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这两个人怎么碰撞


多希望能成真。大张伟是什么人,是比李诞还要嬉皮也比李诞还要深刻的人。一般人是跟不上大张伟的思想境界的,所以你看到的讲段子也好嘻嘻哈哈也好不过是他不屑于跟你们说你们根本理解不了的事的方法。

而一旦遇到有自己独立思维同时对社会事件有清醒认知的人的时候,是大张伟光芒最绽放的时候,听他那些话,你觉得他更像一个哲学家,很多话都能使你茅塞顿开,很多你习以为常的事经他一讲你才会发现哦对原来这样是不对的。

十三邀有个番外,一个北大学妹采访许知远,许知远说自己一直在流浪,学妹说你做书店做音频开讲座,挺不流浪的,就像大张伟,挺不朋克的,但是你们都是为了三瓜俩枣在舞台上卖艺的同时在自己心里有一块留给自己的地方独立思考让自己不随社会沉浮而浮躁的人

我已经去官微留言了 太好奇了


人到中年,在难以回避的同学聚会上,你总能够看到一两个截然不同,却又自带引人注目效果加成的人——

一类人,谈笑风生八面玲珑,能够在不经意间,用笑话段子把酒席上的每一位来宾照顾得舒适自在;把酒场上的每一丝空气,变得像熨斗熨过一样,软软绵绵服服帖帖。散席回家后,你感慨:这人,怎么就出落得这么大方拔群?

还有一类人,像踱进咸亨酒店的孔乙己,踟蹰而寡言。他尝试过和三两个人,聊有别于车子房子款子的话题,最终却只能落得有一句没一句,在灯光昏暗的角落里自斟自饮,两口小酒。散席回家后,不经意间想起这么个人来,叹道:一点没变

大张伟接受采访海了去,这个话题中提到的画面感,主要来自许知远

从《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到《十三邀》,从西装革履到衬衫拖鞋,从青年精神领袖,到很多过江之鲫们眼中的「猥琐老男人」,他始终激烈、始终温柔、始终复杂、始终纯净、始终迷惘、却又始终绝不妥协。

许知远尝试过在咸亨酒店中著短衫、拖鞋。但夜深人静脱下短衫,他会发现,穿长衫的舒适和孤独,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

这两种人,唯有在实无法回避的同学聚会上,才可能相遇。

酒终人散,反向而行,再不回头。


这种星球级别的不搭,让我充满了好奇,虽然许知远和大张伟我都喜欢,但我内心充满了看恐怖片或者悬疑片的期待。这太有意思了。一个害羞的文青去采访一个话痨的反文青,太有意思。


谢邀。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大张伟我知道,也仅限于「嘻唰唰」时期的几首歌和一些段子。

许知远是谁,完全不了解。抱歉。
泻药

对张大伟的认知还停留在十年前的喜刷刷。。。另外一个不知道。。。。。

奥是大张伟。。
我也好奇事情会如何发展
就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的那种对话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