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提出「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曾提出「人性本惡」


人性既不善,也不惡。

善和惡,是一種社會思維的產物。自然界不存在善良,還有邪惡這種觀念。

就猶如,自然界並不存在一種叫「貨幣」的東西。

說人性的,往往是思維的一種選擇。

用馬克思的話說,人性的善良和邪惡,取決於人的「後天」,簡單的說,就是社會教育,社會環境影響的。在一般的電影裏,殺人狂什麼的,總是會有一個可悲的童年,或者受到某種思想的影響。

目前,全球的主流意識形態,是「性惡論」,這主要是因為強勢的已基督教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因為「人性本惡」,你才會買贖罪卷啊。

我本人十分的討厭「人性惡論」。

一個人剛出生,就有罪了?就要救贖了?

我覺得孟子還是很偉大的,不管到底人性到底是惡,還是善良的,你都不能教他作惡。

性善論,是先賢的一種選擇,他們選擇了相信人性是善良的,而且這樣教育人民。

不管人性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想要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就不能教他做壞事。

就好比,中東很多恐怖組織,也是從小教育老百姓的呢。

他們教別人製作炸彈,教別人怎麼使用槍支,這樣的教育,長大會好?

整天教別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都是自私的」,那麼這個人長大肯定是一個混蛋。


先秦諸子所討論的人性的「善」與「惡」,與我們現在所說的本性善良或本性邪惡的含義並不相同。

先秦諸子所說的人性善惡,確切的說指的是人性是否具備天然的道德完備性的問題。

簡單的說,所謂人性的「至善」,是指人性擁有絕對的先天完備性,即人按照本性所做出的一切行為,都將獲得「最好」的結果,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切都是命運最好的安排」,所以哪怕我拿刀殺了一百個人,由於我本性的「先天完備」,我這個行為也是合理的、是應當的。

而所謂人性的「至惡」,則是指人性絕對不具有先天完備性的,必須需要後天的人為幹預,方可達到最好的結果。哪怕我只是扶老太太過馬路,由於我天性的不完備,這種行為也是錯的,是不合理的。

在先秦諸子中,道家是主張這種先天完備性的,所以道家提倡「復歸自然」,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之所以要「無為「,正是因為「一切都是命運最好的安排」,因此在這一過程中一切的人為幹預都會導致事情偏離最好的結果,因此「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而法家則認為人性是不完備的,人性僅僅是具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因此要利用這種本能去制定律法去事無巨細的約束人的行為,通過律法這種人為幹預手段來達到更好的結果。

而儒家的觀點則處於這兩者之間,儒家認為人性是具有完備的「潛力」的,也就是說人性是具有隱性的先天完備性的,而這種完備性則需要通過適度的人為引導——即「教化」激發出來。

孟子所謂「人之初,性本善」的「本」,即源於此,這種觀點與孔子是一脈相承的。

我們假設道家認為人性的完備性是1,法家認為人性的完備性是0,那麼孔孟學說大概認為人性的完備性是0.6~0.7左右,而荀子則認為人性的完備性大概是0.4~0.3左右。

在荀子看來,人性是並不具有「先天」完備性的,所謂人的本性,不過是「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是一種機械的生物本能,並不具備「先天」的道德完備性,「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只會「必出於爭奪,合於犯紛亂理而歸於暴」,不會獲得好的結果。

但同時,通過教化,人性又可以具備「後天」的道德完備性,因此「堯舜之與桀蹠,其性一也,君子之與小人,其性一也」。

也就是說,堯舜跟夏桀、盜跖的生下來的天性是一樣的,都只具有「餓了喫飯、困了睡覺」的生物本能,而由於堯舜受到了教化,擁有了道德,因此成為了聖人,而夏桀盜跖沒有受到教化,因此漸漸變成了殘暴的人。

這便是孟子性善與荀子性惡的涵義所在。

而按照現代的觀點來看,所謂「道德的」,往往是歸屬於「社會屬性」的,而所謂「天性的」,則往往是歸屬於「生物屬性」的,兩者並不統一。

舉個例子,按照人的天性,應當是餓了就喫飯,但由於我們在進入農耕文明之後,農作物一年只有一兩次的收穫時機、每次的收穫需要支撐我們食用很長時間,因此我們不得不開始有計劃的飲食,於是我們通過後天習得獲得了一日三餐的習慣,沒到飯點,即便是餓了,也要忍著。

由此可見,人性確實是本惡的,是不具備先天道德完備性的。


孟子說到了「才」,程子通過解釋孟子的話,構建自己的學說。氣是用清濁來描述,才用賢愚來描述,氣清則才賢,氣濁則才愚。清濁是氣的屬性,纔不是氣的屬性。

孟子想強調的是,人人都有達到善的可能性,惡行不代表人性就是惡的。

但是程子區分了氣性和理性,提出惡行確實不代表人性就是惡的,但是也不能否定也有濁氣的存在。在這裡就可以看出中國哲學家通過重新解釋經典,來建構學說的方式。

這是要避免一種決定論。你看到人做惡行,就說他性惡,好像人性中有一個內容,純惡,表現出來也就是惡。大程講,不是人性中元有善惡兩物相對,氣也不等於惡。而且,氣濁也不等於惡。惡行不代表某人的本性就是惡的。氣質濁也不能封鎖某人從善的可能性。

《中庸》裡面講: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那其實跟人後天修為,努力向善是一個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善惡的意思也不僅限於道德哲學。比如電腦是學習好工具,雖然我們也可以說這個電腦是「善」的,但是這裡的「善」就不道德意義上的善行惡行意義上的善了。在此,「善」和「好」沒有什麼不同,都可理解為「有益的」。


性,有性質、本質的意思。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人有性,謂之人性。天也有性,謂之道。性怎麼可能有兩個?本性,習性,是相合的一個東西,是同一個東西的不同表現。就類似於西方說的「自我、本我、超我」,其實只有一個我,三個都是我,但僅僅是我的三種反應,不存在三個我,這三個是三種反應而已,都發生在我身上。

所謂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說的善惡,不是我們說的善良和邪惡,而是「是非」「好壞」的意思,就是哪個對哪個錯的意思。孟子說「善惡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良知,就是知道「是非」,知道「善惡」,知道哪個對哪個錯,內心對事物的價值有所正確的衡量。私慾,就是對事物的價值具有錯誤的衡量和衡量標準。王陽明認為良知就是天性,是天生的,也就是說,對事物「好壞」「是非」的衡量判斷本身存在於我們內心,我們不用學習也知道什麼好什麼壞。

王陽明這種學說,實際孟子很早就說過,兩個人說來說去就是告訴我們一件事:是非(好壞)之心與生俱來,人們自己的內心自帶判斷是非好壞的能力,只不過有了私慾,就會收到矇蔽,做出昧良知的表現。

道家也有相似的說法。就是道家提倡的「性樸論」。比如,楊朱認為:人性本身是質樸的,無所謂善惡。總體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而自利,但內心深處也有先人後己的一面,各種各樣的性質交織在一起,視情境而發生改變,或表現為這樣,或表現為那樣。重要的是它可以加工和塑造。雖然人性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利為目標,但不能說它是惡的;雖然人性中有先人後己的一面,但不能說它是善。總的來說,人的本性、原始的性是自然而然的,不能用社會公德善惡觀念來衡量。也就是說,人的本性、原始的性非善非惡,純屬自然,能用社會公德善惡觀念衡量的,是人受社會影響後表現出的性。


人的自性,本善,有著無限的愛和光明,

後天,意識主導,與自性失聯,膨脹貪婪的小我,可能會作惡,或者個人潛意識,未療愈的部分,未被看見,在憤怒,在掙扎,產生破壞


人性本善,你犯罪了就是不可饒恕的叛徒。

人性本惡,你犯罪了趕緊去請律師吧,這是你的權利。

相信「人性本善」的人,更不寬容一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