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从它出现了以后,哪怕你想做抽卡手游骗氪,都要考虑是不是能不能从它嘴里抢到一丝肉丝了。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躺床上随便用脚做几个换皮手游就能挣大钱的「好年代」了。

如果想超越原神,要么制作上超过它,要么创意上超过它的制作,没有太多别的方法。

而这两条都不是特别容易实现。

你说「危害」大不大?

原神极大地拔高了免费玩家口味。

同样是先尝后买,肯定是看起来更好吃,尝起来更美味的那边更受欢迎啊。

所以,友商带节奏我其实是完全能理解的(理解不代表赞同),商场如战场,各种我们想得到、想不到的肮脏手段用出来,在资本家那里,算是正常操作。

但唯有某些人我即不赞同,也不理解。

那就是某些跟风者。

资本家下场好歹还有点利益相关的意思,你们图什么呢?

一个个的所谓天降正义,结果却打著「正义」旗号做尽猥琐之事。

我随便举几个关键词。

驻外使馆、砸PS4(有骨气点,你倒是砸坏啊?砸稀碎扔垃圾桶啊?别砸两下又捡起来再拿回去啊?)

以及……百万塞尔达玩家,steam野炊300小时……

说起野炊,我又想起「神庙120,怕找错展台……」(啊不好意思,这不是个人,但是……某鹅,我就是想拉你出来让你的小脸和我的手来个亲密接触啊)

白皮书……(抱歉,还是某鹅,不好意思,只是想拉你出来让你的小脸和我的手再次来个亲密接触罢了)

我就问问MWB们干的事有你们离谱吗?


最后的补充,应该不会再更新了,对游戏的理解仅限于此了,我的本职是搞历史研究的,游戏只是兴趣爱好,对我来说,只要游戏玩得开心就好,仅此而已。

其实我觉得原神的出现或许可以反映了一些趋势:

  1. 全平台的趋势,包括云游戏平台的出现,最终平台之间的界限会模糊,大家可以在各个平台上获得相似的游戏体验;
  2. 高质量手游的趋势,手机作为游戏平台诞生时间晚于其他平台,又因为手机的问题(手机性能、可操作程度和手机的碎片化使用等等)游戏质量一直远远落后于其他平台,但伴随著原神对新赛道的开辟,一大票高质量的手游会陆续诞生,未来说不定会可以有达到最好的主机游戏质量的手游诞生;
  3. 内容为王的趋势。长期以来,渠道对于游戏发行有著决定性地位,渠道分走了游戏厂家的大量利润,小游戏厂商们获得的利润有限,创新的底气不足,对安于现状的大厂们的压力不足,导致整体创新能力被压制。而原神放弃渠道后也获得了高额的利润,为这些小厂指明了方向,也对大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将来的竞赛,只能是对高质量内容的竞争,而不再是渠道的竞争。(写的不好,意思大概是这样)
  4. 内购与买断之争进一步加剧。内购制游戏的领头羊因为高利润可以投入更多的成本去开发免费内容,通过高质量的免费内容吸引更多白嫖玩家,以白嫖玩家作为游戏内容吸引更多重氪用户获得更多利润,从而达成循环。而买断制游戏面临新冲击,也必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游戏质量才能让体验过高质量的免费内购游戏而提高了阈值的玩家购买自己的游戏,会进一步制作更加优秀的游戏。(只要仍有支持买断制的玩家,买断制游戏就不会被内购制打败)在水涨船高之下,整个行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但对于玩家而言,会有更多好玩的高质量游戏。玩家应该乐见其成,而并非互相攻击。

============================================================================================================================================

2.4补充

PS:关于玩家与游戏

我觉得对于玩家来说,玩一个10分的游戏,体验到了80%也是玩到了8分的游戏,还是比体验到了100%的7分游戏好玩。而且这样的模式下更多的玩家可以体验到8分的游戏,而不是面对著买断制的8分游戏因门槛而不去体验,游戏应该给更多人带来快乐不是吗。最后如果厂商赚到了钱可以做出更好的游戏,那我觉得这种长线运营的模式未尝不可,怕就怕厂商不思进取做换皮滚服手游。所以与其说排斥买断或内购,我更加排斥差的游戏。

同时,我觉得游戏好玩与否是一个主观的东西,有人喜欢解密,有人喜欢打击的手感,有人喜欢游戏的剧情,有人喜欢游戏的美术和音乐,这些都没有高低之分,这些都是游戏性,有人喜欢就有游戏公司为玩家制作此类游戏,从来是市场决定游戏而并非游戏厂商所能左右,左右一时也必然会被淘汰。最后能胜利的游戏,绝非因为买断或内购,只会是因为质量高。

厂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目的最终决定不了游戏质量,如果竞争足够强的话,即使是高强度的pvp游戏,厂商为了争取可以作为重氪玩家游戏内容的白嫖玩家,也会致力于免费内容的开发,最终会因为高额的利润所允许的高成本而击败许多低成本的买断游戏。而买断单机也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游戏质量,才能打败高投入堆叠的高质量内购游戏,因为始终也有喜欢买断高质量游戏的玩家。这样的竞争,对双方不都是有好处的吗?所以为什么要说原神的诞生是一种危害吗?难道让不思进取的人享受过去的成功就是一种好事吗?买断单机在过去的时间在质量上高于内购,以后应该更加努力,争取永远领先内购制游戏才对。支持买断单机的玩家,只需要花费自己的金钱支持不断进步的尝试而抛弃不思进取的厂商就行了,而不是以玩内购游戏为耻。

说到底,全体玩家决定著市场,而市场选择了游戏。存在喜欢pvp且手握重金的玩家,所以有了征途那样的网游(腾讯系网游);有厌恶pvp喜欢自娱自乐的玩家,才有了一开始的二次元自闭游戏的产生;有不想付费却想在pvp中获胜的游戏,才有了英雄联盟这样的竞技类游戏。而因为玩家对换皮滚服手游和2d纸片手游感到乏味,原神的出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事实上网易对开放世界的探索还要更早,不过mhy孤注一掷的勇气确实胜了一筹。

至于说到内购氪金,我想说,厂商研究经济学、心理学等知识来制造产品和进行定价无可厚非。人应该是理性人,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选择了超出自己范围的消费就应该自己承担后果。就像我们不能指责被流氓冒犯的女生是因为打扮的好看激起了别人的欲望一样,犯罪行为只是流氓自己的决定,他也要为此付出代价。游戏氪金的定价也只是厂商自己的选择而已,商品能在市场畅销说明能够接受价格的大有人在,不能接受的人只能攒钱或等待打折,这是市场行为,这是价格歧视。(虽然知道合理,但原神的抽卡为什么这么贵?我都快抽不起老婆了呜呜呜呜)如果要为这些找一个罪魁祸首,那绝对不是游戏或厂商、更不是玩家,只能是这个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时代。

最后,我想说,游戏就是为玩家带来快乐的东西。身为玩家可以但没必要过于关心游戏在游戏专业领域的好坏,凭自己的主观好恶选择游戏即可,游戏只是游戏,觉得开心就玩,不喜欢就不玩,不要塑造为人生的重要参照物,因玩了一款专业媒体说好的游戏而觉得高人一等,因玩了一款低质量的游戏而觉得浪费了时间,游戏就是消遣,是给你带来快乐的东西,毕竟你还不得不投入绝大多数的精力在大型多人pvp游戏地球ol上。

(所以2个10连就出了魈,我很快乐!哈哈哈哈!!!!)

============================================================================================================================================

原答案:

与其说是危害,不如说是冲击。

原神被说成危害可能是因为动了某些人的乳酪。

  1. 原神率先开启了「高投入、高质量、高回报」的手游模式,劣质的换皮手游生存环境变得更为艰难;
  2. 原神提供了比较优质的免费单机体验内容,对买断制单机市场产生了影响,而影响有三:

a. 国内原本因手游竞争激烈而流向单机领域的资金回流到高质量手游的竞赛之中;

b. 原神提供了有一定质量的免费单机体验内容,比原神差的买断制单机游戏难以存活,特别是由于原神的资金、技术和规模优势,很多独立游戏小游戏都难以与其竞争(高质量单机买断制受到的影响反而小);

c. 原神的高利润吸引到的绝对不止国内公司,这些年因3a大作高成本高风险而困扰的外国游戏公司可能也会模仿原神模式开发长线运营的网游、手游。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原神不断被黑的原因,既切走了其他氪金手游的蛋糕,还影响了单机买断制游戏从业人员的收入(先天发育不足的国内买断制单机游戏绝大部分质量不如原神的单机体验内容,难以与其竞争;原本流向单机买断制行业的资金回流到手游赛道,从业人员自然受到影响),此外还打破了传统手游渠道商的垄断,最后估计也没给国内的热衷于带节奏博热度的自媒体恰饭的机会(mhy宣发主要在国外,国内天天被黑上热搜完全不需要怎么宣传)。

============================================================================================================================================

2.3补充

PS:有人就原神的研发费用产生了质疑,因为他认为原神研发费用高于其他国外厂商但游戏质量比不上,我这里想简单回答一下:

首先,要厘清一个问题,研发成本与质量正相关,但并非绝对正相关,并非投入高就一定质量好,只能说投入高大概率比投入低的质量好;

其次,游戏类型差很多不能进行研发成本的比较(而且好玩与否本身就是主观的东西),美术、音乐、人员薪资都是研发成本的大头,所以相比较而言,开放世界游戏或有开放属性的游戏因为工程量大(因为开发所以交互多、容易产生的bug多、建模多)所以开发成本格外高,即使开放世界做得差成本也不会比一些好玩的线性游戏成本高;

再次,原神有很高的宣发费用,因为要在全球同步发行,而且作为在外国没有名气的小厂,很多时候需要砸钱才能起到和有名气的大厂一样的效果,当然有的游戏可能因一个偶然的契机就火起来了,但一般属于偶然事件,对于投入巨大的游戏不可能来来赌,所以宣发费用是必须的;

最后,在研发方面,大厂有开发开放世界长期的积累,树啊山啊这些很多都可以从资料库中调用,玩法设计这些也都有经验了,而mhy不行,都要从头开始,学习模仿试错都需要时间和金钱,时间长了,两三百人的团队薪资也是问题,更何况mhy的薪资水平行业内还是较高的那一档。

有人说让我看看6000w美金做出来的游戏怎么样,我想说:虽然它这个游戏的研发费用是6000w,但之前的游戏提供的技术积累难道不是成本吗?只不过这个成本算在了上一个游戏之中,所以越有经验的厂商开发游戏的速度越快成本越低,这也是育碧可以做很快做公式化开放世界的原因。换个比喻,一个刚开始玩游戏的萌新,想要追上已经玩了一年的玩家,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去练习或是投入更多的钱去氪金,虽然最后不一定赶得上人家,但至少拉近了差距。

最后我想说,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我不是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只是作为一个对游戏有兴趣的人根据平时看到的一些说法而想到一些观点,我并不能保证它的准确性。


因为他们看到用心做游戏的厂居然赚钱,比自己亏钱还难受


因为原神不走渠道,渠道简直恨死原神了

最新消息,原神走了米服,据信小米mhy37开分成,可以说小米是怂的非常彻底了,各位应该知道渠道平时都是55开往上,甚至能到82(渠道8)开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