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学术论文时,一直被老师要求多用批判性思维,听了太多次critical thinking,我自己的感觉就是,去发掘一个问题的不同面,就像你去认识一个复杂的人,看到他性格中很多不同的成分。

假如,张三为人孝顺,但十分穷,为了给八十大寿的老母亲祝寿去偷了一个蛋糕,并且死不承认。杠精可能会抓住一个点,说这个人就是个坏人,做错事还不承认,偷偷摸摸,不光明磊落。而批判性思维,会承认他好的地方,也批评他不好的地方,甚至会深度挖掘,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张三的惩罚应该是什么程度。

杠精不是为了和你探讨一个问题,只是为了维护一个片面的观点,他会不停攻击你的漏洞,而且强调自己观点的证据。批判性思维的出发点是,很多事情是复杂的,不止一面,我们要看到不同面,最好向下继续挖掘,去思考原因甚至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上纯粹个人想法


差异:

1.批判性思维追求的是「可接受/合理的结论与想法」,杠精不存在这一点;

2.批判性思维的一个中心是事实与逻辑的批判,材料来源是否可靠,是否存在逻辑,信息是否偏差与欺骗性等,杠精缺乏对信息与逻辑的追寻。结果就是,批判性思维力求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然后形成自己的判断,杠精对别人是怎么想的缺乏兴趣与尊重。

3.批判性思维的内核是怀疑精神,并在怀疑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的拓展,杠精的内核是「我什么都不信「,并在什么都不信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自我封闭。

相似:

1.在表现上都存在「批判」;

其他:

1.哲学上的批判与我们所说的批判性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别,一个是形而上的,一个是形而下的,毕竟日常中所接触的都是形而下。杠精有时候还喜欢从形而下跳到形而上,并且在不利的情况下,以「虚无主义」等等作为自己的台阶。毕竟哲学不是我辈一般人所能弄斧的。同时哲学上还存在「不可知论者」,杠到最后,杠精可以利用这一点打成平局。

2.「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比人与类人猿的差距还要大」,有时候被误会的「杠精」其实不是杠精,因为世界观等不同,实在无法进行沟通,而这时可能恰巧自己是杠精,人人都有成为杠精的可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