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你是不超过22岁的年轻人,在长大点不是个孩子了,自然自己就知道问题答案了


学会接受平庸,就要知道平庸其实是人生常态,回想一下过去的自己,似乎总是做不成自己想做的事,然后不满和愤恨,甚至怀疑自己,产生自卑感,感觉自己总是不如别人。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上著普通的学校,做著普通的工作,过著普通的生活,这才是正常的人生。

而在芸芸众生当中,闻名于世的没有几个,功成名就也是寥寥无几,就算是一个企业家或是演员明星,也都不过是普通人一个。

歌曲《平凡之路》里唱到: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著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望失落,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答案。

当你真正看到了平凡,了解了平凡,你才算真正懂得了人生。

其实随著年龄的增长,我们当初的梦想,走著走著就丢下了,不是没有梦想,而是我们都被磨平了棱角,只想好好生活而已。

大多数人到最后,都要归于平凡和平庸。


当你在生活中多碰几回头,认识到自己能力的有限;

当你不断通过学习,能够比较好的分析、认识自己。

当你开始有觉察的能力,并不断觉察,体会世间的悲苦,

就会明白多数人的平凡,自己的平庸。

而且这个平庸,并不是贬义,是一种生命舒适的状态。


爱因斯坦说,只要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人是为别人而活著的。

乔布斯说,人要为自己而活。

所以,只要你活著,只要你存在著,对于社会,对于群体,无论你做不做任何事,你都有价值。

你感觉平庸,是因为你感觉自己活著没有价值,爱因斯坦告诉了你,只要你活著就有价值。所以你并不平庸。如何让自己感受不到平庸?乔布斯告诉了你,人要为自己而活。

你的问题是个心态调整问题,但是如果只从心态上去寻找答案,可能我讲一万字的心态调整和心理建设的思维理念或者让你读一本专业的心理学书籍,也不一定能从根本上解决你的问题。

一切行为学都是经济学,所有的心理问题也是生理问题,物质和精神不可单独存在。

在你没有高光时刻或者富贵荣华的时候,你希望自己不凡。

当你盛名在外,名利双收的时候,你希望平凡的生活,不被打扰。

换句话说,你只是想用你的不凡实现你的追求或者欲望。

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或者说是一个欲望需求升级游戏。

参考马斯洛人类五大需求层次理论:

什么是不凡,不凡就是建立自我并且实现自我,它属于富裕阶段。

所以你的问题可以换成:人要如何接受自己生活一直处在温饱阶层?如果你处于小康或者富裕阶层,一般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生活层级依靠父母的情况有可能会问。

下面再附小康生活标准:

所以现在你知道了,你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接受平庸就是接受贫穷或者更穷。这样的心态是你想要的吗?

当然,中国百分之80以上的人都没有达到小康水平。所以注定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是庸庸碌碌,碌碌无为。但你能说他们一生平庸,或者他们认为自己很平庸?事实上,并没有。

所以这个问题的真实解释是:只是你自己认为自己平庸,认为别人平庸,而别人并没有这么想。是你自己悲观,消极,抱怨,是你的心态出了问题。

而不平庸并不等于非凡,它还有个中间态,普通。他们虽然不能出类拔萃,大富大贵。但是,他们在生活中找到了乐趣。并且自得其乐。

你想要你的生活有意义,但是你又急于求成,浅尝辄止,当欲望大于能力的时候,每次的行动都得到负反馈,持续的消极不满就会让你的负能量爆棚,所以你想到了让自己说服自己接受平庸。

而生活的进阶顺序,首先是活的有意思,然后才是有意义。首先是找到自己喜欢的,爱干的事,然后如果能在其中发现新的信息,规律。这件事对别人对社会,便有了意义,你也便实现了自我。

所以先放弃平庸,接受普通,拒绝悲观,热爱生活,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让乐观将自己填满。当这个兴趣变得不简单的时候,这件事便有了价值,有了意义。

无所畏惧,放心大胆的去追寻你此生最爱的事,持续的聚焦,你和平庸之间,只差迈出第一步。

大数据统计,80%的乎友阅读学习没有点赞的习惯,根据二八法则,也只有点赞的20%群体摆脱了平庸,成为了非凡之人。优秀非凡其实很简单,生活中80%的事你都向优秀的人看齐,做优秀的动作,无形中你就进入了非凡。80%的人选择不相信我的结论和无动于衷,成为百万千万富翁的秘诀也这么简单。任何事情选择相信好的正能量的一面,那么你的人生就会持续的发生好的正面的事情。

我相信,能够坚持读到这一行的,都是优秀的人,给您点个大大的


吃大部分人都吃的饭菜,走大部分人都走的道路,看大部分人都看的风景,过大部分人都接受的生活……

根本不用花时间劝导自己,平庸自然而然地到来,你也在某天突然醒悟——原来自己没有成为例外。

一切的一切,都难以免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