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奶,又叫「乳腺管堵塞」、「乳汁淤积」,是指因为各种原因乳汁长时间没有及时有效排出,淤积在乳腺管某个部位,乳汁越积越多,妈妈突然感觉出现乳房硬块,多数情况下都会伴有乳房局部疼痛,可能还有局部发红,但还没有出现发烧等其他表现。

堵奶的原因有哪些?

1、乳汁移出不良

最常见原因是宝宝的衔乳姿势不正确,或妈妈一直只用一个哺乳姿势(比如有妈妈一直是躺喂宝宝,就容易出现被压在下侧的乳腺管引流不良而出现堵奶)。

2、乳汁过度分泌

乳汁过量分泌的妈妈最容易发生堵奶问题,而且经常反复堵奶。乳汁过多的妈妈平时避免过度排空乳房。

3、突然减少哺乳

妈妈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按原来的哺乳频率来哺乳,乳房太涨又没有及时排出一些乳汁就可能导致堵奶发生。

4、妈妈饮食太油腻

妈妈进食太多油腻的食物后,会改变乳汁中脂肪成分的构成比,乳汁可能会变得粘稠,容易在乳腺管中形成淤积。妈妈要避免进食油腻的食物。

5、乳房受压

内衣过紧,或乳房被背包的带子勒住,或者妈妈睡觉压到、被大宝宝宝踢到等都可能导致堵奶。

我曾经遇到一位妈妈去做背部按摩,趴了40分钟就发生堵奶了。

6、悬崖式断奶

妈妈决定不喂奶了,突然就完全不喂宝宝了,乳房很涨也没有排出少量乳汁,硬生生想把乳汁憋回去,这样也很容易发生堵奶,所以离乳切忌悬崖式,而是要循序渐进的进行。

7、妈妈疲劳或心理压力大

如果妈妈很疲劳,又有很大的精神压力,很容易发生堵奶。

8、乳腺管受损伤

妈妈曾经遭遇反复暴力通乳、乳房按摩可能会造成乳腺管受损伤,乳腺管壁毛躁,可能是反复堵奶的一个原因。

堵奶了怎么办?

堵奶了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刺激奶阵产生,利用乳汁喷射时的压力疏通堵塞部位。

在家里自救

适用时机:妈妈刚刚发现有硬块,无全身不适症状、无高热,可以考虑在家里自救,方法:

1.改善宝宝衔乳姿势,确保宝宝能够有效移出乳汁

可以宝宝下巴对著硬块的方向吸

也可以宝宝边吸妈妈边轻柔按摩硬块(别忘了哺乳三部曲

2、增加喂奶次数

在确保宝宝衔乳姿势正确的前提下,堵奶的患侧乳房频繁哺乳,大概2-3小时一次,每次哺乳都优先排空患侧乳房。

如果患侧因为乳汁减少宝宝不愿意吸,可以先吸吮对侧乳房刺激出奶阵后迅速换到患侧让宝宝吃。

3、哺乳前温热敷3-5分钟,有利于刺激奶阵,让乳汁流出。

4、在充分哺乳后如果还有硬块,可以冰敷或卷心菜敷乳房硬块处。

5、在充分哺乳后如果还有硬块,可以妈妈或家人手挤奶刺激奶阵产生,让乳汁移出。

请注意是请家人帮忙手挤奶,而不是让老公吸,因为吸吮方式不对,成人是吸不出大量乳汁的。

妈妈一边洗热水澡一遍手挤奶是一个很好的刺激奶阵产生的方法。因为妈妈很放松,且有热水在背部淋浴,很容易就奶水哗哗地流。

6、如果妈妈觉得疼痛难忍,可以服用哺乳期安全的止痛药,比如对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

7、妈妈要多休息,尽量放松,不要有太大精神压力。

求助专业人士

妈妈在家用正确的方法自救24-48小时,硬块没有缩小,疼痛没有减轻,在不方便外出的情况可以求助线上咨询母乳指导。

公众号「马蕾哺育线上咨询团队」已为几千位妈妈提供线上咨询服务,解决堵奶问题几百例,通过线上咨询成功率非常高。

48小时仍无缓解,或者出现发烧、疼痛加重等情况,需要及时求助于医生。

因为有可能乳房已经出现了乳腺炎或其它性质的包块。医生可以根据乳房B超来初步诊断。

如何预防堵奶?

「文中提到的八条可能导致堵奶的原因请尽量避免」

【关于补充卵磷脂胶囊是否有效】

有人推荐反复堵奶的妈妈可以口服补充卵磷脂,因为理论上其可能会改变乳汁的稠度,从而使乳汁不容易堵塞乳管。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

美国FDA未管控卵磷脂补充剂,因此使用时应谨慎。尚未研究过母亲应用卵磷脂补充剂对母乳喂养的婴儿的影响,但似乎不大可能出现问题(来自LactMed中的记录)。

加拿大母乳喂养基金会建议预防复发性乳汁淤积的哺乳期妈妈,每次口服1200mg/次,4次/天。如果情况在1-2周内得到改善或解决,可以考虑将剂量降低至1200mg/天。

一不小心又写了那么多,希望对各位妈妈有用,准妈妈也可以提前学起来。

参考资料

http://www.uptodate.com (母乳喂养和断奶的常见问题)

Handout#24.Miscellaneous treatments,Canadian Breastfeeding Foundation, January 2005. Written by Jack Newman, MD, FRCPC ? 2005.

原创文章 严禁转载


谢邀。我给孩子哺乳到2岁7个月自然离乳,在孩子还没有添加辅食前,全母乳喂养,连水都没有怎么给娃喝过,家里连勺子奶瓶都是束之高阁的。对于堵奶,我经历了好多次,几乎每次都是39度以上的高烧,按照个人经验将原因和解决办法梳理了下,跟大家共同讨论分享。

1、堵奶的原因(仅仅是我个人曾经历过的)

A、妈妈饮食过于油腻。

哺乳期一方面确实消耗比较大,一个人吃,两人造,不知不觉就会摄入比较多。另一方面带孩子劳累,再加上我本来就是吃货(深层次的原因),胃口也很好,喜肉食。尤其在喝了油腻的浑汤之类的,很容易发生堵奶。

B、乳房受到外力的挤压。

有那么两次,娃在怀里一边吃著奶,一边用小眼神各种撩我,母女二人正情到深处不能自已,突然一个飞脚踹到乳房上。顿时我就叫出了声,夜里就开始发烧,摸著总觉得乳房里面有块。

C、喂奶时间不规律。

有一次因为好朋友婚礼,必须得出席,就放飞心情,把娃放家里,想著两个小时应该是可以的。后来婚礼上又遇到很多朋友,多聊了几句,回家迟了点。走路上就感到胸胀的快要爆炸了(此时多么希望C杯变平胸啊),一路上备受折磨,回家赶紧找娃解救。晚上果然堵奶了,高烧到怀疑人生。

D、两侧乳房喂奶频率不一致

母乳的妈妈可能都有这个经验,孩子总是喜欢一侧乳房,导致两侧乳房一大一小。或者夜里孩子睡了,自己也累了,懒得给孩子换到另一侧乳房,导致一侧劳累一夜,另一侧一直无所事事。累的累死,耍的耍死,当然是要出问题的。再次验证了用进废退原则:喂奶频率高的一侧乳房产奶越来越多,并且乳腺管变粗;另一侧乳房产奶越来越少,乳腺管变细。

大家猜一猜,那一侧容易堵呢?当然是辛苦干活的这一侧啦,活干的越多,犯的错越多了。喂奶频率高的一侧很容易堵奶。

2、堵奶了如何解决?(仅限于我个人已经实践过的)

A、娃是最好的专业人士、娃是最好的专业人士、娃是最好的专业人士。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让娃多吸,大约一两天可以缓解,乳房里的硬块在三四天就彻底消失了。这个办法屡试不爽,在我母乳的两年7个月里,每一次堵奶都是娃给治愈的。

闺蜜曾经问我,根据网上的一些观点,堵奶以后,娃吃奶是否应该鼻尖对著堵奶的地方?对这一点,我个人经验是否定的。因为堵奶的方位可以是乳房的360度,但娃吃奶的姿势、鼻尖扫描的方位未必能达到360度,难道要根据堵奶方位,来变换姿势,即使可以,也很难受。反正我无论哪个角度堵奶,娃都以我们母女哺乳舒服和喜欢的姿势解决了。

B、辅助措施

可以用冰箱冷藏的卷芯菜、土豆片啥的,只要是片状的都可以冷敷乳房,热胀冷缩原理啊,减少痛苦,配合娃的吮吸,很快就解决了。当然也有朋友问过,热敷效果怎么样?第一次堵奶,没有经验,婆婆就是用热毛巾给我热敷,哎呀呀,效果真的让我痛不欲生,乳房胀痛的整个人都要疯了。(这里仅限个人经验的分享啊)。

C、发烧怎么办?

妈妈发烧,娃的还是要吃的,不能饿肚子啊,妈妈一定要服用对宝宝安全的药物。

咨询过医生,可以喝对对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来退烧。这两种退烧药本来就是宝宝可以安全服用的。那么妈妈发烧,服用以后,经过身体的排泄,再哺乳,对宝宝的影响很小。

同时我还服用蒲公英水(是春天去郊外自行采集晒干以后煮水喝,后来发现药店有蒲公英颗粒,更是方便。),百度到的:蒲公英颗粒具有清热消炎,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疖肿,乳腺炎。

其他药物请咨询专业医生。

以上是我个人的经验,共网友参考,请谨慎借鉴。

母乳期妈妈是跟孩子难得的一段亲密时光,为母乳妈妈加油!


简单在说原因可能有几个:气血不足、饮食油腻、喂养次数少等。


我之前也是这样的,生理期涨奶堵的要命,然后没办法,找通乳师通了5次。之后就是夜晚堵奶,又涨又疼,刚好在月子中心,那边的医生让我不要喝肉汤了,大量喝菜汤,大量喝水,奶涨的时候用吸奶器吸出来,排空,用冰镇的土豆片敷20分钟(因为我那阵已经堵的乳腺水肿了),就这样每天一次,大概三天,有好转,慢慢一点一点加肉汤,常备冰镇土豆片,谁用谁知道。

出月子中心以后,家里人怕没奶,又开始各种鸡汤猪蹄汤鸽子汤一大堆,顿顿喝,结果又堵了!!让娃就吸,可劲吸,发现崽吸的比吸奶器好用,吸吸就不堵了,但是依然减少肉汤的摄入,大量喝水,每天3-4升,挺有用。


堵奶即时疏通很重要,让乳房处在良性循环的状态,减少疼痛!

同时也要找到堵奶的原因,避免反复多次堵奶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