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汉代的诗词歌赋流传的比较少,真的是因为「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还是因为年代久远呐?现在能找到的文献里有没有很赞的


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秦始皇帝游会 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于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

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

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史记》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𦈡。军曰:「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𦈡而去。

南越与汉和亲,乃遗军使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主父曰:「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阸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汉书》

————————————————————

想到再补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司马迁和班固自己写的也不错。以卫霍为例:《史记·太史公自序》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汉书·叙传下》长平桓桓,上将之元,薄伐猃允,恢我朔边,戎车七征,冲輣闲闲,合围单于,北登阗颜。票骑冠军,猋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祁连。

班固赞词写的挺华丽的,特会夸人,《汉书·叙传下》里一堆。司马迁写这些就比较简洁,不过由于《今上本纪》不传,对其内容只能从自序里看: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前四句还是挺朗朗上口的)。

汉代赋不少吧。比如贾谊《过秦论》,《屈原贾生列传》里有两赋;司马相如不用说了。秦汉时期以赋闻名,怎么会少。至于诗歌,刘邦那个《大风歌》不用说,汉武帝也有几首小诗(算婉约派嘛hh),再就是建安年间三曹七子(别忘了曹操是东汉人)。


陈汤: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汉赋就是汉朝的代表文学类型。史记里有部分记录。司马相如的汉赋留下了子虚乌有的典故,班固写过两都赋,左思的赋让洛阳纸贵!

大风歌,秋风辞,这都是皇帝的。汉武帝居然伤春悲秋!张衡会写四愁诗!司马相如会写凤求凰,卓文君写白头吟和诀别书,(一想到甄嬛传引用过我就恶心!)班婕妤写团扇歌,羽林郎,陌上桑都是汉朝的!等等等等……时隔两千年,这么多还不行?

要说朗朗上口,司马迁最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诸葛亮是蜀汉也算汉的话,戒子书不用说了,其实诸葛亮还写过戒外甥书,没有名,但第一句话振聋发聩:志当存高远!

班固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


陈汤:「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楚世家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涉世家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项羽本纪

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 --霍去病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 李将军列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货殖列传

言必行 行必果 -- 游侠列传

君以国士待我 我必国士报之 -- 刺客列传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还有大量精辟论述/辩论 , 如孔子弟子传中子贡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 日者列传 / 货殖列传等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