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公众号米粒妈频道)

昨天下班回家,米粒爸给我看了一个视频,笑著说:「给你看看优秀的后浪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作为以鸡己鸡娃为己任的老母亲,本来想去取点经,结果看完我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称为大型后浪洗脑现场更为合适吧,大家感受一下

月黑风高的夜里,一群穿著军装的小男孩小女孩,排著队,依次走到教官面前。

只听见一个小女孩大声喊著:「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感恩父母!」

对面的教官一脸严肃,眼睛直愣愣盯著孩子:父母累不累?

「累!」

「回去能帮父母做什么?」

「帮他做饭,还能帮他扫地和拖地。」

「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可以吗?」

「可以!」

「你能不能遵守你的承诺?」

「我能!」

整个对话全程高能,个个慷慨激昂,现场带著哭腔的嘶喊声此起彼伏。

就问你,看到这个场面感动吗?

不敢动不敢动,震慑力太强了

米粒妈看完,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哪哪都不对劲。

也不知道这些祖国的花朵,是真的想到爸妈的辛苦付出,心酸落泪,还是被吓哭的。

据同样参加过类似心灵洗礼活动的人说,不哭著喊出这些话,声音不够有穿透力,就不过关

这……敢情谁声音大,谁就孝顺是吧?

米粒妈算是大大长见识了!

现实生活中,这种PUA式的感恩教育还真不少。

前几天,有人翻出某个小学「感恩教育」讲座的视频。

一群小学生穿著校服,整整齐齐坐在操场上,打开视频,画风就变得一言难尽。

只见讲台上,一个老师慷慨激昂发问:

你长这么大了,做了哪些对不起爸爸妈妈的事情?

从今天开始回家以后,还要不要跟他们吵架?

会不会跟他们顶嘴?

会不会玩游戏看电视?

想一想,他们对你要求严格,是不是为了你好?

面对这一连串抑扬顿挫的惊吓「灵魂拷问」,这些学生无比羞愧地低著头,上演各种形式的哭泣。

就真的挺像讯问犯人。。。

编辑小姐姐看完后感叹道:「我都毕业10年了,没想到这一招还这么流行。」

重提旧事,编辑小姐姐对自己当年参与的悲情大戏历历在目。

几百个家长和孩子,顶著烈日,听著「专家」两小时的激情演讲。

苦情的故事加上直击灵魂的追问,再卡点配上煽情的音乐,大家眼泪哗哗流。

看到这场面,编辑小姐姐吓坏了,赶紧挤出来几滴眼泪

演讲中途,还有几个学生被点名,现场对著话筒当众忏悔,承认错误,进行爱的真情流露,父母孩子双双把泪流。

当情绪渲染到位后,专家还不忘点题:「现在,抱抱坐在你旁的爸爸妈妈,要记住,学会感恩。」

于是,父母和孩子在相拥而泣中,完成了这份精神洗礼。

短短两个小时之内,这些学生先是顶著从天而降的罪名,接著又在嚎啕大哭中获得了救赎,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按专家的说法是,现在很多人心都黑了,他们是在帮这些孩子洗心革面。(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更神奇的是,这种感恩教育全国流行:

海南一所中学,6000名学生家长哭泣拥抱;

重庆一所学校,几百名学生在操场上给父母洗脚;

上海一所学校,800多名学生跪拜父母;

山东一所小学,1000人收听励志演讲,双膝跪地感恩父母;……

这些演讲也丝毫不掺杂本地特色,套路都是话术煽情+道德绑架。

首先,父母一定要特别惨,双手粗糙,满是老茧,起早贪黑,做牛做马,极端点,甚至还会讲一个父母卖血供孩子读书的故事(这都是什么年代的故事会!)

苦情的故事讲完,紧接著开启排比式追问,句句诛心,让孩子内心的愧疚感滚滚翻涌。

然后再来点类似于《烛光里的妈妈》这种背景音乐作为催化剂。

最后以拥抱、下跪、洗脚收尾。

(北京幼儿园感恩节让孩子给父母下跪)

全程毫不拖沓,富有节奏,情绪饱满,直击心灵。

年幼无知的孩子,哪禁得住这样的灵魂涤荡,瞬间哭成泪人。

有不哭的权利吗?

不哭,你就是不孝!

不哭,你就会让爱你的人失望!

不哭,你就对不起父母!

这么多帽子齐刷刷扣上来,实在是怕了,就算是挤,也是挤出几滴清泪,力证自己灵魂的纯洁。

毕竟,在感恩教育现场,没有一个孩子是孝子。

除了煽情,标准的感恩讲座还少不了一个必须的环节:卖书。

趁著父母孩子的声泪俱下,专家开始趁热打铁,兜售感恩教育书籍。

最后大家捧著100块钱2本的《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让生命充满爱》回家,发誓一定会重新做人。

没想到啊,号称免费的讲座,不仅费眼泪,还挺费钱

更高段位的大师,一场演讲,就能赚下几万块。

曾经在山西说哭4000个小学生的大师欧阳维建,一场2小时的演讲,就赚了5万块钱。

什么时候,眼泪都这么值钱了?

不过,要向一个成功的大师进阶,还得有点专家范儿。

于是,他们身兼数职,教育活动家、心理学老师、演讲家、客座教授,甚至还是什么潜能激发大师。

只要头衔够长,管你认不认识,他们就是知名教育专家。

只不过,他们不负责教育,只负责催泪。

孩子哭得越撕心裂肺,他们就朝成功赚钱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于是这些「专家」,一个个风尘仆仆,从一个学校赶到另一个学校,完成眼泪这项KPI。

所以这些感恩讲座的本质就是:学生父母哭得凄凄惨惨,讲师数钱数到手软。

看完这些,米粒妈不由感叹,这些感恩来得也未免太过于沉重。

而且这种教育不仅存在于这些讲座上,有些父母,也在无意识中用这种PUA式的语言感化孩子。

尤其是我们上一代父母,表现更为明显:

「要不是为了你,我用的著天天这么辛苦吗?」

「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省钱都是为了谁?」

「你小时候我吃了多少苦,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吗?」

这些话背后的潜台词是:作为孩子,你不配享受,不配得到快乐。

于是孩子小小年纪,就成了一个罪恶深重的人,连稍微开心一下,都带著负罪感。

这些纯粹是对孩子的情感压迫,不仅教不出一个感恩的孩子,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很多性格缺陷,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父母的负担。

米粒妈只想说:放过孩子吧!

这种PUA+传销式感恩教育,还有什么「给妈妈洗脚」等行为艺术和精神洗礼,纯属是大人的自嗨,真的大可不必。

喊再多的口号,哭得再大声,进行再多的精神洗礼,把自己说得再惨,未必能让孩子学会感恩,反而会让孩子心理上产生愧疚感,一辈子都活在赎罪的路上。

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在想起亲情的时候,感受到的不是爱与幸福,而是亏欠和偿还。

这种感恩戴德式的报恩,真的是健康的爱吗?

孩子因你而来,却不是为你而来。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并不是靠亲情关系的绑架维系的,真正健康的亲子关系,是父母孩子彼此相爱,也彼此自由。

真正的感恩,是发自内心的爱,不是喊出来唱出来的。

就像有句话说的:「真正的爱的教育,根本就不需要声嘶力竭。」

写到感恩这个话题,米粒妈特别想为大家推荐一部电影《外婆的家》,豆瓣评分9.1,特别适合带著孩子一起看。

电影讲述的是城里的小外孙到乡下的外婆家住,从嫌弃外婆,到最后被外婆无私伟大的爱感动的故事,看完真的泪目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从日常起居、衣食住行,到待人接物、家教礼数,帮孩子学好规矩,是我们每一个父母的责任。想要让孩子学好规矩,做到这几点很重要:

1.了解孩子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

想要当好父母,了解一些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尊重和顺应规律,会让你的养育变得更科学、更轻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我儿子所处的这个年龄段来说:3-6岁的孩子,主要是在发展主动意识,所以我会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同时能逐渐体谅他人,在考虑自己需要的时候照顾他人的感受。

所以在制定规矩时,我们要跟孩子一起商量,让孩子参与到做决策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同时帮助孩子发展同理心,学习体谅和照顾他人的感受。

2.处理好孩子的负面情绪

规矩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被限制被约束,当小孩子不能随心所欲的时候,难免会有负面情绪。就像开头提到的,当儿子不能继续玩时,心里肯定是不高兴的。那当我们在沟通时,首先是要处理这种负面情绪。

处理情绪时,一般要「先接受,再疏导」。怎么接受呢?延迟自己的判断,体会孩子的感受。先用同理心去跟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很生气」之类的。

我们没办法也不应该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但是总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长了解他内心的需求。给他一些安慰,告诉他当做不了想做的事情,或者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有一些负面情绪是正常的,陪著孩子慢慢学会接纳有负面情绪时候的自己。

有时候,负面情绪并不会自行消散,我们还应该帮助孩子去疏导情绪。疏导的方式有:

帮助孩子去描述自己的情绪。并不是告诉他那是应该有的感觉,只是单纯地帮助他刻画当时的内心感受,并且发展出一些表达情绪的辞汇。孩子越能精确地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越能掌握处理情绪的能力。当孩子有足够的情绪表达后,我们会发现孩子的面部表情、说话速度、语气等都会有明显舒缓的迹象。

画画。研究证明,让孩子在纸上用画圈或者线条胡乱画出自己有多愤怒、生气、失望,非常有效。

活动或游戏。比如枕头大战等一些发泄性的活动,或者角色扮演的小游戏。

看喜欢的书。

尽情地哭。其实发脾气是孩子情绪系统中的闪电雷鸣,来得快去得也快,哭和笑都是一种缓解压力、排解情绪的有效方式。

3.用「我」开头的句式来说话

「你这孩子怎么老是不能按时睡觉?妈妈辛苦工作挣钱也是为了养活你啊,你就不能体谅一下妈妈吗?」

「你不是已经答应了不买玩具吗?说话不算话!你再这么不懂事,妈妈就再也不带你出来了。」......

这样的话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当孩子不遵守规矩、想要打破约定时,我们往往脱口而出的就是「你你你怎么样」。

这样的说话方式特别容易变成指责孩子,极具破坏性。

那这种时候怎么说更好呢?

不妨坚守三个清晰的表达:「我看到……我感到……我希望……」三句话都要以「我」开头。

以开头儿子不按时睡觉为例,「我们约定好了9点睡觉,现在已经到时候了,我看到你还在玩。如果你现在还不睡觉的话,妈妈担心你明天去幼儿园要迟到的。我希望你能按时睡觉,如果你还不去,明天就不能在楼下玩了。」

「我」开头这样的说话方式,并不是天生存在于我们的语言系统,所以需要刻意学习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习惯于这样的表达方式,营造一种顺畅沟通的家庭氛围,在日常的亲子对话中帮助孩子形成一些良好的行为。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成规矩。

发布于 2020-05-25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师说师说?

颍上县黄桥镇中心学校 语文教师

对于不听话的孩子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年龄段,孩子都会呈现不同的逆反心理特征,需要区别对待。一般来说,需要家长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其内心世界,知己知彼方可对症下药。此外,之所以我们认为孩子不听话,往往是从大人的角度来看,有时候静下心来思考,是不是自己错了?是不是孩子的不听话有点道理呢?


对于不听话的孩子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年龄段,孩子都会呈现不同的逆反心理特征,需要区别对待。一般来说,需要家长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其内心世界,知己知彼方可对症下药。此外,之所以我们认为孩子不听话,往往是从大人的角度来看,有时候静下心来思考,是不是自己错了?是不是孩子的不听话有点道理呢?


我不知道题主所说不听话的孩子有多大,不过从题主这个问题来看,关键点不一定就出现在孩子身上,题主想找一种管理孩子办法的心情我理解。我们先要弄清楚「不听话」的孩子是怎么来的,那么找到一种管理孩子的办法才会水到渠成。

场景一:「丁丁乖,别玩游戏了,过来吃饭」妈妈洋洋喊著沉浸在自己游戏中的丁丁,可丁丁根本就没有听见。于是妈妈强行过来打断孩子的游戏。孩子非常不情愿,哭著闹著不肯吃饭。

大家是不是对这样一个场景非常熟悉呢?对这样一种「不听话」的孩子我们家长是不是非常头疼呢?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让我们的孩子乖乖的去吃饭呢?我们再来看看这样一个场景。

场景二:洋洋正在书房里忙著处理公司重要的一些文件。丁丁跑过来喊妈妈陪他玩,洋洋对儿子说:「丁丁乖,妈妈在做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你先去自己玩一会儿」于是丁丁跑出去自己玩了。不一会儿,又跑过来喊妈妈帮自己把高台上的小汽车拿下来。洋洋爸爸出差不在家,所以洋洋只好停下工作帮丁丁拿下小汽车。并再一次告诉丁丁自己有个很重要的工作要做,让他自己好好玩。可是之后的时间,丁丁不是要上厕所,就是肚子饿了。洋洋实在没有办法安心工作,于是大发脾气著实管教了丁丁一次,弄得丁丁哭哭啼啼,洋洋也没有心情去办公了,只是想著怎么才能让自己儿子更加听话一点。

大家仔细想想,和场景一是不是很熟悉?只是洋洋和丁丁的处境对换了一下,为什么我们还是认为孩子不听话呢?其实我们从来没有好好地去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出生后的几年里,无时无刻不在探索这个世界,玩游戏是他们探知世界,学习技能的一种方式,毫不夸张的说,游戏就是孩子的「工作」。场景一中,洋洋简单粗暴的打断了孩子工作,应该道歉的是洋洋而不是丁丁。那么我们出现场景一的时候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其实简单几步就能让你的孩子开心的去吃饭。首先我们要赢得孩子得合作,你可以在孩子玩游戏之前就提前和孩子约定一个时间,到时间就要停下来去做下一件事情了。一般这个时候孩子都会乐意答应。其次,提前十分钟提醒一下孩子,告知他再过十分钟就要到时间了,希望他能在那个时候把玩具收拾好(如果孩子能够自己收拾玩具)。如果孩子因为太想玩游戏了,哭闹著不肯收拾玩具,我们不要打骂,一到时间就坚决地帮他把玩具收拾好,并给正在哭闹中的孩子一个拥抱,告诉他你是爱他的,并陪著他把情绪发泄完。等孩子平静了,再带孩子去做下一件事情,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要说教和埋怨。使用这个方法几次,孩子会逐渐学会合作,以后你就不会再因为孩子不合作而苦恼了。

每个孩子人生最初的几年中,非常努力在适应他们身处其中的这个环境,并且会逐步掌握必要的人生技能和生活技能。进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发展成独一无二的性格。我们家长要做的并不是管教出一个听话的孩子,而是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让孩子在其中尽情发展,我们只要静待花开就好。我这样说并不是告诉我们家长什么都不要做。相反,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尽最大可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管教孩子的正确方法,统一全家人教育理念等等事情。只有做到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最后给大家出一个题目:如果你处在场景二中,你会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处理呢?欢迎大家把你们得方法分享出来。


学习心理学,学习教育学,提升自身修养和情绪控制力,保持爱心耐心。


听话就意味著 唯唯诺诺 在学校暴力竞争中处于下风


管教也分怎么管理 和 教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