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時多接觸日本的音樂,遇到好聽的音樂的時候,第一時間反應的是馬上去找作曲家,然後繼續聽他作的歌曲

身邊聽慣了日系美系歌的人,第一時間也是找作曲家

感覺在我們心中,音樂的核心靈魂是作曲家,歌手不過是其中一種生物樂器而已,與音樂好不好聽關係也沒有那麼大

然而在和聽慣中文歌的人交流的時候,發現他們根本沒關注作曲家,只是老在說哪個歌手的歌好聽,感覺沒辦法交流

為什麼沒人關注作曲家呢?


瀉藥,美系通俗我不知道,至少日系歌曲,這裡特指傳統的jpop,或者citypop的編配還是非常講究的,無論是和聲節奏還是音色配器,都是相當專業的人士在做,中間參雜著大量的爵士和聲和變化音的運用,是需要一定的音樂素養才能欣賞的。而音樂素養較高的人羣容易對音樂本身(非音樂的附加價值)產生興趣,所以自然就會去關注作曲家本人。說到底,還是音樂素養的問題。中國的大部分歌曲,導向都還是強調人聲,從混音音量比例上,人聲普遍比日韓歐美大就能看出來。平時我注意觀察,很多的中國聽眾,聽歌會把音量開的特別小,到剛剛只能聽到人聲的程度。他們的聽覺處於一個單旋律的層次,沒有理解,也沒有感受到樂器(和聲復調等)和人聲那種一體的配合感,這樣的人,一般進ktv也是跟不上伴奏的。因為上述的原因,自然,他們也只能關注到歌手了。


日本在這方面確實是特例,美國都不如。日本會出各種流行歌曲作曲家的特輯唱片,例如中村八大作品集、古賀政男作品集、荻原哲晶作品集等等。這裡有一部分原因是昭和初期的作曲家獨家契約制度,但即便戰後出現了很多不和某家唱片公司綁定的流行歌曲作曲家,日本人依然在給他們出特刊和特輯唱片,最典型的就是恆河沙數的筒美京平唱片。


可能因為聽歌不用付錢吧


你記得上次下館子喫的那盤菜做菜的廚師長什麼樣嗎?

你記得你身上穿的這件衣服的縫紉工人嗎。

大家還沒有富裕到有想法認識廚師的時候,就已經被迫用工廠製作衣服的方式來製作音樂了,所以成為一個優秀的服務員把菜擺上桌也是不錯的選擇,那廚子呢?對不起,廚子我不認識。


「音樂的核心靈魂是作曲家,歌手不過是其中一種生物樂器而已,與音樂好不好聽關係也沒有那麼大」

emmmmm。對於純音樂可以理解這種看法,不過純音樂也沒有歌手啊。對於一般的歌曲來說,這種看法和只看歌詞或只看歌手也有的一拼了,編曲家心裡苦不苦啊。

如果中國樂壇包括香港的話,那麼作曲家還是很受關注的,一首粵語新歌推出,作詞作曲都會是賣點。尤其是作曲家還開得了紅館作品展演唱會,顧嘉輝、雷頌德、Eric Kwok等人都有作品展演唱會,陳輝陽等作曲家也有以其自身為最大賣點的各種演出。現在作曲轉幕前,兩手一起抓的也越來越多了。

還有張惠妹、孫燕姿等歌手出歌的時候,我也常見一些樂迷激烈討論作詞、作曲、編曲甚至監製等等。

至於為什麼整體會有一個中國樂壇不關注作曲家的感覺,一是個人認為很多人並沒達到樂迷的程度,聽歌是他們生活中一種消遣,或者他們只是在追求一種娛樂(比如追偶像),自然不會把精力放在幕後,這一點個人覺得大部分的日美本地的聽眾(非樂迷)也是這樣的,而在國內還會多接觸日系美系歌的人,已經是跨過了一個門檻了。

二是內地的流行樂個人看來是極速壓縮發展的,如果能在MP3時代前長時間接觸正版音樂,在娛樂途徑有限、歌曲獲取量也有限的情況下,培養出來的關注幕後的人可能就會更多,我小時候一盤磁帶聽幾十遍歌詞本都看爛了當然會對作詞作曲有印象,現在很快進入娛樂信息爆炸的階段,能關注一下歌手的都有限了。


版權意識不強。

國人有一個意識就是:

誰唱紅了這首歌這首歌就是誰的。

在日本,優秀的作曲家作詞家可以憑藉版權費過上相當優越的生活,並享有一定知名度。而在中國拋開所謂的知名度不談,生活可能都有困難。李健曾說過《傳奇》這首歌,他作為作曲家,收到過KTV電話讓去領300塊錢版權費後來變成90多塊錢,他說他沒有去領覺得痛心。

2003版的《傳奇》完完全全打上了王菲天后的印記,在2010年春晚演唱過之後。

其實在13版傳奇出來之前,還是一直偏愛王菲版的傳奇,因為先入為主嘛。

而2013年這般古典韻味的《傳奇》才真真正正地打上李健的標籤。


作曲家真的太重要了,在中國版權之類的也是現在才開始真正重視,官司還沒完沒了,有些大平臺還是一點法律觀念都沒有。

我比較混韓圈,但我也知道在韓國真正賺錢多的愛豆,都是版權多的,版權富人。

可能現在都還停留在表面,停留在臺上表演的人,而沒去把太多關注點放在幕後吧。

會好的。


首先希望能諒解我的無禮,我同意這個現狀,但不苟同您的具體闡釋。

音樂的核心靈魂對每個人來說是不太一樣的,我也不認為這有一個標準答案,可能對於一些人是曲,但也有人看重歌手歌聲的詮釋(原唱翻唱改編的各種爭論不用我說了吧 ),甚至是作品整體感受共鳴度。並且值得欣喜的是,現在也不乏許多唱作一體的優秀歌手。

對於這個現狀,表示有些可惜但可以理解,我相信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在未來得到改善。曲作很多時候(尤其非純音樂),不會展現在檯面上的,如果一首歌是個團隊產物,歌手是門面,大多數人自然而然看到的,第一印象給予的當然也是檯面上的。曲作更像一個幕後,也許我這樣說會引起關注作曲人的不滿,但很多節目不也是這樣嗎,主持人嘉賓很受人矚目,節目製作人又有多少人知道並關注呢?能夠因為一首歌去關注一個作曲家是很好的事,關注不到也無可厚非,畢竟大力宣傳,標題附帶的都是歌手,曲作的名字在歌曲前奏滾動條就這麼過去了。

至於為什麼不那麼宣傳曲作,一方面是意識,一方面可能是當下自帶和附帶商業價值大小及展現形式的束縛吧。他們的口碑需要積澱,需要時間,慢慢來。


整體偏向娛樂化,氣氛又浮躁。(這種氛圍也是原因之一)

主觀見解。

歡迎指教。


正常。還有好多人都認為歌曲是那歌手獨立完成的呢。沒辦法。現狀就這樣。藝術審美教育問題。


我跟題主的想法很類似。我有一個癖好,也是一聽到一首好聽的歌或者純音樂時,我都會第一時間去搜作曲者。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知道了像中島美雪等這樣的作曲才華橫溢的大神,而且發現日本有很多原創歌手,他們的歌都是自己作曲,當然現在中國也越來越多的原創歌手,這是值得欣慰的地方。

我想,真正喜歡音樂的人,是一定會去了解或者尊敬作曲家的,他們纔是在從事創造性的工作。有了好的曲子,你給哪個有一定唱功歌手唱都行,但是沒有這首曲子,那就沒有這首歌了。

想想以前,為什麼像莫扎特啊,貝多芬啊,這些作曲家很有名,或者說那個時候人們為什麼都尊敬這些作曲家呢?而現在,很多娛樂公司忙著推出偶像掙錢,他會不會作曲,音樂素養高不高都無所謂,反正包裝一下就行了。

另外,多扯一點,編曲和作曲現在來說是不一樣的。作曲是寫出一首歌的主旋律,更多的是需要靈感和藝術以及一點技術。而編曲簡單說就是寫一首歌的伴奏,需要懂配器法、和聲等等一些技術層面的東西。當然,以前做古典音樂的大師,就不分什麼作曲和編曲了,能寫出一出歌劇或一場交響樂的,啥不會。


還沒有到那個時候,精神需求還停留在娛樂歌曲那個層面是主流(由於過去十多年的音樂文革所致)這是正常的,在00後開始精神需求會越來越高,作曲家的社會地位會一直向前發展。另外一點就是中國的音樂教育事業相對落後,專業院校培養出作曲家並不多


根據題主這個描述,其實已經有了很多要注意的地方。首先,一般在現代音樂中,作曲家都被稱為編曲人。

題主是跟那些聽習慣歐美、日本音樂的人在交流,也就是說題主的這些朋友其實已經是有了一定的音樂欣賞基礎,他們會選擇好聽的音樂去聽,已經是屬於「音樂愛好者」。對於一個音樂愛好者來說,他們會關注任何關於這個音樂的東西,自己喜歡的編曲人、作詞人、樂手都能說出名字,甚至比自己的親人還瞭解。而對於題主身邊的那些「聽慣中文歌」的人,他們的身份卻不一定「音樂愛好者」,他們只不過是一個聽音樂的人,有什麼好聽的歌就聽什麼,別人給他推薦這個日語歌,他們覺得好聽就聽。也就是說,其實題主身邊聽日系美系音樂的人和聽華語歌曲的人對於音樂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對於音樂的態度不同,那自然就會影響到會不會關注編曲人。一個是對於日系美系音樂的人抱有喜歡的態度,一個是對音樂只是抱有「聽」的態度,我們應該就明白為什麼會有題主的這個問題。當然,不是說就不存在國內音樂的音樂愛好者,而是說我們目前是處於中文環境下,自己朋友的母語都是中文,那自然聽習慣中文且對音樂沒有喜歡的看法的人是佔了大多數。如果題主是身處國外,在日本,只是一個普通人去交朋友,那自然看到也是很多日本人沒有多關注日本音樂的編曲人。

每個人的關注點都有不一樣,在題主看來歌手只是生物樂器,但是有的人就是喜歡聽某個歌手的歌,就算TA只是在說話都喜歡,那就能說明這個人不關注音樂的其他方面了嗎?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聽歌的習慣,常常與耳機為伴的人很經常在聽到一個音樂人的作品後就會去關注TA的作品,但是不同的人就不會有這個習慣,有人只不過是喜歡這一首音樂,聽了音樂人的其他作品不感興趣,那自然就不會記住這個音樂人。

筆者看到不少回答都分析了為什麼不關注作曲家的原因,大多都會歸罪於國內大環境不好。但是目前來說,在音樂軟體裏,沒有會員基本寸步難行,不願開會員,少一點人聽的音樂都聽不了,我們在比較兩個不同音樂愛好的人羣的時候連基本條件都沒有控制一致,那比較結果的意義就不大了。

在國內,各種地下音樂都充滿活力,愛好金屬、爵士、古典的音樂愛好者,題主又有沒有認識幾個呢?如果跟他們聊起國內優秀的金屬/爵士/古典的音樂人,相信他們也是可以做到了如指掌。題主自身也已經是一個日系音樂愛好者,身邊就會有更多的日系音樂愛好者,同時題主身邊聽中文音樂的也只是普通人,那不關注也是很正常的。

放平心態,不關注作曲家的比例在各個國家都是一個很大的數字,自己能夠多支持音樂人就已經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了。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主要原因還是審美水平低下。

拿我個人舉例,我現在誇周杰倫怎麼誇?唱作全能,絕對音感,旋律天才,引領樂壇。15年前我是怎麼誇的呢?「周杰倫唱的真好聽」,沒了。

看吧,音樂審美達不到那個水平,就只能得出一個「好聽」的結論,既不會分析歌手的唱功,也不會關注作曲者的編曲。不過隨著近兩年獨立音樂製作人的大量湧現,作曲家的存在感會越來越高吧。

至於這是否跟「華語樂壇早期起步靠改編翻唱而某些歌手為了依靠信息不對稱獨攬榮譽從而引導人們改變關注點」有關,我真的不知道。


當某些「喜歡音樂」的人討論音樂時先冒出一句「他的歌詞寫得很好」時

你怎麼能指望這種文化環境下的人會關注作曲家以及作品裡真正屬於音樂領域的那些要素呢?

我國相當一部分民眾,音樂素養幾乎為零,於是聽歌時只注意得到唯一能聽懂的那本屬於文學領域而非音樂領域的部分——歌詞。

像極了面對一盤精緻的菜餚,不仔細品位食材而只會對盤子的花紋讚不絕口。

怎麼說來著?嗯,買櫝還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