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前四次北伐打得都很好,可以说无论是从战略战术的运用上还是从过程和结果上看都是成功的,创造了几次好机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尤其是第一次北伐机会最好)。

但是第五次北伐,诸葛亮一反常态,不再采取他以往惯用的「步步蚕食、稳扎稳打」的战略方针和「声东击西、出其不意」的行军线路。而是跟综合国力远胜于自己的曹魏打起了相持战、消耗战(从在斜谷道口建粮仓屯粮开始就按部就班的再作打算),从过程和结果上看,第五次北伐也不如前四次北伐效果好,既没有取得实惠也没有看到明显的机会,最终是「无功而返、徒耗国力」。

请问诸葛亮发动的最后一次北伐算不算是一次错误的选择?凭借诸葛亮本人卓越的才能和他训练有素虎狼之师在当时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恰恰相反,蜀军五伐不仅非常稳健,而且极具威胁。

不得不承认一点,蜀军被堵住了。

因为不堵不行,蜀军向东则近郿威胁长安,往西可切断陇西隔绝雍凉,若来夺取渭水也很麻烦,因为成国渠在渭北,这是司马懿苦心经营的产粮区。蜀军夺取这里,不仅造成破坏,还能得到补给,反而更麻烦。

必须堵住蜀军,不然控制不了局势,这局面太难受。也不能把渭南都交给蜀军,宁可背水作战。

所以,看似蜀军被堵住,实则压力都在魏军这边。

不敢和蜀军野战,一旦战败,长安方向,雍凉方向和产粮区很难继续兼顾。

尤其成国渠这产粮区正合诸葛亮心意,蜀军在这里补给一次,续航能力可能要翻倍的。魏军的补给则是锐减,这蜀军又不惧野战,此消彼长局势还能控制?

一直守著倒是个办法,魏将多已按耐不住,司马懿能撑多久是个问题。

诸葛亮去世了,我们知道司马懿可以支持到这个时候,可诸葛亮若是没有去世呢?

蜀军的短板是粮道补给,五伐恰恰是最大限度提高粮道补给能力的一次。提前建造斜谷邸阁,让蜀军在秦岭以北的续航时间又增加不少。

一伐到五伐,实际上是蜀军从彼此陌生,到不怕野战,再到后勤补给不断提高的蜕变过程。五伐的蜀军既不怕与魏军野战,也获得较长待机,唯一忌讳的就是兵力有限,不愿攻坚。

战争中充斥著偶然,没人知道继续下去发生什么事,或许某些魏将的按耐不住就造成失败,或者司马懿真能顶著压力到蜀军粮尽退兵,抑或者发生不可预料的变故。

只是想说,单就五丈原战场看,魏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承担不起任何失败,无论是长安还是陇西和成国渠,任何一处都是关乎整个战局的战略关键。而蜀军呢,打不过或者粮尽退兵便是,难道魏军还敢再追一波?

司马懿觉得诸葛亮应当往武功方向寻求决战,因为蜀军利野战,短粮秣是固有印象,蜀军理当逼迫自己决战。他当时并不知道蜀军的后勤供应能力较之前四伐又有了提高,自然不能理解为何诸葛亮主动选择五丈原这里作战,不担忧陷入对峙的局面。

简而言之,就战场局势而言,力量对比上魏军优势,一是兵员,二是补给,三是本土作战占据地利和守势。而蜀军在力量对比上处于下风,在战略上稳稳把控主动,无非是等一个魏军出来,打得他肉疼而已。

这次不行,就下次。

偌大个魏国,还能兴师动众每次都缩头不出,不敢一战?

机会总会有的,只是诸葛亮的寿命没有了。

群体智慧确实占据优势,如果不是群策群力,其实在布局阶段魏军就会落入下风,难以形成合围。

试想下郭淮之流不亚于姜维,甚至还能对姜维形成压制,而在诸葛亮这里要抱团才勉强抵挡,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

司马懿用兵不厉害么。

他敢和诸葛亮一战否。

拼的是魏军的心态和蜀军的粮秣彼此消耗,前者崩盘则西线变天,后者殆尽下次再来。

不曾想天不假年,徒呼奈何。


「嘉禾三年(234年),权与蜀克期大举」------诸葛亮和孙权进行联动

「是时蜀相诸葛亮出武功,权谓魏明帝不能远出」------诸葛亮吸引火力,孙权好去江淮偷鸡

「而帝遣兵助司马宣王拒亮,自率水军东征」------结果司马懿对付诸葛亮,而曹睿对付孙权

「未至寿春,权退还」------曹睿还没到,孙权就跑了

诸葛亮:.......尼玛屁

曹睿是皇帝,司马懿是以大将军录尚书事,都督雍凉,曹魏第一重臣,这导致孙权认为曹魏重心在诸葛亮,就出兵了,而诸葛亮以相持来吸引司马懿,也是希望孙权在西线趁虚而进,好带动东线战局,满宠更是想放弃合肥新城。

没想到曹睿不讲武德,命令满宠坚定守住,就有办法,然后曹睿还亲征,结果孙权大意了,没有闪,孙泰阵亡,7月曹睿还没到合肥,孙权就跑路了。

就关中战局来说,诸葛亮面对司马懿,也是逐渐战局上风

战场地理情况是,两条河流,渭水和武功水把战场呈T字型分割。

按《晋书宣帝纪》:诸将欲住渭北以待之,帝曰: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遂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又按《三国志郭淮传》:是时司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

再按《晋书宣帝纪》: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原,将北渡渭,帝遣将军周当屯阳遂以饵之。

显然,司马懿以百姓积蓄都在渭南,是「必争之地」,于是南渡渭水,屯兵渭南,背水为垒。而诸葛亮则选择登上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

之后按《三国志郭淮传》: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逆击之。

郭淮认为诸葛亮会渡过渭水,登上北原,建议司马懿在北原修筑堑垒,但众人都认为由司马懿在渭南,也就是司马懿在渭南阻挡在诸葛亮面前,没有关系,不过司马懿接受了郭淮的建议。

没想到堑垒未成,诸葛亮就从五丈原往北,强渡约600米宽的渭水,登上北原,司马懿没有大意,他闪了。因为这时间,按照中国军事传统的半渡而击,诸葛亮就输了,如果司马懿发力,一击就能把诸葛亮打残了

诸葛亮强渡渭水,司马懿退往武功水以东。

然后按诸葛亮《表》云:臣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水长,攻琰营,臣作竹桥,越水射之。桥成驰去。又按诸葛亮《与步骘书》曰:马冢在武功东十余里,有高势,攻之不便,是以留耳。

诸葛亮从五丈原往东,又强渡武功水,以孟琰抵挡住司马懿万人进攻,蜀军得以在武功水以东站稳脚跟,司马懿屯兵于地势较高的马冢(地图上很明显的椭圆形高地)。

司马懿屯兵高处,闭门自守,进攻不便,故诸葛亮屡次挑战。至此,诸葛亮控制了渭水和武功水,逐渐占据战场主动,施压司马懿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人栏两开花:

修正汉末三国和一些历史的偏差?

zhuanlan.zhihu.com图标

不算是,除非你要把诸葛亮的突然病死和死后的魏杨之争算进去,否则此战的过程也显不出什么实际问题(当然,如果把晋书的记载算进去,那肯定是错的。)


想我司马懿克日擒孟达,千里突袭破辽东,其徐如林侵略如火!

对面是诸葛亮啊?那我当乌龟吧,打不过打不过……

你说我丢人?老子天下第二打不过第一丢人吗!


从唯心角度来看,可能是诸葛亮也有觉得自己已经挺不住了,想要试试有生之年能不能还于旧都或者给蜀汉拨开面前的迷雾

大限已至的时候我想应该是有预感和准备了的,曹操的赤壁之战在我看也是差不多的,估计都是认为自己快死了,看看能不能在死前完成大业

从战略目标看

五伐是没有问题的,诸葛亮是军事家不假,但也不是霍去病那种天生战神,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是靠自己读的兵书再一点点的转为实践经验

所以北伐其实也可以看成是诸葛亮军事能力成长的过程

五伐是没得选了,如果按照以往的战略,切断雍凉蚕食陇右,最后再逼近长安,我估计诸葛亮也自己有预感时间不够了,那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屯田久驻,伺机吸引曹魏的主力军出来野战,但是司马懿学聪明了啊,我打不过我还躲不起嘛?我就不去,送女装我也不去

那就没辙了,所以诸葛亮死了就只能退了,换个统帅怕是能被司马懿勾引出去,单一的军事家或者将军政治家,是永远玩不过诸葛亮司马懿这种政治家+军事家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