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答案恰恰是相反的,現在90後品茶的越來越多了,未來這個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只有大媽大叔喝茶的概念會變為曾經了。

隨著線上線下的融合,未來年輕人會成為茶葉消費的主力,以小罐茶為代表,小罐茶線上主要消費者的年齡構成為18歲至35歲,比傳統茶行業的消費者平均年輕10歲。只是不在茶行業對這個行業了解,以我們自己的茶葉客戶來講,主體是20到40之間,所以90後還是有相當大的比重。


並不是品茶的越來越少了,相反飲茶的人群越來越多,而且年齡越來越偏年輕化。

只不過喝茶的人,並不都去以傳統的茶樓的或者是茶館喝茶或者買茶。購茶的途徑有很多,飲茶的方式也有很多,並不只有坐下來喝傳統功夫茶才是喝茶。

茶文化想要持續發展還是要以包容並進的心態,不是一味的守舊。

只要茶能給大家帶來健康和放鬆的心情,無論是以何種的方式,都是值得做茶人去推廣的。


一名90後,低調的閩南姑娘的茶緣。

大概是在肚子里的時候,就與茶結緣了。

老爸是個實實在在「泡大茶」的閩南人,小時候街里鄰居就屬我家最熱鬧,家裡靠著馬路,有個大院子,傍晚吃完飯,姐妹幾個總會剪刀石頭布,輸的人洗碗,我在家裡排行老妖,總耍賴,等到最後一口就咕嚕一下全部倒進嘴裡,馬上跑人,姐姐就罵罵咧咧的把碗筷收拾起來了。而我沒走兩步,就被老爸喚去幫忙拿茶米、搬凳子出來,老爸燒完熱水就開始自顧自的泡起了茶。

那時候雖然沒有什麼生活追求,但對於泡茶,老爸還是很講究的,每次泡茶前,他總會檢查一下茶杯是否乾淨,有茶垢就開始刷,刷完之後用燒開的熱水燙一遍,然後在茶壺裡裝滿茶葉,第一遍茶水倒掉,第二遍起喝,泡完之後開始呼喚老媽前去賞臉,夜幕漸漸降臨,親戚鄰居一個個來家裡,老爸不願其煩的添上茶杯,又是熱水燙開後裝上茶水才給客人喝。

  他們講著最近海里養殖情況,市場行情,講著生活的大小事情,也講著村裡傳著的勁爆八卦,我們幾個小孩看完了黃金時間的電視,出來到院子納涼,大家聊得意興闌珊,遲遲不願離開,我們也搬了個小凳子,在旁邊蹭點茶水,聽著大人們講到一半的故事,津津有味。

這是以前的生活,那時候爸媽比較年輕,白天總要到海上勞作,風吹日晒浪打浪,耗盡了全身力氣,回家也只有一口茶能好好解解乏了。老媽是個善良的女人,丈夫身體健康,孩子前途光明對她來說是最大的寬慰,從小教育我們要努力,要學習,要有好成績,言傳身教是一個最實在的教育,在我家反正如此。

  老媽陪著老爸喝了一輩子的茶,會重複老爸品茶時說的道道,也在我們面前裝下逼格,哈哈,知道老爸胃不好,家裡的茶淘汰到只剩岩茶和普洱茶,現在年紀大了,也下令要求老爸改掉喝早茶的習慣,老爸也是有求必應,如今他也控制每天喝茶的量,倒是老媽習慣了「茶來伸手」的好習慣,總能讓我爸手不得閑,有時老爸會在我們面前戲謔老媽,說她才是個「喝大茶」的人,泡的都趕不上她喝的速度了。

那時候以為泡茶是一件很普遍的行為,直到出外念書,才知道並非每家每戶都有這個晚間活動,也才知道並非每個喝茶的人都會跟老爸一樣講究,而我外出求學那幾年也幾乎不喝茶了。

  但也許小時候烙下的深刻的記憶,以至於後來工作之後,莫名其妙的開始了泡茶之路,紅茶、白茶、岩茶、綠茶、烏龍茶,無茶不歡,結婚之後,也莫名其妙的延續了老家的習慣,飯後泡杯茶,喚上李先生,其樂融融。

老爸來榕看我心水茶葉,更不吝給我他的珍藏好茶,心裡大概會想,真不愧是我女兒。


品茶,說起來簡單,但是必須有兩個必要因素,,時間和金錢。試著,現在的90後除了富二代,有幾個有這樣的時間的


首先你那裡統計的數據90後品茶越來越少?還是說你身邊90後不怎麼品茶。其次喝茶這個事情確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就比如我30之前基本不喝茶,30以後逐漸熱愛茶文化,紫砂文化,現在每天都要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