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负责校园媒体工作,发现其工作特点是「热情过后便枯燥乏味了」,所以我个人结论是:一个好的团队就应该吸引有新闻理想的同学从事校媒工作,才能有更多的主动性与创新性。疑问是:校园是否可以培养学生的新闻理想呢?那么不管是校园里的还是社会上的媒体人,你们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呢?如果可以有,该如何培养?

以我从事校园媒体工作的经历来说,我会将新闻理想建立在新闻媒体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上。宣传学校、关心学生生活、发现问题推动问题的解决······相应地,这些「使命感与责任感」在现实社会中可以实现吗?个人社会阅历较少,恳请各方知友们提供宝贵的经验与感受。


新闻学在读。

先说新闻理想嘿嘿嘿,如图。

喜欢新闻编辑室,但这不代表不清楚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差距很大。

但题主问的,在校园里培养新闻理想有没有可能,我认为是有的。

大一至今都在校园媒体里做事情,有公众号,出过报纸,正在参与一期杂志的策划。加入校园媒体其实是新闻系学生接触新闻的开端,最容易也最应该是培养新闻理想的时候。我记得我刚刚进入我们校媒的时候,当时的负责人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大三学长,第一天见面会就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新闻理想和新闻情怀的东西,包括真正的新闻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新闻,一个校园媒体应该关注什么,我们怎么样去找到最合适的角度,等等。我觉得有这样一个引路人可能是对于初学者非常重要的。在后来校媒遇到其他校园公众号(以娱乐大众为主,非新闻专业)的冲击时,这位学长也依然起著主导作用,让我们坚持自己的方向和新闻情怀,明确区分不同媒体的定位。

要说如何培养新闻理想,可能还是要回到现实中,如果能亲眼看到一个报道从策划准备到采访写作的过程里团队每一个人的努力,并且看到它的确对现实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它有影响力,新闻让事情回到了它本来的轨道上,这样一个过程,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参与者对新闻的态度。有时候新闻理想不是空想出来的,是在实践里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

同样地,个人层面上看到一些南方周末或者国内的优秀的批判性报道,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报道,能从中感受到新闻本身的力量,也会引导新闻理想的养成。

我自己的新闻理想,其实是源于高中时候看的柴静《看见》和白岩松水均益他们的书。

和题主一样,我们的校园媒体也立足于关注学生生活,发现问题和寻求问题的解决,不过我们除了招新就没怎么宣传过学校了,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给学校「找事儿」,「挑刺儿」,我们更期待自己的这个「使命感责任感」建立在良性的舆论监督的角色上,把自己从学校和学生双方中独立出来,尽量做到客观公正。既不替学校宣传,也不完全帮学生吐槽。

至于新闻理想在现实中是否可以实现,我也没有很多社会经验,不能妄加猜测,但我觉得是可以实现的,只不过实现的程度可能没有想像得那么好,而且还会有很多不可预知的阻碍吧。
帮助弱势群体 改变社会观念


迷幻媒体。党性媒体一边背倚传统媒体的招牌,不能放下身段做新闻;一边由于流量绩效而恰烂钱。这种标题多了去了,能写出来的人怕是咪蒙都不敢惹。

原来这就是自诩的新闻人啊...

(怀揣新闻理想的同学建议都去实习一下,立马给你磨灭)


追求真相,揭示真相,启蒙大众,扫除混沌和愚昧


谢邀回归常识 放下偏见 就事论事 好好说话没有三战的话大概还需要个一百五十年吧

四年后来自问自答。

我已经很久没做与新闻媒体相关的工作了。

特别是这次疫情影响,妖魔鬼怪彰显,每天「草-泥-马/太感动了」来回切换,yan-lun/zi-you话题甚至在某个夜晚突然被刷屏,但第二天仍然回归平静。

不说了,咱们国家还是被爱他的人民保护得很好。中国人民的吃苦耐劳、坚毅果敢,世界有目共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