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提出「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曾提出「人性本恶」


人性既不善,也不恶。

善和恶,是一种社会思维的产物。自然界不存在善良,还有邪恶这种观念。

就犹如,自然界并不存在一种叫「货币」的东西。

说人性的,往往是思维的一种选择。

用马克思的话说,人性的善良和邪恶,取决于人的「后天」,简单的说,就是社会教育,社会环境影响的。在一般的电影里,杀人狂什么的,总是会有一个可悲的童年,或者受到某种思想的影响。

目前,全球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性恶论」,这主要是因为强势的已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因为「人性本恶」,你才会买赎罪卷啊。

我本人十分的讨厌「人性恶论」。

一个人刚出生,就有罪了?就要救赎了?

我觉得孟子还是很伟大的,不管到底人性到底是恶,还是善良的,你都不能教他作恶。

性善论,是先贤的一种选择,他们选择了相信人性是善良的,而且这样教育人民。

不管人性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想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就不能教他做坏事。

就好比,中东很多恐怖组织,也是从小教育老百姓的呢。

他们教别人制作炸弹,教别人怎么使用枪支,这样的教育,长大会好?

整天教别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都是自私的」,那么这个人长大肯定是一个混蛋。


先秦诸子所讨论的人性的「善」与「恶」,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本性善良或本性邪恶的含义并不相同。

先秦诸子所说的人性善恶,确切的说指的是人性是否具备天然的道德完备性的问题。

简单的说,所谓人性的「至善」,是指人性拥有绝对的先天完备性,即人按照本性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都将获得「最好」的结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所以哪怕我拿刀杀了一百个人,由于我本性的「先天完备」,我这个行为也是合理的、是应当的。

而所谓人性的「至恶」,则是指人性绝对不具有先天完备性的,必须需要后天的人为干预,方可达到最好的结果。哪怕我只是扶老太太过马路,由于我天性的不完备,这种行为也是错的,是不合理的。

在先秦诸子中,道家是主张这种先天完备性的,所以道家提倡「复归自然」,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之所以要「无为「,正是因为「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一切的人为干预都会导致事情偏离最好的结果,因此「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而法家则认为人性是不完备的,人性仅仅是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因此要利用这种本能去制定律法去事无巨细的约束人的行为,通过律法这种人为干预手段来达到更好的结果。

而儒家的观点则处于这两者之间,儒家认为人性是具有完备的「潜力」的,也就是说人性是具有隐性的先天完备性的,而这种完备性则需要通过适度的人为引导——即「教化」激发出来。

孟子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的「本」,即源于此,这种观点与孔子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假设道家认为人性的完备性是1,法家认为人性的完备性是0,那么孔孟学说大概认为人性的完备性是0.6~0.7左右,而荀子则认为人性的完备性大概是0.4~0.3左右。

在荀子看来,人性是并不具有「先天」完备性的,所谓人的本性,不过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是一种机械的生物本能,并不具备「先天」的道德完备性,「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只会「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不会获得好的结果。

但同时,通过教化,人性又可以具备「后天」的道德完备性,因此「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

也就是说,尧舜跟夏桀、盗跖的生下来的天性是一样的,都只具有「饿了吃饭、困了睡觉」的生物本能,而由于尧舜受到了教化,拥有了道德,因此成为了圣人,而夏桀盗跖没有受到教化,因此渐渐变成了残暴的人。

这便是孟子性善与荀子性恶的涵义所在。

而按照现代的观点来看,所谓「道德的」,往往是归属于「社会属性」的,而所谓「天性的」,则往往是归属于「生物属性」的,两者并不统一。

举个例子,按照人的天性,应当是饿了就吃饭,但由于我们在进入农耕文明之后,农作物一年只有一两次的收获时机、每次的收获需要支撑我们食用很长时间,因此我们不得不开始有计划的饮食,于是我们通过后天习得获得了一日三餐的习惯,没到饭点,即便是饿了,也要忍著。

由此可见,人性确实是本恶的,是不具备先天道德完备性的。


孟子说到了「才」,程子通过解释孟子的话,构建自己的学说。气是用清浊来描述,才用贤愚来描述,气清则才贤,气浊则才愚。清浊是气的属性,才不是气的属性。

孟子想强调的是,人人都有达到善的可能性,恶行不代表人性就是恶的。

但是程子区分了气性和理性,提出恶行确实不代表人性就是恶的,但是也不能否定也有浊气的存在。在这里就可以看出中国哲学家通过重新解释经典,来建构学说的方式。

这是要避免一种决定论。你看到人做恶行,就说他性恶,好像人性中有一个内容,纯恶,表现出来也就是恶。大程讲,不是人性中元有善恶两物相对,气也不等于恶。而且,气浊也不等于恶。恶行不代表某人的本性就是恶的。气质浊也不能封锁某人从善的可能性。

《中庸》里面讲: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那其实跟人后天修为,努力向善是一个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善恶的意思也不仅限于道德哲学。比如电脑是学习好工具,虽然我们也可以说这个电脑是「善」的,但是这里的「善」就不道德意义上的善行恶行意义上的善了。在此,「善」和「好」没有什么不同,都可理解为「有益的」。


性,有性质、本质的意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人有性,谓之人性。天也有性,谓之道。性怎么可能有两个?本性,习性,是相合的一个东西,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表现。就类似于西方说的「自我、本我、超我」,其实只有一个我,三个都是我,但仅仅是我的三种反应,不存在三个我,这三个是三种反应而已,都发生在我身上。

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说的善恶,不是我们说的善良和邪恶,而是「是非」「好坏」的意思,就是哪个对哪个错的意思。孟子说「善恶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良知,就是知道「是非」,知道「善恶」,知道哪个对哪个错,内心对事物的价值有所正确的衡量。私欲,就是对事物的价值具有错误的衡量和衡量标准。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天性,是天生的,也就是说,对事物「好坏」「是非」的衡量判断本身存在于我们内心,我们不用学习也知道什么好什么坏。

王阳明这种学说,实际孟子很早就说过,两个人说来说去就是告诉我们一件事:是非(好坏)之心与生俱来,人们自己的内心自带判断是非好坏的能力,只不过有了私欲,就会收到蒙蔽,做出昧良知的表现。

道家也有相似的说法。就是道家提倡的「性朴论」。比如,杨朱认为:人性本身是质朴的,无所谓善恶。总体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而自利,但内心深处也有先人后己的一面,各种各样的性质交织在一起,视情境而发生改变,或表现为这样,或表现为那样。重要的是它可以加工和塑造。虽然人性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利为目标,但不能说它是恶的;虽然人性中有先人后己的一面,但不能说它是善。总的来说,人的本性、原始的性是自然而然的,不能用社会公德善恶观念来衡量。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原始的性非善非恶,纯属自然,能用社会公德善恶观念衡量的,是人受社会影响后表现出的性。


人的自性,本善,有著无限的爱和光明,

后天,意识主导,与自性失联,膨胀贪婪的小我,可能会作恶,或者个人潜意识,未疗愈的部分,未被看见,在愤怒,在挣扎,产生破坏


人性本善,你犯罪了就是不可饶恕的叛徒。

人性本恶,你犯罪了赶紧去请律师吧,这是你的权利。

相信「人性本善」的人,更不宽容一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