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并非一定要两个人一起读,阅读习惯有一个培养的过程,也是宝宝语言学习的过程,刚开始宝宝不一定听得懂,但婴儿是勤奋的学习者,从小开始的,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构建良好的语言系统。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一起读绘本,觉得绘本的字太少,读一本几分钟就够了,没什么意思。在开始阅读初期阶段,就是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在完整的读几遍以后(这点很重要,为保持故事的完整性,必须完整的读一两遍),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并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

《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被很多家长认为是一本超级无聊的绘本,绘本中只有两个人物:鳄鱼和牙医,而且说著相同的话,只有最后一句的一个字不同。现在就以这本书为例,说说怎样和孩子一起读绘本。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图画书作家五味太郎,画面人物形象突出,语言简练,非常适合幼儿的心理,也非常适合孩子阅读。读一遍后,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

首先出场的是鳄鱼,他说:「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去不可。」问问孩子,鳄鱼不想看到的是谁,他为什么又非去不可呢?很多孩子应该都有类似的经历,孩子说出来,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也可以借此安慰孩子。

牙医看到鳄鱼映在门上的影子,也说出了同样的话,牙医为什么不想看到鳄鱼呢?又为什么非去不可呢?这时候父母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这个问题:因为那是牙医的工作,每个人的工作要认真负责的干好。

「啊!」简单的一个字,同时在不同的两个人嘴里发出,鳄鱼怕的是什么?牙医又怕的是什么呢?引导孩子仔细看著绘本,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让孩子学会在看图的过程中找答案。

每个人都需要自己为自己鼓劲哦,问问孩子,他碰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鼓励自己的,是不是也和鳄鱼和牙医那样,鼓励自己要勇敢一点,碰到问题要勇敢一点,事情就没有想像的那么可怕:鳄鱼只是补了补牙齿,牙医也没有被鳄鱼咬。好了,让孩子想想,他们两个为什么不想再见面了呢?要想不再见面,鳄鱼要做些什么呢?

阅读可以是家长读宝宝听,所以从宝宝出生那一刻起,就可以一起阅读。


阅读是越早越好啦


基本上从三个月孩子开始抓东西就可以给孩子玩布书了。这就是最早的亲子阅读。


没有蠢孩子 只有蠢父母


亲子阅读要从孩子多大开始?

1.阅读并没有早晚之分,或者说都是合适的,不用以为你的孩子还小还看不懂。

2.一旦开始就要一直坚持下去,阅读更重要的是养成一个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必然是一个长久积累的过程。

阅读习惯的培养

1.孩子能不能专心的阅读,跟他阅读习惯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2.每天找一个固定的时间拿出来阅读。孩子的习惯不仅仅是出于兴趣,还要靠家长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问题基本上反映出来的都是家长的态度和育儿观念。习惯起初的建立是要靠家长来完成的

3.持之以恒的坚持。建立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你试著读一两次发现孩子没兴趣就放弃了,那么阅读习惯也就很难养成。

如何合理安排每天的阅读量和时间

孩子读绘本的时间,其实是因人而异的,也是因宝宝的年龄而异的。

1.上幼儿园之前,宝宝有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的,阅读的安排就可以更灵活,时间也可以长一些。

2.上幼儿园之后,每天在家就是晚饭后的时间,建议睡前是个最好的时间。可以建立一个「睡前半小时」的阅读时间,提前约定好今天读几本书,读完了就去睡觉。契约精神对孩子也是非常重要的。

3.看书的数量没有一个绝对的指标。比如3岁以下,孩子的阅读特点就是重复阅读,一本书反复读很多遍:等到3岁以上,他的阅读经验丰富了,一本书读上一两遍他就要求换书,那这时候阅读就不能用数量去限制了。

4.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让孩子来挑今天要读的几本书。一方面是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家长不要带太多功利或教育的目标去阅读,让孩子选择让孩子体验阅读的快乐。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