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會強迫自己反覆簡單且無用的過程,例如反覆計算非常簡單的算術問題,就像兩位數的加減甚至是一位數的加減;反覆洗手總覺得洗不幹凈;反覆檢查自己的書寫是否工整,如果稍微不公整,我就會異常煩躁,然後撕掉重新開始寫。我爸媽覺得不用去看醫生叫我自己疏導,但我覺得自己完全克服不了這些毛病。


強迫症的朋友有很多性子特別急,有了什麼需求急於滿足,有了什麼不適急於消除。可很多東西不是自己想要就能馬上得到的,往往需要一個過程;也不是自己不想要就能立刻排除的,往往要接納和適應。當得不到的時候就會感到不滿,期待越強烈、急迫就越怨恨;當不想要又排除不了的時候,就會感到焦慮和煩躁,越排斥就越痛苦。

這種急性子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兩個:從小被父母給慣的,或者是和父母形成了逆反。我們在小的時候都是即刻滿足型的,有了需求要馬上獲得滿足,有了不舒服要趕緊消除,要不然就會哇哇大哭、滿地打滾、哭爹喊娘。如果父母有求必應,自己就習慣了即刻滿足,如果得不到即刻滿足就會不滿和怨恨;但如果父母過於冷漠,自己想要的始終不給,不想要的一直強加給自己,那自己就會和父母形成逆反,也會性子特別急,而且容易敵對和攻擊。

那性子急是如何導致心理問題的呢?

第一種情況,當急於得到某種滿足的時候,外部環境並沒有及時的反饋自己,自己就會感到不滿和怨恨,又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畢竟自己已經是大人了,別人也並不喜歡孩子氣的自己,於是就控制和壓抑自己,迴避他人。比如有的朋友私聊我,直接就說自己的問題和癥狀,讓我告訴他怎麼解決,如果我回應的不及時或態度比較冷淡,對方就會感到不滿和怨恨,破口大罵或者迴避我。所以在很多時候,我都不會即時回應,即便當對方發來消息的時候我當時就看見了,也要等幾分鐘再做出回應,並且告訴對方心理諮詢需要付費和預約時間,因為我不想卷進一個依賴和抗拒的關係模式:不管對方想要什麼我都必須即刻無條件的給與滿足,要不然就會遭到對方的敵對和抗拒。

第二種情況,當身體上出現某種不適感,或者有了某種負面情緒,再或者有了某個不好的想法時,急於消除,而又消除不了,並且越抗拒就越嚴重,這時就會感覺特別焦慮和煩躁,乃至絕望、憤怒和敵對,恨不得弄死自己。其實吧,任何人都會有不舒服的時候,也都會有負面情緒和雜念,理解和接納這些身心的正常反應,該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等一等也就過去了,不用刻意的去消除什麼,如果刻意的關注和消除,反而會把那些負面情緒和念頭羈留下來形成敵對關係。這就好比著名的白熊實驗:引導者反覆告訴大家不要想到白熊,但沒有一個人可以做的到,因為人是有聯想功能的,會根據「白熊」這個詞產生相關的聯想,在「白熊」前面加上「不要想到」只會適得其反。

那怎樣才能慢下來呢?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修身養性,就好比泡茶和品茶,放慢並享受泡茶的過程,喝茶也要慢慢的品味,一小口一小口的喝。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意識的放慢自己,體驗和享受做事情的過程。再比如放慢自己說話時的語速,抑揚頓挫,這樣的表達才會更加生動,更容易被對方理解和接納,而不必急於說服他人。

小孩子都喜歡甜食,因為甜食可以帶來即時的快樂,而成年人喜歡品茶、喝酒、苦咖啡、吸煙,其實這些東西口感都很差,苦澀辛辣,剛開始就是一種折磨。但是,入口回甘、酒後微醺、精神振奮、身心鬆弛的後續體驗簡直妙不可言。也就是說,多讓自己吃一些苦,餓其體膚、勞其筋骨,這就好比在勞累了一天之後躺在沙發上的幸福感。


你說的這些表現,如果對你的學習和生活造成明顯影響,浪費了你大量時間和精力,導致你痛苦了,那麼就是強迫症了。你應該讓你父母帶你去醫院,聽聽醫生怎麼說,以引起他們的重視。因為這個問題靠你自己是很難克服的。醫生確診後,建議找心理諮詢師諮詢為首選。


就是知道就行了,就這麼簡單,不如刨根究底。


避免完美主義啊,你這個到後面強迫症會越來越嚴重的,一定要及時解決,推薦哈佛幸福博士的書《幸福超越完美》。


第一,學bai會放鬆,運動是最好的du身體放鬆zhi法,能夠讓dao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zhuan運動中去,讓shu整個身體活躍起來,大腦也會多分泌一些愉快素。 第二,轉移注意力,當出現強迫癥狀的時候會想辦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也可以手上系一個橡皮圈。一旦出現癥狀的時候給自己的橡皮圈彈一下,讓自己感覺到疼,可以讓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疼的上面,慢慢的直到這種癥狀的消除。 第三,不要害怕失敗,另外失敗只是一次經歷,因為強迫症很多時候就是害怕失敗。 第四,強迫症患者往往他們是更加追求、工作學習方面的成功,對自己內在的情緒往往是比較壓抑的,所以其實是需要通過一些方式來讓自己的情緒得到一些發泄。


寒假放鬆一下,多接觸朋友,多出去玩,多干自己快樂的事,慢慢把這事忘了,解決它反而解決不好,慢慢也就好了。


這種是強迫傾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