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馬上看完6本魯迅全集的人——每本算是收錄百十篇的文章,六本約莫六百篇左右吧,具體我也沒計算,總之PDF格式每本600多頁,每本收錄3個合集左右,每個合集短文30來篇——總之,我覺得我在這方面還是有一點點的發言權的。

原本以為題主提這個問題是想發泄一些不滿,後來看了看題主空間的動態,發現題主是位熱愛寫作的人,提這個問題可能是好奇。

總之,我就當作題主是「好奇」,來作此回答了。


根據我個人對魯迅先生的理解。

1.他對當時社會的批判,是建立在「當時社會」的基礎上。

也就是當時社會的十分混亂,各種群魔亂舞,所以他寫了許多文章諷刺社會現象。

我認為,如果社會並不混亂,那他大概是不會批判社會的。

如果想知道當時有多混亂,建議看看魯迅全集第2、3、4本。

吶喊雖然是比較出名的白話小說,但只看這種小說其實仍然無法了解那個時代的混亂。

最多只能得出「人吃人」的結論,但你遠遠無法知道,那是怎樣的人吃人。

有很多人對魯迅先生的認知僅僅停留在「批判」這層面上,卻不考慮他批判的背景,我覺得這是不切實際的。

我認為魯迅先生並不是一個閑著沒事就到處批判的人。

反倒是網路上有很多鍵盤俠喜歡打著「魯迅」的幌子,自稱「魯迅如果活在現在,肯定會被禁言」。

我不知道他們哪來的勇氣,在我看來,很好笑。

2.他會批判一些社會上的怪象,放在當今,他應該也會去做。

所謂「批判怪象」,其實不難理解。

魯迅先生十分擅長洞察人性,然後做出總結,最終寫在文章中,然後發表出來。

放在當今,這種事,魯迅先生仍然會做。

比如說,許多年前有老人碰瓷,青年們出於善意去扶起老人,卻被碰瓷了大量的金錢…

魯迅先生應該會對這種現象做出文章,進行批判與嘲諷。

內容大概是「品行不好的老人,圖謀著一些利益,用這種如同『碰瓷』的行為傷了青年人的心,打擊了青年人的善意,此風氣若是盛行起來…將來…倘若人心冷漠、各自作壁上觀,遇見事情無動於衷…也怪不得他人了。」

再比如,外賣小哥為了不被差評而下跪?還是什麼來著…忘記了。

總之,反映人性之惡,且在社會上較為常見事情,魯迅先生一般都會寫文說一下。

對了,那些虛假廣告、賣假藥、保健品忽悠老人…的這種事,魯迅先生也會作文抨擊一下。

3.他似乎還有著與文學有關的身份,並且作著相關的文章,但我不太了解整體情況,但閱文這一事,他必定會出聲。

在我看過的文章中,魯迅先生似乎與其他的「文學家」寫文互相針對過。

大概就是針對對方的一些想法,批評那些想法的錯誤之處。

整體上,自然是為了「文學」的發展,因為那時候很多人想歪著走。

什麼「第三類人」,什麼「作白話文必須先學文言文」,什麼「國學精粹」…

總之,我隱約記得,他認為小說也是文學的一種。

如今的網路小說,自然也是文學的一種。

當然了,屬於文學,並不代表所有的小說都算是「文學作品」,前者是分類,後者是小說的質量。

質量好的,自然能算作文學作品。

總之,閱文對作者的這種逼迫,魯迅先生必定會發聲。

發聲的內容么,我認為大概是「創作本就不易…倘若將這些權利都要剝奪而去,那作家們還能剩下些什麼呢…作家青年們本就是抱著強烈興趣和動機的人,而這些行為無異於把這些動機全部抹殺掉了,這種環境,卻是不適合好作品誕生的,更何況,這種行為與吃人有何兩樣?」

魯迅先生的邏輯能力其實是極強的,最起碼我認為是極強的。

他批判一件事,不會瞎批判,而是把許多「他認為該批判的地方」都羅列出來。

①創作不易,這一點很簡單,他身為作者,自然深有體會,在文章中曾多次提到:許多文章都是被擠出來的。

②許多作家都是憑著愛好、興趣,如果失去了這些愛好和興趣,他們就會失去許多的動力,許多作品也就難以誕生了。

③吃人!

4.他必定會批評那些「自認為是批評家」的人。

在那個時代,文壇上有許多「批評家」。

這些批評家本身不創作、不寫作品,卻喜歡批評別人的作品,並且冠冕堂皇:需要批評!

但他們的批評都是「杠精」性質的,批評出許多錯誤,卻毫不考慮「怎樣改進、怎樣變好」。

也就是說,他們只管著「批評毛病,這個不是、那個不好」,卻一點也不「提出建議」。

①獨有靠了一兩本「西方」的舊批評論,或則撈一點頭腦板滯的先生們的唾餘,或則仗著中國固有的什麼天經地義之類的,也到文壇上來踐踏,則我以為委實太濫用了批評的權威。

試將粗淺的事來比罷:譬如廚子做菜,有人品評他壞,他固不應該將廚刀鐵釜交給批評者,說道你試來做一碗好的看;但他卻可以有幾條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沒有「嗜痂之癖」,沒有喝醉了酒,沒有害著熱病,舌苔厚到二三分。

②我對於文藝批評家的希望卻還要小。

我不敢望他們於解剖裁判別人的作品之前,先將自己的精神來解剖裁判一回,看本身有無淺薄卑劣荒謬之處,因為這事情是頗不容易的。出洋留學和「放諸四夷」的區別,筍和竹的區別,貓和老虎的區別,老虎和番菜館的區別……。更進一步,則批評以英美的老先生學說為主,自然是悉聽尊便的,但尤希望知道世界上不止英美兩國;看不起托爾斯泰,自然也自由的,但尤希望先調查一點他的行實,真看過幾本他所做的書。

③所以批評家若不就事論事,而說些應當去如此如彼,是溢出於事權以外的事,因為這類言語,是商量教訓而不是批評。

現在還將廚子來比,則吃菜的只要說出品味如何就盡夠,苦於此之外,又怪他何以不去做裁縫或造房子,那是無論怎樣的呆廚子,也難免要說這位客官是痰迷心竅的了。

依我來看,現在許多打著魯迅先生作為幌子的「批評家」,就是魯迅先生首先要批評的人。

5.說句實話,倘若魯迅先生真的生於這個時代…恐怕很多人「不以為意」。

魯迅先生之所以有影響力,是因為他於當時的時代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但實際上,看看那個時代——很多人並不認可魯迅——你就能知道了,他寫的內容很真實、真透徹,但這不代表「大家都會認可他」。

放在這個時代,也是一樣的。

他會寫文,他甚至可能一邊給媒體寫稿,一邊自己做著「自媒體」,寫著一些文章。

但是…能有多少支持、認可他的呢?

退一步講,我們比較認真的對待魯迅先生,這一個特點,曾經被許多「他的敵人」作為借口。

說「許多人都是沖著魯迅這個名字來買你的作品,根本不管其好壞…」

魯迅為了對付這種人,又為了一些其他的原因,他時常的更換筆名。

也就是說,拋開「魯迅」這個名字,拋開「粉絲」這個群體。

換個筆名,仍然是他寫文章…

你猜猜,會有多少的罵名?

會有多少人說他「理中客」?

會有多少人說他「裝清高」?

倘若他生活於當代,影響力不會有大家想像的那樣「大」。

這種影響力,只要換個筆名,立刻就消失了…

在我看來,如今這個時代,與當時那個時代,在「文章」方面的氛圍,變化並不大。

有人看你不順眼,就開始無腦噴,有人看你不順眼,就說你理中客,有人看你不順眼,就說你是給別人洗地洗白…

魯迅先生倘若活在當代,恐怕也會被許多的人這樣「噴」。

而不是「有很大的重量級」…

不過魯迅先生並不會在意這些暗箭冷箭,他批評針對的人,向來都是文壇之上,有些地位的人。

普通的「寫字俠」,他一般是直接無視的。

除非這些「寫字俠」們有意造謠生事,那樣,他會出來澄清一番。


稍微做一下總結吧,這個總結,是「我對魯迅先生的理解」的總結。

①魯迅先生會批評一些非常嚴重的現狀,但得「非常嚴重」才可以,而且他不了解「始末」,他是不會輕易發言的,我沒在文章中見過「他寫不負責任的文章」,哪怕只是文中引用「幾句話」,如果他記不清了,他都要註明出來,以免引起「糾紛」。

②魯迅先生比你們聰明的要多,否則他不會「因病而逝」,不要小看他——實際上許多人就是在小看他,說什麼「被禁言、封號」之類,我只能說這些人跟莽夫差不多,畢竟思維是典型的莽夫。

③魯迅先生對於人性,看的非常透徹,這正是「許多文章現在仍然經典」的原因,因為這些「人性」都沒怎麼變化——由此,現實的許多「人性問題」,他也會寫一些文章,表達自己的想法——是的,就是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寫文從來不是「自認為正確」,而是闡述自己的看法、想法。

④魯迅先生會對文學相關的東西,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建議,對於文學上的一些事,他也很關心,也會發言。

⑤魯迅先生雖然是文人,但邏輯能力極強,他與許多人的針鋒相對,都是互相抓住對方文章中的漏洞,然後針對性發言——被抓住之後,澄清解釋,然後反過來再針對對方。

⑥魯迅先生會批評的「那類人」,現實中有很多,包括那些「用魯迅當幌子」的人,甚至我可能也是被批評的人——他可能說我「對他過於相信,受到了許多影響,不是好事,也不該如此」——他的批評,一般是「為了對方能變好」而批評,那些「無法變好、無藥可救」的,是批判。

⑦如果魯迅先生髮現某些人「無藥可救」,他的批評就會轉為批判,然後用邏輯很強的特點把對方反駁到無話可說——但當時文壇氛圍姑且算是好些,那些「文人」都自持身份,少有罵人之事,放在當下,恐怕許多人會對魯迅先生破口大罵——我說不過你,我還罵不過你?

⑧如果對方到了「罵人」的份上,或者說只是「小腳色」,魯迅先生一般會置之不理——他的敵人可謂多矣,若是一一應答,那還要不要生活了?能被他針對,其實也是一種本事——一般得「非常的不像人」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⑨魯迅先生有換筆名的習慣,不論原因如何,筆名換掉都是事實…由此而來,他的粉絲、讀者,也無從知道「這文是他寫的」,如果真活在當代,恐怕很多人並不在意他…也許,他只會是網路上一個並不算出名的自媒體而已——能吸引到一批小眾的讀者,卻並不會引起很大的關注。

以前我在其他相關回答中說過,不看過許多他的作品,不了解他這個人,是很難評價他、認識他的。

事到如今,我也看過了魯迅先生的作品,對他的整個人也有了較為深入的理解,如此一來,算是「有了些資格、能說的比較靠譜」了。

也許以上內容有些地方可能不太確切,但整體應該是沒什麼大錯誤的。

其實,就魯迅先生的品質而已,現代有很多人是具備的——他們只是不喜歡寫文章,所以很少「出現」而已。

這卻不代表他們不存在。

如果只把「批判社會」當作魯迅先生的特點,那大概是「斷章取義」了,說到底,其實只是想「批判社會」而已。

又或者——是只知道「魯迅會批判社會」而已,卻不知道其他的…

如果只是想以「當代魯迅」或者「向魯迅學習」為借口,讓自己看似合理的「批判社會」,卻在其中夾雜一些「私貨」,那也只不過是「叭兒狗」之類,做的並不是「光彩」的事,也無法真正的讓其「合理化」,私貨始終是私貨,並不能藏到永久。

如果想要批判、批評某件事,卻沒有足夠的邏輯、又沒有足夠的了解…那肯定也是容易出錯的…而很多人就喜歡做這種事…

總之,槽點還是有許多的,也是一言難盡的。

若魯迅先生生活在當代,恐怕會細細的捋順這些事,然後一一寫文「點評」。

最後,他仍然會鼓勵真正的青年,仍會希望他們向上走。


放個私貨~

看完點個贊,支持一哈~!

想知道更多,請關注我 @橙子會變甜 以及我的公眾號:橙子會變甜。


魯迅已經不在場,嘴長在你我身上,咱讓他說什麼,他就說什麼,是不是這麼回事?事實上一切有關這個問題的回答,都等於沒回答,唯一的效果是:魯迅被任意歪曲。


謝邀。

天氣已經漸漸熱了,太陽辣辣的在天上曬著,使人感到昏昏沉沉,繼而心情就很厭煩了。如此酷暑的天,我卻走在街上,因為我要到南門看S君去。那薄薄的紗衣此時似乎也厚的如牛皮紙一般,身上只是出汗。

走到老衚衕口時,忽而有一個乞丐近前來了。伊拄著一根下端開裂的竹杖,端著一個破碗,身上也是破破爛爛,由於熱的緣故,臉上留著一層油汗,和塵土一混,便黑黢黢的如泥炭一般。

「先生!」伊揪住我的衣角,微微張口說道,看他的神色,似乎要落淚了:「我已經兩天沒吃飯了,可憐可憐我吧?」

我素來是不喜這種要飯的乞丐的,正好天氣又異常的使人煩躁,便厭煩的揮揮手,對伊說:「你去別處罷!我是有著要緊事的!」

「先生,看出來您是一個紳士,便是給我幾塊錢,也是不打緊的。」伊反倒挨得更近了。

我勃然變色道:「你也配要我的錢?」便使勁的抽了一下手,那乞丐跌了一個趔趄,我便大踏步走開了。

我聽見伊在背後憤憤的說著:「只是幾塊錢,也不肯開一下你的口袋么?往上幾輩,卻不知道誰施捨誰呢......還是美利堅好些,聽說那裡的流浪漢都是大爺一般,去超市也只是大吃大喝,卻沒人敢要錢呢,中國卻是這麼晦氣.....」

我只聽得最後一句便轉進了小巷裡,聽不見伊的聲音了:「中國人如此冷漠,實在是不好.....大抵是不如黃毛洋鬼子的。」

我微微有些詫異了:「乞丐也懂的這麼多麼?又是『美利堅』,又是『冷漠』......」

到了S君家裡,我便給他說這件事聽。

S君是個有名的畫家,在北京念過大學,是個聰明人。伊聽罷,笑呵呵的說:「社會便是這樣,大家的文化程度都高了。」

說著,伊拿出一張畫來:「你看我這幅畫還好么?展覽館的劉館長近日來了個電話,是要我這張畫做展覽的......說好收入一半歸我,我是不願意的,便是托他把錢捐給紅十字會了。」

「啊啊,那很好。」聽了這話,S君的臉上泛起了紅,便取出一瓶酒,給我倆一人倒了一杯。

S君的酒力向來不是很高的,但是今天和我喝酒,便多來了幾杯;不一會便有些飄飄然了。說到高興處,伊咬著舌頭說:「前幾日.....有個光頭來找我,拿了幾幅畫,說是要請我看一看,實際上是要我蓋自己的章的......一張二十萬;我只是蓋了幾個章,便讓伊拿去賣,就能賺幾十萬,這不是很好笑么?」

「那是你的名氣高啊.....」我也高興的應和著。S君向來是很肯幫我的,所以不知為何,伊賺了錢,我也是很高興的。

酒這東西是奇怪的,S君又喝了一杯,忽地又變了臉色:「但是我也是有憾事的......」

原來S君的夫人不知道從其他太太那裡聽了些什麼話,很突兀的告訴S君她是不願做生育機器的,因此S夫人漸漸地喜歡去外面進行摩登的活動了,很晚很晚才回家。在S太太看來這是自由女性的表現,對此S君是很不快的。

「他媽的。自由他媽的什麼呢?」S君憤憤的說,臉漲得通紅。我便寬慰伊:「人們還是要追求一些新東西的,現在是摩登時代了。太太們走一走,也不是什麼壞事。」

S君又灌了一口酒,我們倆都有些飄飄然了。

「也許你對罷。」S君說。

「我也是有憾事的......」我也說。「我家下水道這幾日卻是堵住了,大夏天的那個味兒,啊呀呀......」

「沒請水電工么?」

「請了,伊看了看說,地下比較深的部分堵住了,改日多來一些人大修罷。」

「哎哎,你知道么?我在俄羅斯寫生的時候,卻是聽說過一件趣事的:俄國的政府都是白送一套房的,那房子的排水系統都是德國貨,卻是不用發愁下水道堵塞的,據說洪水來了都不怕哩。」

「是么?」我有些羨慕的聽著。

不知不覺便夜深了,我告別了S君回家去。路上的冷風一吹,我有些清醒了。我想著S君和那個乞丐,不由得覺得我已經落後許多了,想到這心裡便一陣陣的發緊。忽而,我想到自己的太太似乎在家裡無所事事,也有著「摩登」的危險,便加快了腳步。子夜時分,路上行人寥寥,只有一個黑黑瘦瘦的警察站在十字路口的中間還在預備著指揮交通。

我看了伊一眼便不再看了,心裡只是想著自由女性的事。那警察肯定不知道我心中的想法,他只是孤獨的在月光下站著,不動,不笑,不言,像是鐵鑄的一般。


1.在報紙以及微博等媒體上發表文章,然後被批成「公知」。

2.因為討厭貓扔東西砸貓貓,被愛貓人士強烈譴責問候家人角色互換。

3.在微博上跟人罵戰發現自己雖然每一次都有理有據,對面也比不上郭沫若胡適的小指,卻每次都被粗鄙之語罵的找速效救心丸。

4.因為就某些問題發表意見微博被封,被大學開除。

5.會在高中時候寫作文寫「我家門口有兩棵樹…」被老師說有病病。

最大的可能是活在今天的魯迅並不會再說什麼。


微博 知乎 現在一堆「魯迅」 。看他們的言論就行。您花點時間刷刷就有。那種 個人資料帶有 獨立思想 自由民主 理智這些的。基本上都是「魯迅」。還有那種弄點非主流說說的。什麼憂國憂民的。眾人全是sb 我是清醒一類的。也基本上都是「魯迅」的人設。路指給你了,怎麼看,取決於您。

說起來也很搞笑 以前的問題是魯迅這樣的人太少 而現在的問題是是自詡為魯迅先生的人太多。這個時代得益與互聯網發展、大環境和平、政策上的支持。知識 思想的獲取渠道簡單了很多。看了幾篇魯迅先生的文章 看了幾篇所謂的國外或者國內的著作。於是 人人覺得自己是魯迅。

卻不知,魯迅先生教給了您 用獨立 批判的思想去看待問題。在對待麻木同胞的問題上,要充滿耐心和善心,去引導和教導。相信總有一天,這些麻木的人會覺醒,最後中國會走向一個美好的未來。然而現在這些自詡為魯迅的人,只學會了用魯迅先生的句子造句。想學他用他的批判思想來批判時事,最後卻變成了陰陽怪氣。這些人倒也是人才。

而且,這些人有個問題。在思考同胞問題的時候。魯迅從來都是用的「我們」,這些人經常思考著思考著變成了「你們」同時要讚歎於自己不同於普通大眾。以此來給自己心裡滿足。這種人我是沒什麼好說的。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你永遠找不到二個相同的人。這沒什麼好自豪的。

以前有過魯迅 之後將不會再出現像魯迅先生一樣的人。現在沒有 以後也不有。因為那樣的時代不會再出現了。但是會出現因為魯迅先生的文章而改變,和魯迅先生完全不一樣的人。這些人他們在各行各業為這個國家為我們民族做著自己能做的貢獻。而這些自詡為魯迅的人,可能會變成王迅 周迅 趙迅什麼的人。

魯迅先生寫文章,是為了讓這個國家 民族變得更好。而不是讓你去變成第二個魯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