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个好东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一定要读点哲学。

我准备从3岁开始介绍适合孩子的哲学书。

都是我自己看过的,一般来说,给孩子看的书,我会先翻翻。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一、3-7岁

小哲学家系列:

二、7-12岁

这个书还有第二套,可以先看看第一套,如果孩子觉得有兴趣,再看第二套。

还有这个书,我看了,感觉对于小学生有点难,但人家就是写给孩子的:

读小库的书,质量就不必多说了。

三、12岁以上

最常见的一本:《苏菲的世界》

不用多介绍了吧。

这本,成人看的入门书,我认为初中生应该可以看看:

写得比较通俗易懂。

还有这本,也可以,高中生可以看:

最后,如果成年人初学,建议看这个:

作为入门书,最好!

我就是从这本开始入门的。

这本看懂后,就看看哲学史的书:

建议看梯利这本,还有一套很有名,是罗素写的。

很多评论都说这套不够客观,是罗素心中的西方哲学史。

看了基础的几本书籍后,可以看看哲学家的原著。首选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系列。

首先是柏拉图:

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整个西方哲学史,就是在给柏拉图做注。

有些夸张,但也有道理。

其他的哲学家,我个人认为,亚里士多德,康德,尼采,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这些应该都看看。

补充一下,很有名的黑格尔,我表示读不下去。

康德虽然也难读,但是我啃了,太难啃。可以看看邓晓芒先生的解读,会容易些:


与其给出“标准答案”,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

对于孩子来说,这个世界充满了谜团。孩子天生好奇,面对新奇的世界,他们总想搞清楚、弄明白,于是就有“十万个为什么”。弄得家长们都很烦躁。而且所提的相当一部分问题是大人回答不了的,原因不是缺乏相关知识,而是没有任何知识可以用作答案。因为,世界没有简单到可以使用自然科学解答一切的问题 。

而这样的问题正是不折不扣的哲学问题。哲学开始于惊疑,孩子心智的发育进入旺盛期,就自然而然地会对世界感到惊奇,对人生产生疑惑,发出哲学性质的追问。

提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好奇、好问,不满足一知半解,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思维方式。而童年处在创造力的萌芽阶段,好问好学能够提高孩子的创造力。

回答孩子们的提问,并且能够解决孩子们的哲学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书籍来帮助孩子们。《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就是一部以探险故事形式展开的青少年哲学普及读物,书中试图以一种通俗有趣的方式传达哲学之美,引导孩子思考和探索世界、认识自己。

以游戏和漫画为辅助,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

我们大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提问和思考是孩子的天性,使得他们有了哲学思辨的能力。

书中有两位主人公,其中一位是中学生奇奇,他最近总被噩梦惊醒,而噩梦的源头是困扰着他的死亡问题。他的爸爸在和他交流中,察觉到他内心的问题,于是在奇奇14岁生日时候,送给了他一部手机,让他多和好朋友妙妙交流。后来,手机微信中有个叫“自由男神”的人加了他微信,他邀请奇奇完成一个迷宫探险游戏,完成任务后会送他一个特别的礼物。出于好奇,奇奇带着妙妙接受了这个游戏。

接下来的整个暑假,奇奇和妙妙每天兴致勃勃地去完成“自由男神”的任务。奇奇、妙妙一次次的探险闯关,每走一步都是一个哲学问题。

世界是实体还是虚空?世上的事物是彼此孤立还是相互联系的?世界能完全被人类认识吗?……这些哲学难题,都将在主人公奇奇和妙妙的探险故事中一一呈现。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顺便解决了问题。

探险结束后,奇奇也发现原来“自由男神”就是他的父亲。在父亲帮助他们设计的探险的过程中,他们懂得了很多课堂中没有接触到的知识,也开始了解自己和生活,并且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本书共40章,每章都会解答一个经典哲学问题,并搭配一幅六宫格漫画,以引导小读者思考和理解。另外,本书还附带了一个迷宫游戏,可供小读者与同学、家长一起玩、一起读,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哲学之美。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

罗素说:“当有人提出一个带有普遍性问题时,哲学就产生了,科学也就有了开端。

这个世界充满了谜团,世界没有简单到可以使用自然科学解答一切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了解和接触哲学家的思考方式可以在年幼的心中埋下思考的种子,获得自由思维的能力。

讨论哲学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智力,还可以赋予他们成为积极的、有想法的人所需的技巧和信心。

哲学,往大了说,就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往小了说,哲学思维其实就是理性思考:思考世界,思考生活,思考学习。

孩子会经常问起,“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我们为什么必须上学?”……孩子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不是谁教的,而是源于他们对世界的惊奇,是天性使然。所以从天性来说,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

美国儿童哲学家马修斯指出:“在真正的哲学讨论中,儿童可以成为出色的讨论者。儿童可能没有成人对手的丰富信息和老道的语言能力,但是他们的想象、他们的困惑和发现意识,他们对不和谐、不恰当的敏感,他们对认识事物的急切热望,都特别有利于哲学思考。

哲学被称为“一切科学的基础”,在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儿童哲学教育已经相当普及。而在我们国家儿童哲学教育也越来越被重视。在2020年度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中,在小学阶段的110种推荐书中,出现了很多儿童哲学书。

因为读书不单单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出一个心灵健全,精神富足,富有情感和思辨能力的人。而哲学类书籍,恰恰能够帮助孩子们。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结交朋友、独立思考、正确理财、善于发现美、珍惜和尊重生命等。同时,也为孩子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启迪孩子心智,引导他们向世界有更多维度的探索。

《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采用探险故事加游戏和漫画的方式,可以让小读者们感受刺激的同时,能够轻松地把哲学知识一起掌握。这种新颖的阅读方式,会激发很多小读者的阅读热情,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