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辅修汉语言文学,哈哈哈,没啥资格回答,蹲著等回答。但是可以说一说我们学了啥。我们学的应该就是比较重要的吧。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古代文学,学了三个学期。我研究生考的学科语文,复试老师问了一个现代文学,一个语言学概论的知识。

至于如何掌握这门课,我觉得我真的无法回答了,只有努力多看了吧。上课的时候老师总是说,你们这群辅修的孩子,讲啥都没看过,我咋子讲嘛,所以我觉得应该需要多看多涉猎。


我读的是汉语言文学(师范),所以规划还蛮清晰的,所有专业课都是为了当教师而做的知识储备。课程包括但不限于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古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 文字学 音韵学 训诂学 修辞学 写作 美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 文学概论

如果你是读和我一样师范专业,那每门都很重要,因为面向的中小学语文虽然浅薄但各门专业课知识都会涉及。

如果你是非师范专业且有考研打算,同样每门课都很重要,因为相比较硕士阶段,学的东西很浅薄但是打底,特别是在你还没有决定未来钻研方向的时候。


我们学校汉语言文学分为师范和创意中文两个方向。

以前觉得古代文学(文学史加作品)和现当代文学(文学史加作品)这两个方向开出来的课很重要。

现在觉得音韵学,文艺学,文献学,民俗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都很重要啊!虽然还没毕业啦!如果你当老师的话,文学史部分大家掌握都是差不多的,区分就在于那些你认为没有用的科目。比如有些文言文,从音韵的角度切入,情感和思想是非常容易跟学生说清楚。

当然,学不学得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狗头]

另外如果你们专业可以开文本分析类的课的话,一定要去!真的很有用。我们学校是没有的,很可惜。


我就读的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新闻学专业在同一个系,所以我的课程偏新媒体化,新闻学概论我都上过。所以我觉得专业必修课你都要读,好好读,多看书多理解书上提出的概论,看多了真的会爱上这个专业!


谢邀。

汉语言文学专业分好几个方向,从我所在的学院情况来看,该专业有师范、秘书学、文学、文字学、创作与编辑、戏剧与影视这几个方向,而我是戏剧与影视方向。

故「哪几门课最重要」这个问题,我并不能准确肯定地回答。因为不同学校不同方向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大一大二时,大家所上的课程相同,均为一些基础课程,如中外古代、现当代文学等。到了大三,课程就渐渐划分出专业方向了。我现在学的课程大多跟影视相关,例如影视编导,剧本写作。其他方向学生的课程与我们不同,像秘书学方向的学生,他们就得学与行政管理的相关知识。重要的其实是显出明确的专业方向性后的相关课程。

至于如何掌握,我能给的回答就是好好听课,期末考试认真复习,努力做好作业,毕竟我自己也没学得多好,大家也是抱著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对待。汉语言文学的课程相对其他专业课程而言并不难,稍微上心一点,就可以过了。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两个小分类,文学方向和语言文字方向,每个方向下面的课程都很重要,没有重点与非重点的分别。义务教育阶段最让人痛心的就是告诉我们重点和非重点的分别,实际在构筑基础知识体系的时候不应有所分别。

或者更准确的说义务教育阶段老师所说的所谓重点是考试的重点,分数分配的重点,离开高中之后就应该掘弃这样的分别,不然一辈子你都会在寻找重点和非重点的过程中迷失,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题外话 请问读书和谈恋爱哪个是重点?请问感情和事业哪个是重点?请问陪伴父母和陪伴孩子哪个是重点?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不能也不要轻易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