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城市内禁止鸣笛,大家也都觉得鸣笛不好,不礼貌,那为什么还要给汽车装喇叭呢?直接去掉不就行了。

前几天看一些采访在中国的外国人的视频,聊了一些中外差异,有很多外国人都在说,中国对开车鸣笛的容忍性很高,欧美国家的人会对鸣笛很愤怒,会大声呵斥,甚至产生肢体冲突,所以突然就产生了个想法,既然那么反感,为什么还要留著它呢,直接去掉不就行了,然后就随手发了个问题。


能不能过过脑子再问问题


你应该没开过车吧


城市内禁止鸣笛是正常情况下不能鸣笛,但是特殊场景(不限于我提到的情形)比如前方行人或者车辆对自己后方路况不清晰的时候(如行人在车道绿灯时还停留在人行道看手机),就可以适当鸣笛(总不能下车喊吧O(∩_∩)O)。用官方的话就是: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根据需要和规定发出必需的音响信号,警告行人和引起其他车辆注意,保证交通安全,同时还用于催行与传递信号。

另外汽车装配是标准化流程化(不单指生产流程也指国家规定)的,不可能这个城市禁止鸣笛那么卖到这个城市的汽车就特殊化不装喇叭了,首先还得单独开一条生产流程不现实,其次过不了国家检验。

最后就是,也是为了给你跨城乡野外驾驶时有喇叭使用,不然这车的实用性也太低了。


汽车远光灯那么讨厌,为什么还要安装远光灯呢?

凡是有利必有弊,弊大于利就有存在的意义。城市里禁止鸣笛那是因为是人口密集区,防止打扰到人们的休息

鸣笛,有时候是可以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在驾考的时候,在一些特殊情境下是需要鸣笛的

科目三考试,起步鸣笛,交通法规规定的,主要是警示附近车辆行人,你要准备起步了。

在行驶到山路弯道,看不清对面弯道路况的情况下,这个时候是需要鸣笛提醒的,给双方车道来的车子一个提醒,山道弯急,对面有车过来,减速慢行,防止意外的发生

行驶在没有交通标识的十字路口,也是需要鸣笛,你要是一眼能看到十字路口两条路的情况下,鸣不鸣笛意义不大,要是看不到另外一条路的情况下,鸣笛就很重要了,能够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

在国道或者路况比较好的县道乡道的时候车速一般都比较快,道路两边会有很多小路,小路上也许会出现行人或者非机动车,机动车,这个时候鸣笛可以提醒正在路边或者正在准备驶入主路的人和车一个预警,避免悲剧的发生

汽车鸣笛的主要作用是预防事故的发生,提前预警,


开车鸣笛是不好,但是碰到绿灯亮了前车死都不走,任凭你怎么闪灯。前方一个同行电单车慢悠悠的占著车道就是不靠边。行人谈笑风生就是不看来车方向直接横穿马路,高速上一部车忽然转方向准备插进你的车道把你的行车路线压缩得死死的。。。。。这些情况,鸣笛也许就意味著少发生一起车祸


既然大家都觉得口罩带著闷,为什么还要带著/发明口罩呢?

既然大家都看到开车每年都发生那么多惨剧,为什么还要允许开车呢?

既然大家都觉得爆胎容易车毁人亡,为什么不换成实心胎呢?

既然大家都觉得远光狗可恶,为什么不取消远光灯呢?

......

同类问题还可以数上百个


城市外面也有路也有车。。。


喇叭这东西,可以不按不能没有,谁还没有个万一呢


既然问的问题会引起反感,为什么还要问出来呢?


都知道喝酒对身体不好,为什么不关闭酒厂

都知道开车每年很多事故,为什么不关闭车厂


减少使用,关键时刻有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