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第一遍没有看明白,又看了一遍。才大概有了一个印象,第三遍又接著看了第三遍。才觉得这部剧真的很迷


怎么评价《天道》?

第一、从天道本身评价?无论在文化观念,还是人文关怀,民族文化认同,我们都对于天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以及约定俗成认为的「天道「,只不过觉悟者文化属性不同,觉悟到的念是不一样的。

准确说,天道不可以被评价,我们只能评价《天道》这部电视剧,就电视剧而言,《天道》和其他的影视剧最大的区别,就是敢讲真话,实话,不害怕被人诽谤和非议,完全和奶头乐理论相反,我们看到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一个现实无比残酷的世界。

豆豆笔下的《天道》更接近那个时代的「天道」,而且人性也把文化、道德、法律、剥离之外还如实观照的存在。毫无疑问,遥远的救世主和天道的设定如出一辙,全世界人们都一样,都在既定的天道设定下往下发展。

但是,相信天道和天道真实存在,以及无论信不信,天道都存在,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完美表达天道,有人用宿命论和因果报应解释因果,有人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去承受,也有人,根本不觉得天道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天道就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是道法自然的智慧,不一定说如是和应是,很多人对强势文化造成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并不以为然,而且觉得丁元英有点崇洋媚外,有种文化自卑,况且很容易造成一个造神运动和个人崇拜。

不在天道是什么,不在是存在不存在,要明白一个客观实际,想要洞悉人性本质的内容,一定要修行自己,实事求是,见路不走,一个科学的方法论远比科学本身更重要。

第二、从《遥远的救世主》的角度,遥远的说明不可见,不可思议,甚至能觉能悟,不能说不能讲的存在,觉悟天道智慧就是开天眼,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看到、理解、思考、甚至在执行层面让人真正能够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要有道法自然的智慧,顺天应人,知天命,尽人事,无为无不为,不执著于占有和控制,你就拥有了全世界。

第三、豆豆用一支笔架空了整个宇宙时空,揭示了个体命运在文化层面、技术层面、以及社会层面,人可以不读书,但是不可以不学习,可以不识字但是不能缺智慧。豆豆画龙点睛,告诉我们,世事沧桑变化,岁月无情,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豆豆用《遥远的救世主》至少讲述了一个道理,做人做事,需要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同样要适应社会变化,因为,底层逻辑就是弱肉强食,社会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阶层越往上走,获得收入的方式和资本增值的速度就越高。

富贵贫贱,饥寒交迫,没有雷霆手段,不行菩萨心肠,慈悲、大慈悲,作者用悲天悯人的情怀,让我们看到割韭菜背后的逻辑,落后就要挨打,不学习进步就容易被收割。

那么想要改变当下的生活,一定要学会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竞争优势和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会不择手段,学会利用道德、人心、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只要我们师出有名,名正言顺,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开展社会实践。

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规律如来,不可思议,每个人都在用力的活著,没有人争议属性问题,只会觉得自己赚得不够多。那么问题来了,一开始向著钱去的,赚到钱的并不多,赚钱最重要的是要让价值投资,滚雪球,靠劳动力赚钱可以温饱,但是想要财务自由,还需要我们提高被动收入。

丁元英是否存在,芮小丹是否得道,智玄大师大爱无情,需要我们考量的东西并不多,我们只需要活在美好的当下,珍惜眼前人,且行且珍惜就可以了。

想要试图通过一本书,一部电视剧改变命运,机会有,但一定不会多,但是可以开启上帝视角,看见不一样的世界,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看到的一定不一样。

文化密码不一定能够在股市中掘金,但是一定能让我们遇见最好的自己,文化密码不是万能神丹,不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只能解决立场内的问题,立场外,无能为力。

阶层跃迁的秘诀在于文化认同,在于赚钱能力和增值的速度,而不在于贵人、自救者天救,度己就是渡人。利他就是利己。

关乎孝道,丁元英也未必特立独行,只是作者豆豆给我们一个思考,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田园女权,甚至是其他文化观念,值得思考的除了社会现象,还有思考本身。

安乐死国内不合法,老人的尊严一直没有提上日程,道德观念强大的国度,未必跟著传统走一定就实事求是,恩典、美德、报恩、以及交换都不是血缘关系的本来,你养我小,我送你老,尽心尽力是标准,办到什么程度不是标准。

很多事情是没有对错的,成年人只有输赢。

那么,陷入对错的二元对立统一中,就会限制在立场内不能自拔,世界是混沌的,黑白灰中间还有形形色色的人和欲望。那么问题来了,实事求是,作为一个核心的方法论,我们能够了解更多真相。

众生无明,只论好恶,不明真理真相。

觉者也是众生,众生也是觉者。执著一念便困于一念,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念永恒。不执著觉者的身份和人设,顿悟和渐悟,需要量变达到质变。

不仅要看丁元英,还要更多目光给欧阳雪、肖亚文、冯世杰、刘兵,每个人都是立体的,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落后的客观实际和想像之中的社会地位。

大抵都是生活在最底层,想要纸醉金迷、香车美人的黄粱一梦,和刘冰一样,期望救世主存在,最后被自己贪婪和欲望吞噬的可怜虫。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故事梗概:丁元英拒绝了芮小丹的追求,冯世杰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请芮小丹和欧阳雪回村里看音箱。

故事情节:

  1. 芮小丹向丁元英摊牌

「我把一个女人所能及的事情都做了,包括我的廉耻和可能被你认为的淫荡,以后我就不遗憾了,现在你可以走了,结束了。」——芮小丹

「我是人,而且还没有进化到此时此刻可以无视本能。但是我丁元英何德何能,敢领受上苍给予这样的恩赐。你是一块玉,但我不是匠人,我不过是一个略懂投机之道的混子,充其量能挣几个打发凡夫俗子的铜板。」——丁元英」你要求的,是一种雄性文化的魂,我不能因为你没有说出来而装不知道。接受你,就接受了一种高度,我没有这个自信。我自认为是个有点儿学问的人,但是今天我不得不承认,你给我上了一课。你让我用灵魂,而不是文字去理解女人的圣洁,你这样做,是给予一种对应的人格,谢谢你能这样评价我」——丁元英「一个不能超越本能的男人,不算好汉」——芮小丹

丁元英走了,绝望的空气让芮小丹快要窒息,她哭得撕心裂肺。

芮小丹说她在履行一道程序,而这道程序就是赤身相待,将自己的灵魂摆在丁元英面前,这也是为什么丁元英对她表示感谢的原因「你让我用灵魂,而不是文字去理解女人的圣洁,你这样做,是给予一种对应的人格,谢谢你能评价我。」

丁元英的感谢是发自内心的,他敬重眼前的女人,她想爱,便爱了,没有恐惧,没有算计,那么纯净,那么无暇——「你是一块玉,但我不是匠人,接受你,就接受了一种高度,我没有这个自信」,他并非没有动心,但他却不认为自己配得上这种天国之恋。或许在他灵魂深处,依然有惧怕女人的成分在起作用,但更多的是不想破坏眼前美玉的美好,她值得更好的。

这是一个男人在抵抗自己本能而说出的话,这是多大的一种诱惑,又需要有多强的定力才能做到这样清醒? 丁元英的所作所为,诠释了什么叫做:真男儿

2. 芮小丹与丁元英的互相倾慕

「丁元英走了,一切都结束了」——芮小丹

「你说你就非要这么贱吗」——欧阳雪「贱吗?他要真像狼一样扑过来,我就真贬值了。他这一走,倒让我看清楚,我在他心里值几两银子」——芮小丹「我是不懂你们那种高层次的哑谜,换成是我,早就恼羞成怒了」——欧阳雪

欧阳雪和咱一样,都是实在人,自然看不懂丁元英和芮小丹那种高层次的互相倾慕,那种由于太过美好而不忍破坏的爱惜。但恰恰是因为这一点,才是真正证明了,芮小丹在丁元英心里的分量——如果丁元英随了本能,那他只是在发泄动物本性,那么同样,芮小丹只是他的发泄工具,根本没有价值可言;但他超越了本能,芮小丹于他来讲,是灵魂的惺惺相惜,层次早已不一样了,这是无价的。

3. 欧阳雪的实在

「股票的事儿,我想跟你说一声,你那20万我也买成股票了,一共买了70万。就是说,你那钱跟担保没什么关系了」——欧阳雪

「这不可以,这犯规了」——芮小丹

「我心里承受不了,我要是那么做,以后我还怎么往人堆里凑啊,都到这份上了,咱就冲一回好汉呗,一看跌了,咱就赶快逃呗」——欧阳雪

「那你碰碰运气吧」——芮小丹

不得不说,欧阳雪确实挺讲义气的,内心也很纯朴。原本芮小丹那20万是借给丁元英做欧阳雪买股票的担保金,也就是说,只要股票没亏过20万,欧阳雪都没有任何本金损失,旱涝保收。可股票赚了还好,如果亏了,那就是从芮小丹那20万里面补齐自己的亏损,但这钱是好友芮小丹从她父亲那借的,若亏了,虽然明面上是丁元英出保证金,但实际上就是在亏芮小丹的钱(或者说,将风险转移给了芮小丹)。

作为一个实在人,她实在不愿意让自己承受这种「自己赚钱,朋友担风险」的心理压力,所以索性将20万担保金,变成了股金,和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我个人很喜欢这种讲义气,实在的朋友。当然作者在这里写20万担保金的事,来侧面烘托出欧阳雪的个性,并非偶然,而是为之后的情节做铺垫:格律诗的创办选择欧阳雪作为董事长,危机时刻欧阳雪收购小股东股票。

4. 冯世杰等芮小丹

「芮小姐,你的机柜和音箱已经做好了,这音箱正在调试,这明天是周末,我想请你过去看一看,这机柜和机箱,你满意不满意,如果你觉得还可以的话,我就拉过来装机了。这机器压了叶晓明不少资金,他也挺著急的」——冯世杰

「叶晓明是商家,他应该把音箱装配好以后,再让我去看呀」——芮小丹「他那个音像店呀,正在转让,那店里除了点货底,已经不能再干什么了,一旦转让出去,立马就得给人腾房子,在他那调试不合适,他把机器拉到我那木工坊了,如果出现问题,就地解决比较容易,拉回家那就困难了」——冯世杰「那就明天上午把」——芮小丹「好的好的好的,那你定个时间地点,明天上午我去接你。芮小姐你要是不方便的话,你可以带几个朋友,芮小姐我没有别的意思(话没说完就被芮小丹打断)」——冯世杰

「明天上午九点,我在玫瑰园小区大门口等你。」——芮小丹

先说冯世杰,他是在音像店门口故意找丁元英找茬的人,又参与过芮小丹原本想羞辱丁元英饭局的人,他亲眼见识过丁元英的本事,也知道芮小丹和欧阳雪都是有能力的人。而这次邀请芮小丹去他的木工坊,是如他所说,单纯的因为叶晓明的店要转让了,不方便调试,还是是另有所图,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首先,这笔音响交易是叶晓明和芮小丹之间的,跟他冯世杰并没有关系,冯世杰只是接了叶晓明下的音响和机柜单,正常来讲,他没有理由和芮小丹接触。

如果只是单纯的请芮小丹去木工坊调机器,那么叶晓明跟芮小丹电话商量就可以了,完全用不著用不著冯世杰。另外叶晓明的店也不是在转让一天两天了,难道真那么巧在调试机器的时候,房子就租出去了?就算租了,人家就马上要他搬东西?再者,冯叶两人都是发烧友,对于音响的调音比外行芮小丹自然专业得多,只要他们俩觉得好的调试,芮小丹是不可能提出异议的。

但实际情况是,冯世杰在芮小丹的单位门口足足等了几个小时,只为请芮小丹去木工坊,可见,这件事对于冯世杰是多么重要,而且电话不行,只有见面,才有机会将芮小丹说服。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是有目的的行为。

5. 冯世杰邀请吃饭,摘苹果

冯世杰载著欧阳雪和芮小丹在一片苹果地旁停了下来,向俩人介绍这是自家的苹果,并边摘边说:咱这穷啊,是贫困县里的贫困村,来个客人还真没啥好招待的,欧阳和芮小丹没有接话。接著冯世杰邀请她俩去家里吃顿农家饭,这是作为生意人的欧阳雪,看出了点什么。

「这马上就到吃饭的时候了,到我们加吃一顿农村的饭,尝个新鲜,我媳妇和我妈在家里准备呢,咱啊,吃完饭就回去,其实啊,我一直想请你们吃饭,这今天到家门口了,刚好是个机会,不过咱农村的饭可比不了你们大饭店的」——冯世杰「冯先生,别绕圈子了,一杆子到底吧,您这么做是什么意思」——欧阳雪

冯世杰确实比较兜圈子,但是从这里已经肯定,他是有具体目的的,所谓看音响,不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一直在强调「村里穷,贫困县里的贫困村」,那是不是希望得到帮助,改善村里的条件呢?后续的情节也确实是在朝这方面发展,不管这里冯世杰是在耍心机还是怎样,但不得不承认他还是挺讲责任感的一个人。

感悟:

A. 顺著本能走,谁都会,那是普通人。但是如果能超越本能,那就是高人

B. 灵魂的惺惺相惜,不是每个人都能懂,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C. 实在人办的实在事,让他们有机会遇到贵人,取得信任,有机会将事业越做越大

D. 要想成功,光抓住机会还不够,还得学会创造机会

E. 当一个人用过高的规格招待自己,让你感觉小题大做的时候,那么很有可能是有求于你的时候


天道讲,一个大神!误入人间!对弱者的无情碾压!弱肉强食!强大不会主动欺负你但威压是高高在上的!神对人,好比狮子对兔!待毖而已!

天道讲的是神,信神者得庇佑!

凡是误解神的旨意的,不执行神的旨意,都讲受道严惩不贷!


在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似乎流行的就是装深度(这部剧好像是2003的剧)。自我崇拜和玩深度,这种酸腐几乎是某些老旧知识分子的一个特点。因为毕竟中国在那时太需要精神和文化,大多人并没有什么精神供养。

这部剧引起我兴趣的是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批判,起初我以为这是一部批判传统文化价值的剧,所以一直想找时间看一看。本来想找本原著读读来著,可是实在没有阅读的心情,无聊时就想起拿这部剧来打发时间了。

可是看完之后感觉是上当了,再也没有去读原著的想法了。根据电视剧来看,这部剧并不是什么价值批判,也不是在讨论什么价值观,甚至也算不上什么商斗剧,而是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知识分子」这个形象的意淫。

这是最让人觉得无聊的地方,整部剧都是在树立和意淫「丁元英」这个所幻想出来的知识分子的形象而已。

自我崇拜和他人不能懂的深刻,似乎是这种「文人」文化的精髓,这部剧其实就是在意淫这个。

剧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也没什么深刻的,而且这种对传统孝道的批判仅仅是停留在逻辑层面上,思想深度其实还不如改革宗。其由于过份依赖逻辑理性而反而变得无脑和无法和他人共情倒是和改革宗很像。

丁元英在他父亲去世时,为了尊重父亲的意愿而和自己的哥哥妹妹产生了分歧,丁元英不想让父亲在病床上多受折磨,还不如让父亲早早的安然死去。丁元英对他的哥哥说「我只知道他我爹,除此之外我不知道他还是谁的爹」,然丁元英后就是一大通的道理和逻辑,这些话把哥哥气的够呛。


一看好有逼格

二看有点意思,随著阅历增大,很多台词,回想下社会的确很精辟

三看神剧啊,编剧怎么写出来的,没有一点阅历根本不可能写出。

四看也就那么回事,你如果深挖反应到现实中帮助你,它就有用,不然没啥用处,无非是感慨下而已。当然不排除又能人吧学到的用在自身上,但极少极少,如果有那一定是本身现实认知历练到了那个水平,反之不自悟不实践自觉者,那也就是一部鸡汤差不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