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微分几何与偏微分方程(PDE)这种偏计算的分支,真的有人初学时候也不用打草稿的吗?


谢邀,人类不是通过模仿鸟学会飞行的,是通过理解流体力学原理才学会飞行的。你得明白人和人差异很大,所以学习方法这东西不要邯郸学步,亦步亦趋,执著于模仿别人还不如问问自己:这样学你自己能行吗?

如果你真对学习策略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剑桥学习科学手册」这种说明人类学习的基础原理的书籍,其中说明的原理才是公共的,也就是对任何人都有效的原理。当然了,具体到方法你可能还得自己开发:人与人的基础差异是很大的。

如果你没时间或者精力学习这些,那么听到不同的学习方法你可以先自己判断然后再去尝试一下看看效果,这也是一种思路。

具体到题主这个问题,你得明白很多人的计算能力是很强的,比如冯诺伊曼,他可以秒算级数,陈景润和陈省身先生的计算能力也是超强的,这类人就是不打草稿也不奇怪。还有一类人,比如哥德尔,他是一个有严谨强迫症的人,就是很简单的步骤也喜欢先打好草稿,每一步都写好。我个人对计算的理解是偏向「体验派」的,即使我知道计算每一步的原因和结果(这很重要),我还是喜欢自己算一次,看看能不能挖掘一些新的「理解」出来。当然了,这是个人的习惯问题。


我知道的的上个不用草稿纸的人应该是欧拉

评论区有人提了个庞特里亚金,行吧,你赢了


不要和那种能力极强的大佬乱比较,会自卑的。

我小时候的草稿纸总是被老师表扬,因为写的整整齐齐。实在是不写的整齐点,我做到下一步,就忘了上一步的草稿写在哪了。

至于记住中间结论,呵呵,不瞒大家说,我现在打游戏算材料的时候还得打草稿呢。


我尝试过一个小测试,就是「你可以在脑子里想像出多少个钢琴键」。

我自己大概5-7个键,某同学是24-36个。这种差距的直接体现就是,他可以15秒52步算出一年多少秒,我巅峰时期可能可以,现在不行了。

因此如果有人可以在脑子里想像出几百个钢琴键也不成问题的话,那大概可以直接扔掉草稿纸。

如果用计算机的术语来说,大脑的短时记忆力有寄存器和cache,然后就是纸笔,然后才是长时间记忆力。纸笔相当于内存,那么如果一个人的寄存器很多很多或者cache很大,确实可以不需要内存。

但是至于如何提高register数量和cache大小,我现在还没辙。


谢邀

要么就是他数学好的一批

要么就是考试心态不好

我就是一个考数学要打草稿的人

因为一个整齐的草稿纸

等你写完了可以不用再花大大量的时间从头检查

直接看草稿本上计算的过程

一定一定不要把草稿本弄得很脏

这样会影响你考试的心态

尤其是遇到难题的时候而且考试时间仅剩不多

这就是考研你心里素质的时候到了

千万不要慌张

干净整洁的草稿纸就会派上很大用场

据分析

合理运用草稿纸比不合理可以提高3-10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