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前四次北伐打得都很好,可以說無論是從戰略戰術的運用上還是從過程和結果上看都是成功的,創造了幾次好機會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尤其是第一次北伐機會最好)。

但是第五次北伐,諸葛亮一反常態,不再採取他以往慣用的「步步蠶食、穩紮穩打」的戰略方針和「聲東擊西、出其不意」的行軍線路。而是跟綜合國力遠勝於自己的曹魏打起了相持戰、消耗戰(從在斜穀道口建糧倉屯糧開始就按部就班的再作打算),從過程和結果上看,第五次北伐也不如前四次北伐效果好,既沒有取得實惠也沒有看到明顯的機會,最終是「無功而返、徒耗國力」。

請問諸葛亮發動的最後一次北伐算不算是一次錯誤的選擇?憑藉諸葛亮本人卓越的才能和他訓練有素虎狼之師在當時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恰恰相反,蜀軍五伐不僅非常穩健,而且極具威脅。

不得不承認一點,蜀軍被堵住了。

因為不堵不行,蜀軍向東則近郿威脅長安,往西可切斷隴西隔絕雍涼,若來奪取渭水也很麻煩,因為成國渠在渭北,這是司馬懿苦心經營的產糧區。蜀軍奪取這裡,不僅造成破壞,還能得到補給,反而更麻煩。

必須堵住蜀軍,不然控制不了局勢,這局面太難受。也不能把渭南都交給蜀軍,寧可背水作戰。

所以,看似蜀軍被堵住,實則壓力都在魏軍這邊。

不敢和蜀軍野戰,一旦戰敗,長安方向,雍涼方向和產糧區很難繼續兼顧。

尤其成國渠這產糧區正合諸葛亮心意,蜀軍在這裡補給一次,續航能力可能要翻倍的。魏軍的補給則是銳減,這蜀軍又不懼野戰,此消彼長局勢還能控制?

一直守著倒是個辦法,魏將多已按耐不住,司馬懿能撐多久是個問題。

諸葛亮去世了,我們知道司馬懿可以支持到這個時候,可諸葛亮若是沒有去世呢?

蜀軍的短板是糧道補給,五伐恰恰是最大限度提高糧道補給能力的一次。提前建造斜谷邸閣,讓蜀軍在秦嶺以北的續航時間又增加不少。

一伐到五伐,實際上是蜀軍從彼此陌生,到不怕野戰,再到後勤補給不斷提高的蛻變過程。五伐的蜀軍既不怕與魏軍野戰,也獲得較長待機,唯一忌諱的就是兵力有限,不願攻堅。

戰爭中充斥著偶然,沒人知道繼續下去發生什麼事,或許某些魏將的按耐不住就造成失敗,或者司馬懿真能頂著壓力到蜀軍糧盡退兵,抑或者發生不可預料的變故。

只是想說,單就五丈原戰場看,魏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承擔不起任何失敗,無論是長安還是隴西和成國渠,任何一處都是關乎整個戰局的戰略關鍵。而蜀軍呢,打不過或者糧盡退兵便是,難道魏軍還敢再追一波?

司馬懿覺得諸葛亮應當往武功方向尋求決戰,因為蜀軍利野戰,短糧秣是固有印象,蜀軍理當逼迫自己決戰。他當時並不知道蜀軍的後勤供應能力較之前四伐又有了提高,自然不能理解為何諸葛亮主動選擇五丈原這裡作戰,不擔憂陷入對峙的局面。

簡而言之,就戰場局勢而言,力量對比上魏軍優勢,一是兵員,二是補給,三是本土作戰佔據地利和守勢。而蜀軍在力量對比上處於下風,在戰略上穩穩把控主動,無非是等一個魏軍出來,打得他肉疼而已。

這次不行,就下次。

偌大個魏國,還能興師動眾每次都縮頭不出,不敢一戰?

機會總會有的,只是諸葛亮的壽命沒有了。

羣體智慧確實佔據優勢,如果不是羣策羣力,其實在佈局階段魏軍就會落入下風,難以形成合圍。

試想下郭淮之流不亞於姜維,甚至還能對姜維形成壓制,而在諸葛亮這裡要抱團才勉強抵擋,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

司馬懿用兵不厲害麼。

他敢和諸葛亮一戰否。

拼的是魏軍的心態和蜀軍的糧秣彼此消耗,前者崩盤則西線變天,後者殆盡下次再來。

不曾想天不假年,徒呼奈何。


「嘉禾三年(234年),權與蜀剋期大舉」------諸葛亮和孫權進行聯動

「是時蜀相諸葛亮出武功,權謂魏明帝不能遠出」------諸葛亮吸引火力,孫權好去江淮偷雞

「而帝遣兵助司馬宣王拒亮,自率水軍東徵」------結果司馬懿對付諸葛亮,而曹睿對付孫權

「未至壽春,權退還」------曹睿還沒到,孫權就跑了

諸葛亮:.......尼瑪屁

曹睿是皇帝,司馬懿是以大將軍錄尚書事,都督雍涼,曹魏第一重臣,這導致孫權認為曹魏重心在諸葛亮,就出兵了,而諸葛亮以相持來吸引司馬懿,也是希望孫權在西線趁虛而進,好帶動東線戰局,滿寵更是想放棄合肥新城。

沒想到曹睿不講武德,命令滿寵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然後曹睿還親徵,結果孫權大意了,沒有閃,孫泰陣亡,7月曹睿還沒到合肥,孫權就跑路了。

就關中戰局來說,諸葛亮面對司馬懿,也是逐漸戰局上風

戰場地理情況是,兩條河流,渭水和武功水把戰場呈T字型分割。

按《晉書宣帝紀》:諸將欲住渭北以待之,帝曰:百姓積聚皆在渭南,此必爭之地也。遂引軍而濟,背水為壘。又按《三國志郭淮傳》:是時司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爭北原,宜先據之,議者多謂不然。

再按《晉書宣帝紀》:因謂諸將曰:"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亮果上原,將北渡渭,帝遣將軍周當屯陽遂以餌之。

顯然,司馬懿以百姓積蓄都在渭南,是「必爭之地」,於是南渡渭水,屯兵渭南,背水為壘。而諸葛亮則選擇登上五丈原,與司馬懿對峙

之後按《三國志郭淮傳》: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蕩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塹壘未成,蜀兵大至,淮逆擊之。

郭淮認為諸葛亮會渡過渭水,登上北原,建議司馬懿在北原修築塹壘,但眾人都認為由司馬懿在渭南,也就是司馬懿在渭南阻擋在諸葛亮面前,沒有關係,不過司馬懿接受了郭淮的建議。

沒想到塹壘未成,諸葛亮就從五丈原往北,強渡約600米寬的渭水,登上北原,司馬懿沒有大意,他閃了。因為這時間,按照中國軍事傳統的半渡而擊,諸葛亮就輸了,如果司馬懿發力,一擊就能把諸葛亮打殘了

諸葛亮強渡渭水,司馬懿退往武功水以東。

然後按諸葛亮《表》雲:臣遣虎步監孟琰,據武功水東。司馬懿因水長,攻琰營,臣作竹橋,越水射之。橋成馳去。又按諸葛亮《與步騭書》曰:馬冢在武功東十餘裏,有高勢,攻之不便,是以留耳。

諸葛亮從五丈原往東,又強渡武功水,以孟琰抵擋住司馬懿萬人進攻,蜀軍得以在武功水以東站穩腳跟,司馬懿屯兵於地勢較高的馬冢(地圖上很明顯的橢圓形高地)。

司馬懿屯兵高處,閉門自守,進攻不便,故諸葛亮屢次挑戰。至此,諸葛亮控制了渭水和武功水,逐漸佔據戰場主動,施壓司馬懿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我 @大內義興 ,以及我的歷史專欄,人欄兩開花:

修正漢末三國和一些歷史的偏差?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不算是,除非你要把諸葛亮的突然病死和死後的魏楊之爭算進去,否則此戰的過程也顯不出什麼實際問題(當然,如果把晉書的記載算進去,那肯定是錯的。)


想我司馬懿剋日擒孟達,千里突襲破遼東,其徐如林侵略如火!

對面是諸葛亮啊?那我當烏龜吧,打不過打不過……

你說我丟人?老子天下第二打不過第一丟人嗎!


從唯心角度來看,可能是諸葛亮也有覺得自己已經挺不住了,想要試試有生之年能不能還於舊都或者給蜀漢撥開面前的迷霧

大限已至的時候我想應該是有預感和準備了的,曹操的赤壁之戰在我看也是差不多的,估計都是認為自己快死了,看看能不能在死前完成大業

從戰略目標看

五伐是沒有問題的,諸葛亮是軍事家不假,但也不是霍去病那種天生戰神,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是靠自己讀的兵書再一點點的轉為實踐經驗

所以北伐其實也可以看成是諸葛亮軍事能力成長的過程

五伐是沒得選了,如果按照以往的戰略,切斷雍涼蠶食隴右,最後再逼近長安,我估計諸葛亮也自己有預感時間不夠了,那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屯田久駐,伺機吸引曹魏的主力軍出來野戰,但是司馬懿學聰明瞭啊,我打不過我還躲不起嘛?我就不去,送女裝我也不去

那就沒轍了,所以諸葛亮死了就只能退了,換個統帥怕是能被司馬懿勾引出去,單一的軍事家或者將軍政治家,是永遠玩不過諸葛亮司馬懿這種政治家+軍事家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