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知乎上看到有评论说如果中途岛海战日军赢了就能切断美国海上贸易航线让美国本土没资源可用从而赢得战争胜利的说法,该如何反驳?


反驳的必要都没有………

以后再看到这种评论,你想反驳,你就让他把问题说具体。比如他说可以切断贸易路线,你就问他具体怎么切断,是不是用潜艇,具体怎么编制,有大概98%的可能性他20条回复(最多)以后就遁了。

这类评论也罢,基本所有「轴心国胜利网文」也罢,其实就是「相关人物连独立yy出一个爽文场景的能力都没有,还得让别的作者给他写」,他更没有将自己模糊的yy具体化的能力,和「看见街上打架噼里啪啦围观很爽」的大爷大妈没啥区别。

认真探究此问题的话可以阅读《断剑》第24章和附录5,概括一下:

1中途岛胜利主要是给了美军进一步在瓜岛操作的空间,如果输了,瓜岛不会像史实那样发生,之后怎么样无法预测(很多轴心国类网文最喜感的就是「美军既是弱比的,也是无敌的」——中途岛输了直接ctrlc+v出来一批部队,就是要往瓜岛送,再被主角虐一遍。其实这个的祖师爷确实是日本人自己的类似yy作品………看完觉得智商掉线了)。

2日军对潜艇的运用有很严重的缺点,即使在「日军有能力做针对夏威夷的投送」(实际上做不到)的假设下,日军无法用潜艇隔绝夏威夷和其他盟军控制区;

3.日军无法打下澳大利亚本土,西南太平洋的高歌猛进不能提供迫切需要的产能(可以提供一些,但绝不可能达到赶上美国的程度);

4.日军登陆中途岛的过程必然损失巨大,不管最后登陆是否成功。美国海军有不得不如此的前提下抛弃守岛部队的优良传统,就算守岛部队死光了也打击不了对方士气。因为一向如此。


  1. 美国本身就是资源大国,并不是几乎完全依赖海外资源供给的英国,这个说法换成截断向前线运输补给的航路也比什么掐断美国的资源输入来得靠谱。
  2. 中途岛是中太平洋上的一小组孤零零的小岛屿,既不在通往将来几乎是必然要爆发的南太平洋上的各种拉锯战的必经之路上,也不是美军的重要补给节点,周围更没有什么足够的前进支撑点来把这里变成足够重要的战略要地。山本打这一仗的主要目的其实是消灭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残余作战力量。顺便把岛拿下来的最大意义大概也就是在中太平洋插个眼,免得再像杜立特那次一样被美国人摸到东京脸上了才发现狼来了。
  3. 日本人的潜艇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联合舰队的补充战力,它的设计突出得是远程航空侦查能力,著重强调在舰队战中的作用,这注定了日本对潜艇使用的理解是和正在用潜艇绞杀英国的德国人和将来要用潜艇绞杀日本人的美国人完全不同的。日本人基本上就没有航路截击作战的概念,在历史上当美国太平洋舰队从珍珠港前出的潜艇千里迢迢把日本的南洋运输线搅得乱七八糟的时候,有特鲁克这种更靠近战区的基地可用的日本潜艇部队对触手可及的美军珍珠港-萨摩亚-澳大利亚/瓜岛航线甚至都是无动于衷的。这种使用观念上的差距可不是打下来一个没什么实际用处的中途岛能改变得了的。
  4. 在核时代之前,日本唯一有相当的可能迫使美国进行和平谈判的战果是占领珍珠港,迫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后退将近1000公里回归本土,这样在美军夺回珍珠港之前基本可以免除美国海军对中太平洋的实际威胁,但是到中途岛那个时候,就算这一仗打赢了日本也没能力达成这个目标。

所以综上,中途岛战役的「转折点」地位其实更多的仅仅体现在终结了日军的连胜神话、缩减了日本在海军航空战力上的优势、以及遏制了日军的进攻主动权这三点上,而这三点都是站在美军的角度上的。反过来说,打赢了中途岛,对于日本来说,视乎其战损比,即便在最佳的情况下最大的意义也不过就是联合舰队可以以较为完整的阵容重启之前半途而废的MO作战,而美国太平洋舰队将有一段时间没有水面力量来威胁日本的行动。但是考虑到日本稀烂的航线保护水平和压根没有的航路截断意识,在它能把南太平洋前线推到萨摩亚甚至更远地方之前,它还是要面临美国潜艇的持续威胁以及宝贵商船队的持续消耗。但是时过境迁,距离澳大利亚咫尺之间的莫尔兹比已经不是个容易攻下的据点,更遑论萨摩亚了。

所以打赢中途岛对美军的积极意义本来已经不算非常大,对日本来说就更是聊胜于无,即便是在完胜美国的前提下,日本指望靠这一仗走向胜利巅峰那也是跟痴人说梦差不多的。


美国的「海上贸易航线」和中途岛又有什么关系呢,完全是南辕北辙而已。

美国的战争资源大多都是由美国本土提供的,不需要走海上航线。即便是余下的部分也主要来源自拉丁美洲和英国、自由法国、比利时控制的非洲领地,走的是加勒比海—南大西洋航线,别说是日本海军,就算德国海军都无法触及。

除此之外就是「美—澳生命线」,但是这条线也完全不需要经过中途岛周边海域。就算日本海军大发神威,直接去炮击美国西海岸,压的美国人下不了海........美国也大可从东海岸出发,走巴拿马运河,绕南太平洋,抵达澳大利亚。

日本海军的后勤能力在孟加拉湾都难以长期活动,更何况是比孟加拉湾还远两倍的南太平洋,根本不可能切断航线。

美国从0开始建立一支舰队,需要30个月,就算日本海军在中途岛一次性把敌人一窝端了,而自身损失微小,也只是争取了30个月的时间。真等30个月,别说美国人了,就算是英国人都该从印度杀出来了,在多个方向面对敌人会顾此失彼,日本的战略力量最多只能应付一个方向。

不打到美国本土,就不能动摇美国的战争动员基础。而跨过整个太平洋的远征,日本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所以,只能挨打不能还手,无法取得胜利


争夺中途岛的核心意图是拓展战略空间。

以步兵师团梯次部署、逐渐加强,强迫美军在连续夺岛作战中产生惨烈的人员损失,最终迫使美军议和。

但迫使美军连续夺岛而不是跳岛战术,核心的问题是要维持舰队存在以及部分制海权。

美国的制造业可以使其承受连续不断的损失,而日本相对来说难以承受重大失败。

日本陆军能不能占领中途岛并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是日本海军一次惨败都不能有。

但即便一直到45年,日本海军都没有惨败过~

45年再找一个杜立特之流搞一次单程观光,把瘦子胖子小男孩三兄弟都快递到东京,也不知道日本会作何感想~

然后,百万苏军南下,日本大陆政策彻底歇菜~

其实也就是联合舰队死的早,要不然偷偷在它驻地种个蘑菇~也不知道雪风能不能像欧根亲王一样硬抗两枚核弹~


不可能

美苏两国的资源对外部依赖非常低,靠切断贸易扼杀美苏两国的可能性为0,这个思路完全错误。

从其他角度来讲:

日本理论上有没有可能击败美国,使美国无条件投降?

——完全没有,日本的综合国力不允许它劳师远征对美国本土进行有实际作用的威胁,因此完全无法对美国的战争潜力造成根本影响,这点比德国还要惨一些,德国至少在理论上有威胁英苏两国战争潜力的能力。

日本理论上有没有可能通过对美国造成巨大损失,使美国承认或者默认日本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既得利益,既达成一段时间内的停火?

——有,如果日本在1941年末到1942年末这段时间内,可以打出一系列极高交换比的作战,对美国海军的有生力量造成巨大杀伤的话。战争并不是造出船来就能拉出去作战,如果上述情况成立,在1942年末之后的2-3年时间里,美国将被迫面对必须用毫无经验的新舰员、新飞行员、新指挥官对抗日本经验丰富的舰员、飞行员和指挥官的局面(然而日军的作战思路与之背道而驰,反而总是自己的人员损失更加严重些)。虽然日军仍然不可能摧毁美国战争潜力,但是美军如果被迫采用这种添油战术,那么海军的损失有可能被扩大到国内无法承受的水平,进而短时间内与日本协议停火或达成停火默契。

如果成立,日本有没有可能保住亚洲霸主的地位?(类似的问题,如果德国不发动巴巴罗萨战役,能否保住中西欧霸主的地位)

——完全不可能,如果从更长维度的视野来看,二战是以美苏为代表的意识形态模式的领导国家从以英法为代表的殖民地模式的领导国家手中夺取世界控制权的长约40年(2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的斗争中的一部分,即使美日、苏德之间真的维持了和平,殖民地统治模式也必然会在美苏的压力下崩溃,事实上如果苏德、美日之间始终处于和平,那德日两国很大概率坚持不到1945年就要崩溃,相应的殖民地体系坚持不到60年代中后期就很可能瓦解。在实际的历史中,二战胜利后,理论上敌对的美苏两国在肢解殖民地统治模式这方面的合作可谓亲密无间配合默契,兵不血刃剪除了英法的几乎全部羽翼,英法两国的所有努力在美苏面前基本上没有任何实际的抵抗效果,没有任何道理可以认为德日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在战场上击败美国当然是可能的,但是这件事和赢得最终胜利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