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恐懼嗎,恐懼又來源於什麼,錯誤的認知嗎

強迫癥狀和對強迫癥狀的抗拒,這兩個行為本身就是情感需求的表達和滿足。原發的強迫癥狀是無意識行為,是內心被壓抑的情感需求,在以軀體癥狀和思維、行為異常的方式進行表達和獲得滿足。而對強迫癥狀的抗拒既是有意識行為也是無意識行為,有意識的抗拒是認為強迫癥狀是病態和不應該的,需要控制和消除,無意識的抗拒也是內心不滿和怨恨的表達。換一種說法,強迫癥狀既是潛意識獲得表達與滿足的方式,也是人生痛苦的背鍋俠。

強迫症的應對方法,首先是要看到情緒和癥狀的深層涵義,理解和接納癥狀,減少抗拒。在強迫癥狀發作時,試著觀察自己的想法、情緒、身體和行為反應,做一個旁觀者,和想法拉開距離,就像看戲,再感受當下現實,慢慢的就能平靜下來。至於要不要實施強迫行為,這個隨意,因為癥狀爆發的時候,越控制就越痛苦和嚴重。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強迫癥狀,就需要看到並承認自己的情感需求,通過合理與有效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感受和獲得滿足。自己的表達也是需要被傾聽、理解和接納的,不然則會起的反效果,重新打擊和壓抑回去,會更加的痛苦和嚴重。內心的需求主要是指自我存在的價值感:我是重要的,我是被他人認可、接受和喜愛的,甚至是被崇拜與服從的。而這些可以通過豐富知識和精進技能,以及良好的人際交往和溝通方式,而獲得表達和滿足。


你說的對,是恐懼,是對客觀事物的不接納。

主客觀不一致的時候,你是不得不改變客觀適應主觀,還是可以改變主觀適應客觀?你是需要意志控制才能改變主觀接受客觀,還是自然而然不需要努力就能接受一切?


強迫症,抑鬱症,焦慮症,社交恐懼症等神經症,包括一般的煩惱,本質都是一樣的。思維和身體的負面交互作用

以強迫思維為例,某種思維浮現腦海,違背當事者意願,想擺脫,但越想擺脫,這種思維越出現,內心就焦慮恐懼,進而造成身體不適(實際情緒也是一種身體反應)。感覺到難受的情緒,主觀越想擺脫,。。。這是身心的負面交互作用。

一般的煩惱,舉一個學生的例子:晚飯時,想到明天數學老師又要叫自己回答問題,心裡有些焦慮,自己數學很差,站起來回答問題本來就緊張,同學還總是笑話我。想到這裡,感覺胃裡不舒服,平常喜歡吃的菜都不香了。吃過飯,洗碗,聽了聽周杰倫新出的音樂,數學課的事暫時忘了。這種煩惱,也是思維和身體交互產生的。

平常的煩惱和強迫思維不同的地方在於,一個想主觀擺脫引起不適的思維,一個沒有想擺脫這種思維本身(那個學生可能會想,明天老師生病發燒就好了,但他沒想過擺脫引起煩惱的思維)。沒有主觀擺脫的意願,就打破了強迫思維的惡性循環

所以,說它是錯誤的認知也對。

===========================

貼一段我給網友回復的克服強迫症的框架:

需要改變兩個部分,再加上專項練習。

需要改變的,一是如影隨形跟著你的東西,二是在當下怎麼做。

第一部分,我們的認知有一些是不合實際的,比如完美主義,需要徹底糾正;

還有一些歷史性的病灶,比如自己經歷的、或者原生家庭帶來的,身心上的痛苦,需要疏導宣洩。

第二部分,當下怎麼做。可以參考森田療法。需要補充的是,如果做事時比較專心,雜念很少;如果不能專心,可以提醒自己,心思在不在當下,看到的是否清晰,聽到的是否仔細,等等。還要強調的是,盡量不要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不願意做又不得不做的事,要說服自己,認識到必要性,再專心去做。

專項練習,堅持練會有潛移默化的好處:蹲馬步,閉上眼的金雞獨立,冥想,等。

要修改的觀念不僅僅是完美主義,還有不少。其中最重要的是:(說的玄一些)「我」的觀念是派生的,可以說是一種想像,並不真實。這個可以推理分析,也可以實證,當然做到實證,就是很高的修養了。如果只是對付強迫症,做到心胸豁達,專心致志就夠了。


一種強迫類似於內心的道德衝突,某種「不道德」的行為或者潛在慾望、相反,與超我潛意識(道德)衝突,引發的焦慮,而強迫起到的作用是緩解這種焦慮,使其強度不至於突破到意識層面。譬如過年時打碎東西,我們會說「碎碎平安」,類似於這樣的一種「儀式」就是一種緩解焦慮的防禦。

另一種強迫,本質是一種「成癮」,意思是這個強迫癥狀本身,讓自己能夠存在。例如我們在無腦刷刷刷手機的時候,可能就是一種輕微的「成癮」,背後是一種暫時的空虛感,而這種刷刷刷的行為讓我們能夠暫時「存在」。

前者,強迫的背後更多是一種焦慮、恐懼,而強迫癥狀之後通常會緩解這種焦慮和恐懼;後者,作為一種「成癮」,背後更多的是空虛和無目的、無動力,在強迫癥狀之後可能還會感到對於這種強迫行為的厭惡。

兩種性質是一個連續體,並不是截然分開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