辑,只不过目前看来鲁迅分析的的确是对的。


孔乙己是时代的牺牲品,孔乙己生活在新旧社会的过渡时期,其性格就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孔乙己善良朴实,另一方面他迂腐顽固,真是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所以为什么一定认为是孔乙己的错呢,孔乙己是一个被时代qj了的人

孔乙己是善良的。他会把自己为数不多的茴香豆分给其他人。相比较那些个掌柜和长衫客们,他们中有谁不比孔乙己阔绰,有谁拥有的不比孔乙己多,但又有谁分豆给孩子们吃呢?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当孩子们再次把「眼睛望向碟子」,他不是谩骂,不是恐吓,竟也「著了慌似的」哼起了《论语》里的调子直哀求,实在是一个善良有趣的人。

孔乙己在店中。

孔乙己本是旧时代的产物,迂腐,封建,幻想科举,却在时代的车轮下被得粉碎。

旧时代有错,封建专制,科举制度把孔乙己变成了一个迂腐的文化人。

其实我们现代人又有多少是孔乙己。

很多人是孔乙己,他们接受了洗脑式的教育,历史课本中的内容是经过筛选的,思想品德课本要求我们努力劳动,甚至有日本人刷盘子刷七遍这样的内容,俨然一副成功学书籍的味道...


小说《孔乙己》最后一行是「一九一九年三月。」小说编入《呐喊》,而与《孔乙己》一起编入《呐喊的》还包括说出了「满本都写了两个字是吃人」的《狂人日记》。

虽然清朝已经于1912年结束,但是1917年依然有张勋复辟这样的事情发生。中国社会封建残余依旧浓重,依然有大批的民众抱守残缺,有著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者依然在饱受其荼毒。

而《呐喊》一系列作品的创作目的便在于让更多的人认清他们悲剧的根源。

孔乙己的故事是有其警示意义的。只是我们生活在一百年后的今天,确实已经很难再体会到当时孔乙己式的旧文人看到孔乙己的故事时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了。

虽然小说有虚构的成分存在,但是很多细节一定是写实的。鲁迅先生并不是要把孔乙己塑造成为一个孤例,相反而是非常注意其身上一些特质的普遍性。从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描写来看,那些旧文人确实是已经落后和越来越不适应时代了,哪怕是那个时代。

路人的哂笑,即便是茴香豆,哪怕是孩子,也换不来的尊严…

其实孔乙己并非什么大恶之人,甚至还有一些善良。

若一定要说孔乙己有什么错,那大概就是和大多数人一样,无法挣脱自己和时代的局限性,没有能力跳脱出来审视自己。但仅此一项就足以注定一些人一生的悲剧了。

对于孔乙己,鲁迅先生其实是有一些温情和同情的,在许久的等待后方才在最后确认:「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而这也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何鲁迅创作了这个看似戏谑欢乐,实则五味杂陈的小说的动机:希望有人看了以后,可以有看镜子般的感受,可以有所警醒,放弃幻想,有所改变。

以上


他错就错在书读多了,读了一身读书人的清高,读了一辈子的之乎者也。像他这样有趣的人,实在不应该沦为时代的淘汰品。


他错在没力量没权力没资本,他要是有力量做什么都对说他不对的早都被他灭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