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屠龍殺手,具有大中華情節的漢文化捍衛者。他的二次北伐其實是真心想要統一中華,結束分裂的。

田餘慶先生指出,桓溫的北伐本質上是為了在東晉的權力鬥爭中獲得更多的籌碼。因此很多人蓋棺定論:劉裕北伐的目的和桓溫無二,劉裕就是成功了的桓溫。其實不然,如果說劉裕的首次北伐滅南燕是為了增加權力的籌碼,那麼你會發現他的二次北伐實際上根本沒有必要。

劉裕在二次北伐收復兩京以前,屢次在外交和軍事方面獲勝。先是通過外交手腕,兵不血刃收復了被後秦占走的沔北十二郡。然後又北伐滅南燕,收復青州失地。對內平定了孫恩大起義的殘餘勢力,盧循廣州流民軍。還順手讓朱齡石收了割據八年之久的川蜀之地。一次次巨大的戰功所累積的威望已經使他登上了權力的頂峰,如果他要稱帝只需行廢立之事即可,完全沒必要勞師動眾去北伐。

換言之,如果他想早早稱帝,反而沒必要北伐。因為北伐成功了,於他不過是錦上添花;失敗了,他的威望會受損,反而不利於他改朝換代。

我們可以拿劉裕的情況和司馬氏,桓溫做對比。

司馬懿在曹睿時代先後平定了諸葛亮北伐和幽州反叛。在司馬三父子的正式篡位進程中,司馬昭只是平定了蜀漢,除此之外,再無任何足以服眾的戰功了。而且之前司馬師主持的東關之戰還被東吳給揍了一頓。平定淮南三叛屬於內部權力鬥爭,於國於民並無利可言。若不是半中間出了皇帝慘死街頭的惡劣事件,昭哥估計連滅蜀都不想干就一步到位封晉公了。

桓溫這個例子就更有說服力了。他一次伐蜀,三次北伐。除了伐蜀讓益州重歸東晉版圖外,另外的三次北伐可以說是無功而返,甚至還損失慘重。兵臨城下卻不能克服長安舊都,收復洛陽又不日被異族奪回。枋頭之戰未能當機立斷,被慕容垂打到幾近全軍覆沒。逼得桓溫只能行廢立之事重振威望。可以說,第三次北伐的慘敗是桓溫篡位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此前車之鑒,生性謹慎的劉裕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北伐失敗的後果?

我想,劉裕是真心希望克服兩京,為漢人出一口惡氣的。自八王之亂以來的一百二十年間,中華大地多少漢人百姓被五胡欺壓,屠殺,致使漢人被迫南渡到江南這種不毛之地。這從每次劉裕北伐後,都要當著建康民眾的面斬殺北方異國皇帝(慕容超,姚泓),這一細節上就可以看出。

姚興死後,後秦就如同一塊大肥雞,被周邊的猛獸撕扯分贓。胡夏,西秦,後涼,基本上除了北魏以外沒人甘於落後(北魏是姻親之國,姚興女兒被嫁給拓跋嗣)。抱著為後世子孫謀福利的劉裕,相信也不願意錯失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劉裕說打仗,可不是桓玄那樣口嗨就完事了,而是真刀真槍的要上戰場的。即便二次北伐對他而言並不是必要條件,他依然想要借姚興之死諸子爭位的機會,干一票大的。別忘了這貨可是賭徒出身。


劉裕在歷代開國皇帝中只有朱元璋可媲美。

不論文治武功偉人哪一方面,都符合千古一帝的標準。

論武功,從寒門庶子到統一四分五裂的晉,打垮周圍幾十年的隱患,正面剛得過不可一世的北魏少數民族騎兵。相當於你一個非洲討飯的窮鬼,只花了半輩子就統一了北非,還順帶搞定了阿拉伯,北方歐洲來打你,你不僅贏了而且還乘勝追擊。(雖然不是很恰當,但是很一目了然)

論文治,是的,他是為了鞏固政權才讓「寒門掌機要」,但事實是,不管出於什麼目的,至少他做到了,這才是最關鍵的。他一改百年來貴族專權,讓寒門庶子走上仕途,讓老百姓不用再受巨大壓迫,人民安居樂業,為南朝最鼎盛的時期之一。

論為人,是的,他殺死了前朝皇帝,但這是自保之法,不是心理變態。他一生節儉,每天把當年當農民時的破衣服掛在家裡,子孫都嘲笑他「鄉巴佬」,他也只微微一笑。這不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嗎?

以上幾點還只是最表面的,論文學、藝術、宗教等等還數不勝數。

可以這麼說,任何一個帝王能做到上述一項就是千古明君了,一個人做完所有?那怕是99.99%的帝王都想都別想。


宋祖以匹夫挺劍,首創大業,旬月之間,重安晉鼎,居半州之地,驅一郡之卒,斬譙縱於庸蜀,擒姚泓於崤函,克慕容超於青州,梟盧循於嶺外,戎旗所指,無往不捷。觀其豁達宏遠,則漢高之風;制勝胸襟,則光武之匹。惜其祚短,志未可量也。


抖個機靈,中國歷史皇帝武力值第一不是宋高祖就是宋太祖。


這題目限制住我了,很強,殺了很多皇帝,但也壞了規矩,接受禪讓後把司馬德文弄死了。政策不錯,繼續了土斷,限制了高門大族的權利,封山枯澤的事有所收斂,老百姓有條活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