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只注重意境不注重韵律的表达形式和散文的区分度不高,它会在不远的将来被淘汰吗?


于坚:诗持存著最后的神性,上帝死了,诗还在

(图文无关)小冰诗集只是一个语言游戏而已。只是担心此事后面的世界观,一切都交给未来、技术。(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6月15日《南方周末》)

人生而向死而生,要如何去死,宗教回答这个问题,诗也是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技术不回答,它是彻底的玩世不恭的游戏。

最近,一部被命名为「小冰」的机器人写的诗集出版上市。微软的设计者寄了些作品给我看,并告诉我「小冰」是用100个小时时间,「学习」自1920年代以来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所有作品,并进行了多达10000次迭代后完成的。

我的印象是,这部诗集提供了一本不好的诗的范例。冷酷、无心,修辞的空转,东一句西一句随意组合,意象缺乏内在逻辑,软语浮词,令人生厌的油腔滑调,原材料来自平庸之句。这个软体对诗的理解是电视台诗歌朗诵会的水平。这个软体设计不出灵性,设计不了「诗成泣鬼神」。

机器人还有一点无法模仿,就是语感。机器人好像是一种翻译,它失去了来自诗人生命的语感。就像电脑设计的汉字,与手写的汉字不同,没有书写者个人的手感。语感是现代诗的最重要的东西。现代诗不像古诗由于韵律、字数的限制,诗人个人的语感被阉割,拘囿于格律。现代诗不是没有韵律,它的韵律来自一种由私人生命的呼吸节奏产生的语感、口气,就像笔上手后产生的来自作者身体运动导致的轻重缓急。某种蓝调式样的即兴式的韵律,这是现代诗的魅力之一。现代诗是语言的解放,它也解放了人的个性,坏的诗都有某种机器人诗的风格,没有灵性。保持灵性,是人最古老的事业,孔子教导,仁者人也,仁就是一种灵性,一种超越性。本雅明所谓的「灵光消逝」,其实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最深刻的担忧,人永远害怕灵光消逝,被物奴役,重返物的黑暗。人总是要问「彼何人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何处去」。

阿尔法围棋与写诗的机器人不同,阿尔法之所以无敌,是因为围棋有边界、数、游戏规则的限制,围棋有灵性但主要靠机心,机器人抓住了这一点。但诗没有,现代诗怎么分行都行,只要招魂,现代诗其实是一种伟大的后退,它使语言回到了原始的招魂时代。「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足之蹈之,诸神到场,将招魂过程中最有魅力的呓语记录下来,以期再次「诗可群」,这就是文。《楚辞》就是这种东西,师法造化,诗是一种语言之祭。文明,以文照亮,是后来律化,诗就开始规范拘束了。在上世纪初,生命已经被陈词滥调遮蔽、窒息著了,所以新诗诞生。现代诗重返语言的荒野,诗要再次解放生命。

小冰诗集只是一个语言游戏而已。我担忧的只是此事后面的世界观,一切都交给未来、技术。将最古老的诗祭也交给机器,你几千年的祭有什么了不起?我100个小时就可以搞定。

在老中国的世界里,这些不是不会,而是不为,所谓非礼勿视,居敬,对天地神人怀著敬畏之心。《庄子·天地篇》有言:「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我曾经在西安的博物馆看到秦人制作的工具,类似游标卡尺的东西那时候就出现了,但后来消失了。中国文明不是落后,而是世界观决定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不是像其他文明那样无休无止地尝试一切。非礼勿视,不是封闭,而是居敬。也许这个机心无所不在的世界最终有能力虚拟出上帝,李白、杜甫、自己的母亲、兄弟姐妹其实都可以虚拟出来,但是人的道、德性、礼、敬畏……之心禁止这么做。许多技术在远古半途而废,因为那时代的人们意识到无德的后果,德被重视,乃是先知对人的生存经验的总结,没有超越性的技术最终将令人失去人之道。德需要宗教式的居敬、敬畏、慎独、自我节制。技术无德、不仁,技术是无限的,技术比德更有诱惑力,它满足欲望,欲望也是无限的。

技术空前发达的人类今天死得还不够吗?从前的人死在鸟语花香的故乡,今天的人死在塞满医疗设备的医院,临终都不知道为何会死,郁郁而终。人生而向死而生,要如何去死,宗教回答这个问题,诗也是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技术不回答,它是彻底的玩世不恭的游戏。人的未来不过是自己将自己异化为机器人的奴隶,小冰其实是潘多拉盒子里的一员。这件事暴露的是占有、量化、将一切都纳入控制系统的野心,在这种野心后面,随之而至的并非人的解放而是人的异化。我们现在不是已经被不断地升级换代的手机天天驱赶吗?今天,一个正常人如果不跟著苹果公司升级换代,就意味著他或她不存在。

它们会成功吗?这要看人类几千年通过语言创造的文明史、生命经验、记忆……深厚、强大、坚固到何种地步。那个有无相生、阴阳变易、晦暗不明、不确定的旧世界毕竟诞生过那样具有魅力、灵光、令生命充满意义、美感的人生。诗持存著最后的神性,上帝死了,诗还在,诗比上帝更古老。如果诗也死了,仁者人也,那个局面不过是人不再是超越性的仁者,未来不过是重返物的黑暗狂欢。诗将只是发生在遥远的黄金时代吗?诗将死于我自己的时代吗?机器人开始在古老的诗国写诗,机器人开始在古老的棋盘上下棋。其实不是什么好消息,「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叶芝),最终人们将发现,它并不美。

作者简介:于坚教授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30位作家之一,本世纪中国十大诗人之一。作品已译为多国文字、选入国内多种初中、高中和大学教材,创作成就已专章或专节写入中国当代文学史。评论家认为,他是中国少数能表达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诗人和作家。于坚的写作持续四十年。1986年,组诗《尚义街6号》在《诗刊》头条发表,引领20世纪80年代新诗的口语化潮流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神性化写作而成名,被视为「第三代诗歌」代表性诗人之一、「新散文」代表作家之一,散文、小说、诗学理论以及摄影作品都极有影响。作品有《于坚集》五卷,《于坚随笔集》四卷等二十余种。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台湾《联合报》14届诗歌奖、《人民文学》散文奖和非虚构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等20多种文学奖,并获2011年由德国亚非拉文学作品推广协会主办的「感受世界」第十届「亚非拉优秀文学作品评选」第一名。纪录片《碧色车站》入围2004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银狼奖」。(云南师范大学官网)

原文链接:

南方周末?

www.infzm.com


emmmm我觉得现代诗只是我们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的现代诗,就像古体诗也是那个时代的人的现代诗一样。

其发展命运应当是具有相似性的吧。


不远的将来

反正你会被淘汰

现代诗不会

你多大?

我今年27

我会生两个孩子

我的两个孩子会生两个孩子

你知道

就这样一代代传

我都会把现代诗当做族谱、祖训、家谱、传家宝传承下去

我发誓!!!!!!!!!!!!!!!!!!!!!!!!!!!!!!!!!!!!!!!!!!!!!!!!!!!!!!!!!!!!!!!!!!!!!!!!!!!!!!!!!!!!!!!!!!!!!!!!!!!!!!!!!!!!!!!!!!!!!!!!!!!!!!!!!!!!!!!!!!!!!!!!!!!!!!!!!!!!!!!!!!!!!!!!!!!!!!!!!!!!!!!!!!!!!!!!!!!!!!!!!!!!!!!!!!!!!!!!!!!

所以不会淘汰哦~~哼哼哼

你说的根本不对

你根本不懂现代诗

我告诉你,现代诗注重韵律,他是可以被歌唱、传颂的,必定有韵律

我写诗写著写著还要读读,来反查够不够好,就是为了讲究韵律!!

灵动的旋律

现代诗和散文不同!!!

我也懒得说了


那代替现代诗而成为人类整体心灵意象寄托的是什么?古诗卷土重来还是散文大行其道?我们需要一个格式来寄托自己的感受,不论它与别的格式相似与否。

古诗固然拘泥格式,但它依然在我们的历史中坚持了许久,因为它是史上的文学家和诗人们共同信仰的对象。而今纵然现代诗有再巨大的缺陷,只要不是腐朽至极,外加出现一个更为完美的格式,它就不可能被代替。况且鉴于目前的根本文化习惯和传媒方式没有更换的意思,这个环境还暂时不可能改变。

2020年前来做自我批判。

「人类整体心灵意象寄托」,这个帽子未免过于高尚。目前在我看来,互联网的现代性短促写作更能够满足诗歌带来的思辨,而谈到美感,真要读诗的人品评无作者无定式、随意蔓延的互联网文学创作,得到的酩酊大醉感并不会比纸质书差,反而更能品出一种诗经般的萍水感。至于那些指控互联网削弱深度阅读的,我只能说:既然您也认为诗歌是关乎人类心灵的伟大东西,那么,自己要读诗的人还是读诗,自己不会读诗的人还是不愿读诗,这于新格式毫无影响。

现代诗自胡适之《尝试集》发展至今,已有百年;这点时间足够一样事物成为永恒的伟大,也够一样事物加速发展到顶点而后散落唯余一地的狼藉。纯美感论,纯「灯泡」论,固然是柏拉图式理想的美好形象;但在目前的现代诗坛(在比较容易被外人看见的部分),缺乏思辨,唯余文字玩弄和对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风靡中国的自由主义的鼓吹,这些现象则更需要我们去忧思。「诗人」这两个字之下,遮蔽了不少对意识形态毫无调控作用,于纯粹的文学技法上,也没有足以丰富汉语的器量的酸腐人士。尽管令人激赏的,麦地果园的「中国声音」依然存在,但不可否认地,我们所认识的这个百年以来的现代诗形式,正在走向式微。


谢邀,这问题我有点摸不著头脑,如果说按照大小众来区分,很小众的东西就是被淘汰,那现代诗早就淘汰了。如果是按照全中文世界再没有人写现代诗来做淘汰的基准点的话,那基本上就遥遥无期了,除非语言上有什么变动。

然而我也不认同题主说的,现代诗和散文区分度不高,这种说法太偏激了。


未来一切都有可能。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但是,如你所说「现代诗只讲意境,不讲韵律」「和散文区分度不高」,这两者绝对不会是被淘汰的理由。

准确来说,这两者是偏见的。

现代诗,最本质的,是在讲语言美学,比小说、散文等所有文体都注重文本语言。意境是它的呈现功能之一,但不是要素。

语言美学体现在结构、节奏、逻辑上。节奏也是一种韵律,但不是以押韵的方式呈现。

与散文的区分?跳动、文本节制、表现手法等等,我觉得多少有些功底的人都不会这么说。

这个问题对现代诗太多的偏见了,没办法心平气和交流点什么。就这样吧。


首先题目说「现代诗」,略显不严谨。

「诗歌」「现代诗」「现代诗歌」「当代诗」「新诗」「诗」的概念,其实都有分别。。。

题主想表达的应该是「目前用现代汉语写作的诗未来会不会被淘汰?」,我的回答是「不可能,不会」。

题主认为现代诗没有韵律和散文区别不大,那么请问古体诗不注重韵律,它和古文(尤其骈体文)的区分度也不大,那么古体诗被淘汰了吗?

汉代汉语不同于古汉语,新诗于现代汉语而言,就像古诗于古汉语。


可能会有另一种文学常识的兴起,但不会完全消失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