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时多接触日本的音乐,遇到好听的音乐的时候,第一时间反应的是马上去找作曲家,然后继续听他作的歌曲

身边听惯了日系美系歌的人,第一时间也是找作曲家

感觉在我们心中,音乐的核心灵魂是作曲家,歌手不过是其中一种生物乐器而已,与音乐好不好听关系也没有那么大

然而在和听惯中文歌的人交流的时候,发现他们根本没关注作曲家,只是老在说哪个歌手的歌好听,感觉没办法交流

为什么没人关注作曲家呢?


泻药,美系通俗我不知道,至少日系歌曲,这里特指传统的jpop,或者citypop的编配还是非常讲究的,无论是和声节奏还是音色配器,都是相当专业的人士在做,中间参杂著大量的爵士和声和变化音的运用,是需要一定的音乐素养才能欣赏的。而音乐素养较高的人群容易对音乐本身(非音乐的附加价值)产生兴趣,所以自然就会去关注作曲家本人。说到底,还是音乐素养的问题。中国的大部分歌曲,导向都还是强调人声,从混音音量比例上,人声普遍比日韩欧美大就能看出来。平时我注意观察,很多的中国听众,听歌会把音量开的特别小,到刚刚只能听到人声的程度。他们的听觉处于一个单旋律的层次,没有理解,也没有感受到乐器(和声复调等)和人声那种一体的配合感,这样的人,一般进ktv也是跟不上伴奏的。因为上述的原因,自然,他们也只能关注到歌手了。


日本在这方面确实是特例,美国都不如。日本会出各种流行歌曲作曲家的特辑唱片,例如中村八大作品集、古贺政男作品集、荻原哲晶作品集等等。这里有一部分原因是昭和初期的作曲家独家契约制度,但即便战后出现了很多不和某家唱片公司绑定的流行歌曲作曲家,日本人依然在给他们出特刊和特辑唱片,最典型的就是恒河沙数的筒美京平唱片。


可能因为听歌不用付钱吧


你记得上次下馆子吃的那盘菜做菜的厨师长什么样吗?

你记得你身上穿的这件衣服的缝纫工人吗。

大家还没有富裕到有想法认识厨师的时候,就已经被迫用工厂制作衣服的方式来制作音乐了,所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服务员把菜摆上桌也是不错的选择,那厨子呢?对不起,厨子我不认识。


「音乐的核心灵魂是作曲家,歌手不过是其中一种生物乐器而已,与音乐好不好听关系也没有那么大」

emmmmm。对于纯音乐可以理解这种看法,不过纯音乐也没有歌手啊。对于一般的歌曲来说,这种看法和只看歌词或只看歌手也有的一拼了,编曲家心里苦不苦啊。

如果中国乐坛包括香港的话,那么作曲家还是很受关注的,一首粤语新歌推出,作词作曲都会是卖点。尤其是作曲家还开得了红馆作品展演唱会,顾嘉辉、雷颂德、Eric Kwok等人都有作品展演唱会,陈辉阳等作曲家也有以其自身为最大卖点的各种演出。现在作曲转幕前,两手一起抓的也越来越多了。

还有张惠妹、孙燕姿等歌手出歌的时候,我也常见一些乐迷激烈讨论作词、作曲、编曲甚至监制等等。

至于为什么整体会有一个中国乐坛不关注作曲家的感觉,一是个人认为很多人并没达到乐迷的程度,听歌是他们生活中一种消遣,或者他们只是在追求一种娱乐(比如追偶像),自然不会把精力放在幕后,这一点个人觉得大部分的日美本地的听众(非乐迷)也是这样的,而在国内还会多接触日系美系歌的人,已经是跨过了一个门槛了。

二是内地的流行乐个人看来是极速压缩发展的,如果能在MP3时代前长时间接触正版音乐,在娱乐途径有限、歌曲获取量也有限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关注幕后的人可能就会更多,我小时候一盘磁带听几十遍歌词本都看烂了当然会对作词作曲有印象,现在很快进入娱乐信息爆炸的阶段,能关注一下歌手的都有限了。


版权意识不强。

国人有一个意识就是:

谁唱红了这首歌这首歌就是谁的。

在日本,优秀的作曲家作词家可以凭借版权费过上相当优越的生活,并享有一定知名度。而在中国抛开所谓的知名度不谈,生活可能都有困难。李健曾说过《传奇》这首歌,他作为作曲家,收到过KTV电话让去领300块钱版权费后来变成90多块钱,他说他没有去领觉得痛心。

2003版的《传奇》完完全全打上了王菲天后的印记,在2010年春晚演唱过之后。

其实在13版传奇出来之前,还是一直偏爱王菲版的传奇,因为先入为主嘛。

而2013年这般古典韵味的《传奇》才真真正正地打上李健的标签。


作曲家真的太重要了,在中国版权之类的也是现在才开始真正重视,官司还没完没了,有些大平台还是一点法律观念都没有。

我比较混韩圈,但我也知道在韩国真正赚钱多的爱豆,都是版权多的,版权富人。

可能现在都还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台上表演的人,而没去把太多关注点放在幕后吧。

会好的。


首先希望能谅解我的无礼,我同意这个现状,但不苟同您的具体阐释。

音乐的核心灵魂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太一样的,我也不认为这有一个标准答案,可能对于一些人是曲,但也有人看重歌手歌声的诠释(原唱翻唱改编的各种争论不用我说了吧 ),甚至是作品整体感受共鸣度。并且值得欣喜的是,现在也不乏许多唱作一体的优秀歌手。

对于这个现状,表示有些可惜但可以理解,我相信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在未来得到改善。曲作很多时候(尤其非纯音乐),不会展现在台面上的,如果一首歌是个团队产物,歌手是门面,大多数人自然而然看到的,第一印象给予的当然也是台面上的。曲作更像一个幕后,也许我这样说会引起关注作曲人的不满,但很多节目不也是这样吗,主持人嘉宾很受人瞩目,节目制作人又有多少人知道并关注呢?能够因为一首歌去关注一个作曲家是很好的事,关注不到也无可厚非,毕竟大力宣传,标题附带的都是歌手,曲作的名字在歌曲前奏滚动条就这么过去了。

至于为什么不那么宣传曲作,一方面是意识,一方面可能是当下自带和附带商业价值大小及展现形式的束缚吧。他们的口碑需要积淀,需要时间,慢慢来。


整体偏向娱乐化,气氛又浮躁。(这种氛围也是原因之一)

主观见解。

欢迎指教。


正常。还有好多人都认为歌曲是那歌手独立完成的呢。没办法。现状就这样。艺术审美教育问题。


我跟题主的想法很类似。我有一个癖好,也是一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或者纯音乐时,我都会第一时间去搜作曲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知道了像中岛美雪等这样的作曲才华横溢的大神,而且发现日本有很多原创歌手,他们的歌都是自己作曲,当然现在中国也越来越多的原创歌手,这是值得欣慰的地方。

我想,真正喜欢音乐的人,是一定会去了解或者尊敬作曲家的,他们才是在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有了好的曲子,你给哪个有一定唱功歌手唱都行,但是没有这首曲子,那就没有这首歌了。

想想以前,为什么像莫扎特啊,贝多芬啊,这些作曲家很有名,或者说那个时候人们为什么都尊敬这些作曲家呢?而现在,很多娱乐公司忙著推出偶像挣钱,他会不会作曲,音乐素养高不高都无所谓,反正包装一下就行了。

另外,多扯一点,编曲和作曲现在来说是不一样的。作曲是写出一首歌的主旋律,更多的是需要灵感和艺术以及一点技术。而编曲简单说就是写一首歌的伴奏,需要懂配器法、和声等等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当然,以前做古典音乐的大师,就不分什么作曲和编曲了,能写出一出歌剧或一场交响乐的,啥不会。


还没有到那个时候,精神需求还停留在娱乐歌曲那个层面是主流(由于过去十多年的音乐文革所致)这是正常的,在00后开始精神需求会越来越高,作曲家的社会地位会一直向前发展。另外一点就是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相对落后,专业院校培养出作曲家并不多


根据题主这个描述,其实已经有了很多要注意的地方。首先,一般在现代音乐中,作曲家都被称为编曲人。

题主是跟那些听习惯欧美、日本音乐的人在交流,也就是说题主的这些朋友其实已经是有了一定的音乐欣赏基础,他们会选择好听的音乐去听,已经是属于「音乐爱好者」。对于一个音乐爱好者来说,他们会关注任何关于这个音乐的东西,自己喜欢的编曲人、作词人、乐手都能说出名字,甚至比自己的亲人还了解。而对于题主身边的那些「听惯中文歌」的人,他们的身份却不一定「音乐爱好者」,他们只不过是一个听音乐的人,有什么好听的歌就听什么,别人给他推荐这个日语歌,他们觉得好听就听。也就是说,其实题主身边听日系美系音乐的人和听华语歌曲的人对于音乐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对于音乐的态度不同,那自然就会影响到会不会关注编曲人。一个是对于日系美系音乐的人抱有喜欢的态度,一个是对音乐只是抱有「听」的态度,我们应该就明白为什么会有题主的这个问题。当然,不是说就不存在国内音乐的音乐爱好者,而是说我们目前是处于中文环境下,自己朋友的母语都是中文,那自然听习惯中文且对音乐没有喜欢的看法的人是占了大多数。如果题主是身处国外,在日本,只是一个普通人去交朋友,那自然看到也是很多日本人没有多关注日本音乐的编曲人。

每个人的关注点都有不一样,在题主看来歌手只是生物乐器,但是有的人就是喜欢听某个歌手的歌,就算TA只是在说话都喜欢,那就能说明这个人不关注音乐的其他方面了吗?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听歌的习惯,常常与耳机为伴的人很经常在听到一个音乐人的作品后就会去关注TA的作品,但是不同的人就不会有这个习惯,有人只不过是喜欢这一首音乐,听了音乐人的其他作品不感兴趣,那自然就不会记住这个音乐人。

笔者看到不少回答都分析了为什么不关注作曲家的原因,大多都会归罪于国内大环境不好。但是目前来说,在音乐软体里,没有会员基本寸步难行,不愿开会员,少一点人听的音乐都听不了,我们在比较两个不同音乐爱好的人群的时候连基本条件都没有控制一致,那比较结果的意义就不大了。

在国内,各种地下音乐都充满活力,爱好金属、爵士、古典的音乐爱好者,题主又有没有认识几个呢?如果跟他们聊起国内优秀的金属/爵士/古典的音乐人,相信他们也是可以做到了如指掌。题主自身也已经是一个日系音乐爱好者,身边就会有更多的日系音乐爱好者,同时题主身边听中文音乐的也只是普通人,那不关注也是很正常的。

放平心态,不关注作曲家的比例在各个国家都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自己能够多支持音乐人就已经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了。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主要原因还是审美水平低下。

拿我个人举例,我现在夸周杰伦怎么夸?唱作全能,绝对音感,旋律天才,引领乐坛。15年前我是怎么夸的呢?「周杰伦唱的真好听」,没了。

看吧,音乐审美达不到那个水平,就只能得出一个「好听」的结论,既不会分析歌手的唱功,也不会关注作曲者的编曲。不过随著近两年独立音乐制作人的大量涌现,作曲家的存在感会越来越高吧。

至于这是否跟「华语乐坛早期起步靠改编翻唱而某些歌手为了依靠信息不对称独揽荣誉从而引导人们改变关注点」有关,我真的不知道。


当某些「喜欢音乐」的人讨论音乐时先冒出一句「他的歌词写得很好」时

你怎么能指望这种文化环境下的人会关注作曲家以及作品里真正属于音乐领域的那些要素呢?

我国相当一部分民众,音乐素养几乎为零,于是听歌时只注意得到唯一能听懂的那本属于文学领域而非音乐领域的部分——歌词。

像极了面对一盘精致的菜肴,不仔细品位食材而只会对盘子的花纹赞不绝口。

怎么说来著?嗯,买椟还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