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
作者:微思考链接:中国现在培养一个孩子,到底该怎么去培养,是随了孩子的兴趣,还是应了现在社会的要求,填鸭式的教育? - 微思考的回答 - 知乎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微思考

为什么西方会采用「放养式」的教育方法?而我们则更多信奉「填鸭式」的教育理念?

什么是教育存在的生态体系?两种教育方式存在的生态体系都是什么?为什么现代的西方也同样弥漫著对本国教育的焦虑?尤其是对现在和未来劳动力素质的忧虑?哈佛大学由迈克·普鸣(Michael Puett)授课的,讲解孔子、孟子、庄子、荀子……等人思想的《古代中国伦理与政治理论》为什么广受追捧?「填鸭式」教育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它真的是一种落后的教育方式吗?就让我们走进本期的微思考:「放养式」教育VS「填鸭式」教育:理解两者背后的逻辑比盲目选择更重要原文解读

我们对于西方的教育体制一直抱有一种崇拜的心理,这种心理无非来自三个方面:对「放养式」教育的好奇心;西方孩子表现出的开放和自信;以及西方领先了数十年的创造力,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和屡次斩获诺贝尔奖的事实。但当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检讨和改进自己教育方法的时候,当我们义无反顾地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时候,当迅速崛起的中国私立学校紧紧地追随「西方教育理念」并备受追捧的时候,我们却发现很多西方国家也在做类似的教育检讨工作。

比如,纽约时报就曾撰文称美国社会弥漫著一种对本国教育的焦虑,这种焦虑可以追溯到美国学生在各种国际测试中表现不佳;英国的数学教育一直备受诟病,201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英国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已经远落他国之后;以致于英国政府考虑是否该通过推行某种政策来让英国小学生背诵乘法口诀……上述的这些担忧其实是对未来成年劳动力素质的担忧。既然西方都在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那么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怎样选择呢?

任何的教育方式都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必须有著完整的生态体系。举例来说,西方之所以采用了「放养式」的教育机制,是和西方的宗教传统以及信用体系、理念密不可分的。

  • 首先,大部分的孩子从小就受到较为强烈的宗教熏陶。虽然他们不背诵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但很多人却记得宗教经典中的段落和词句,这对于修炼孩子的审美意识和精神世界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
  • 其次,西方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和从小就形成的信用观念使得孩子在心底拥有著对自己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甚至对社会负责的思想意识,这在约束孩子行为方面发挥著巨大的作用

想想看,假设没有宗教的熏陶和信用体系的约束,从而缺少了审美能力、精神生活和客观限制的话,单纯「放养」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而中国正是因为没有宗教和信用环境,所以之前才采取了「填鸭式」背诵经典的教育方式、以期其随著孩子年龄的成长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现在想起来是不是也觉得颇有道理呢?!

但我们的很多学校在做的却是无视西方的教育生态,而仅仅引进「放养」的教育理念,结果无疑将是悲剧性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除了世俗观念之外,将完全缺乏审美能力,更不用提什么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即使是看到美的东西,也会由于心灵的匮乏而只能拍拍照、发发朋友圈而已。因为他们既没有西方宗教的审美熏陶,也没有国学的精神塑造,心灵完全是空的,想来非常可悲!其实,西方随著宗教观念的淡化也在进行著教育改革,这也是为什么哈佛大学会开设由迈克·普鸣(Michael Puett)授课的《古代中国伦理与政治理论》,讲解生活在2500年前的一群东方先哲的思想,孔子、孟子、庄子、荀子……正如普鸣教授所介绍的,「如果你严肃而用心地上完整门课,认真地阅读、思考每一个文本,并且尝试将课上所学付诸实践,我许诺:这门课将改变你的生活……」

那么,「填鸭式」教育又有哪些合理之处呢?

先记住,再理解

人的理解能力是随著年龄的增加不断提升的,这和人记忆力的发展轨迹恰好相反。在观察年幼孩子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现象,那就是他们总是在不自觉地模仿和背诵某些东西,像是一段广告词、天气预报、大人的对话、儿歌等。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年幼孩子的记忆力正处于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记忆力就像孩子快速长大的身体一样,永远有一种吃不饱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即使你不刻意地让他们背诵什么,他也会不自觉地自己把一些经常接触到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这本身也是对记忆力的一种锤炼,当然他们这时可能并不真正理解自己背诵的东西。

既然总是要背诵的,为什么不背诵具有美感或者教育意义的经典呢?比如,《三字经》、《论语》、《唐诗》、《宋词》、甚至乘法口诀等。这样做的目的可不是指望孩子马上理解它们所表达的意思,而是以备后用。换句话说,这些经典中,无论是实用的,还是智慧的,或者是审美的,想要消化和吸收都要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完成,但提早记住和储备却是有益处的。背诵它们可不是为了帮父母炫耀,而是形成某种深厚的积淀,毕竟未来再背诵的话会变得稍微困难。

厚积而薄发

我们是不是曾有这样的经历:当面对一个美景时,有些人只能用「美哭了」、「哇塞」等简单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有些人却可以借古喻今、吟诵诗歌;当听到一段独特的旋律时,有些人只能用「动听」、「优美」等简单的词来彰显自己的情绪,而有些人却能谈到乐理、联想到乐风。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那只是「用词」的简单与复杂,那实则是思想的简单与复杂;我们也千万别觉得那只是一种对外炫耀,其实,那是一种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准的内心深化。就好像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这双眼睛是要靠厚积薄发才能获得的。

「填鸭式」教育,或者现在的很多国学教育,其部分目的恰恰先入为主地把一些经典的东西植入人的灵魂,以便未来随时取用,只不过对于经典的选择是要慎重和与时俱进的。

深层快乐

有人说,「放养式」教育的真谛是让孩子快乐,那么快乐的真谛又是什么呢?仅仅是尽情玩耍?「为所欲为」?还是应该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呢?

虽然「为所欲为」也是快乐的一种,但那只不过是浅层次的快乐,更深层次的快乐正如拿破仑所说,是「使自己的才能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挥。」但问题是,才能从哪里来?

天赋当然是最重要的来源,其次就是一种不知疲倦的工作状态,而这种状态能够帮助人们克服现实的阻力,实现前所未有的自己。说的通俗点,有点「苦中作乐」的意味,只不过沉浸其中者不觉其苦罢了。

不过这里面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思虑的:

  • 第一,大部分人的天赋还远远达不到不靠后天努力就能转化为才能的程度。就算是贝多芬,最开始也是在被逼迫之下才将天赋转化为才能的;
  • 第二,既然还是要刻苦和努力才能构筑才能、找寻快乐,那么让孩子理解「苦中可以作乐」就变得非常重要。但孩子因为理解能力有限,恐怕不经历一个过程很难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填鸭式」教育在帮孩子理解「苦中可以作乐」也并非一无是处。

换而言之,如果孩子不能找到自己的天赋,并将其转化为才能,恐怕永远难以获得深层次的快乐。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构筑才能的过程绝不会一帆风顺,充满了阻力、挫折甚至挫败。如何培养克服这些逆境的意志力?「填鸭式」教育是不是其中的一条路?这些无疑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今天这篇微思考的根本目的,既不是为了批判「放养式」教育,也不是替「填鸭式」教育辩护,而是让大家理解不同教育方式背后的合理逻辑和完整的生态体系。无论采用何种教育方式,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它都必须要和国家、学校或者家庭环境(大环境或者小环境)相适应。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避免跟风和被误导,从而取得自己所期望的教育结果。

(图片来源于网路)

欢迎访问微思考官方网站 http://vthink.org(或者 微思考.com),或扫码关注微思考公众号(也可搜索公众号「vthinkorg」或者「微思考」)

http://weixin.qq.com/r/e0kTCzLEi2-0rXZo9xxp (二维码自动识别)


中国那里算填鸭式教育了?你能填出个清北看看!


父母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让孩子独立,经济上独立以及人格上独立。需要考虑要如何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走,不胡乱给孩子做决定,多让孩子思考自己所做决定的后果。引导重于「教育」。
孩子在学校里考几分都不要骂他。


努力提升自己的经济条件。再说中国的教育也没那么不堪,看开点。
鼓励孩子多参加一点活动丰富自己,但是参加那些东西不是为了和别人比。不要把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要和孩子交朋友,参考一下西方家长怎么教育的。还有,千万千万不要和孩子说这个孩子是坏孩子不要和他玩,也不要太干涉他的一切
大环境不是老百姓能改变的,如果真关心孩子就多想想家庭这个小环境帮助孩子成长吧。

我相信在每种教育模式都有自身的弱势和问题,但是,无论什么模式,都是社会的选择,一定是适应这个社会的。如果社会变,教育也会变。

估计你在寻求一种不得不在中国生存的前提下的答案,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你们首先要降低对孩子在应试教育体系下取得好成绩的期望值,同时坚持自己的信念,认定你的孩子虽然输在起跑线上,但会赢在终点。

人生需要等待。
既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摆脱中国式教育,那么要明白到底想要让他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可以从国外的学习模式借鉴,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个人认为这个更适合中国的孩子,而且中国的私塾教育史发展的很成功的,只是大多数人有误解)。再者,学习教育心理学对培养孩子很有帮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