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我上大学的时候没有老师讲方言,即便普通话很不标准,也没有讲方言的。

因为我在福建上的大学。

隔一个村都可能语言不一样,更别说不同的市了~


遇见这样的老师果断离开

找找别人课表

蹭一学期课

回来发现你会出类拔萃


首先,我是在香港读的大学。

在我看来,如果教授只是偶尔夹杂几句方言上课或者是有比较重的口音,我觉得是无伤大雅的,但是如果整堂课都用方言讲课,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就不合适了。如果非要揪著教授的口音重不放我觉得有点舍大逐小之说,毕竟在我看来只要一个教授有真才实学并且品行端正就应当值得尊敬,而且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和教授学知识。

我上课的时候会有很多很多的老师说英语有口音,第一次听课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懵逼,但是我不相信预习之后还会出现严重的懵逼。所以如果同学真的觉得听课不太习惯的话我建议从预习开始啦。


这个谈及对学生影响的话感觉就看学校的制度啦。

我们学校公共课,像高数线代大英之类的。先开放2节课(4小节)给同学旁听,上课时候可从后门出去自由换教室,有方言的老师会在最开始的时候试听看看能不能接受。然后2节课过后再教务系统选课,选自己的老师。

然后专业课没有这种试听,但是我们学校可能人多班多,一般一门专业课都至少有两个老师同时再上。如果听不懂和院系教务处申请换老师听,但最后期末考试还是在自己班级考。

最后我感觉如果有些责任心的年轻点的老师都会去学习下普通话。


听不懂是真的累,尤其是你还想著学的话。而且老师还觉得自己很厉害完全不跟著书讲,自己看书吧他又一直在上面吵著,看不进去,整节课两个小时白白浪费了。现在弄得我一听到他的方言就心烦。教龄比他还大的老师都说的好普通话,他又凭啥不说,不会说普通话就搞你的研究去……


大一听不懂可以要求。

大二,都在外省待了一年了,说不来人家的方言,至少得听懂嘛。

当然,你有听不懂的自由。。。。。。


外省市刚转到广东的同学比较有发言权

刚开始 真的是一句都听不懂。。


每次上课都很烦,天天用方言上课我真的想问候他家人,说不好普通话就不要上课了好嘛,我周围的同学也没几个能听懂的,真不知道这种老师也配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东北话算方言吗

我一南方妹子跑到黑龙江读大学,大一的时候,真的有少数听不懂 。比如说, 还有的还读成hài,不知道读成不到,诸如此类的。

有个别东北老师说话不带东北方言,我有两个室友喜欢南方,说话也不带方言。可能也许大概对东北人来说,说标准普通话不太习惯吧。况且人家领土,肯定本省的学生多,外地少,所以。。。。emmm。

大一的时候听不懂的时候都会问室友,后面慢慢的就听习惯了,甚至自己也能学著说东北话了。


。。。我们高中生物老师汉语挺标准的,但有的时候会突然想皮一下。。。然后那一节课都用方言讲课。。。问题是我们也都听的挺津津有味的


大一的高数老师有的时候为了活跃气氛也会用大连话,有的时候讲激动了也是一样的。我还记得近代史的老师,讲话的口音虽然不知道哪里来的但是大家都能听得懂。其实老师们都在尽力讲普通话了。我们都是觉得不影响上课之余还很有趣。体育老师也是,到现在还记得那句「喃把窗户关死」。

我们这边的一个物理老师……

第一节课说他只会讲方言,问班里有没有听不懂的同学,

班里有一些同学举了手,

他说:「那你们就习惯一下。」

哦对,高三嘛,据说有一位复读生来了之后听不懂老师讲方言,回去上大学了……(此条存疑)


我觉得大学还好,即使听不大懂也是有讲义或者课下请教可以弥补,反而是幼儿园小学,老师的普通话一定要尽量标准,不然真的会被口音问题困扰


如果听不懂那可不行,考试过不了关。除此之外,虽然有个别听不懂大概齐还不至于影响成绩也就算了,关键还是看这个老师本身的学术基础是否扎实。至于说话好不好听也就不必过于计较,毕竟在大学当学生又不是吃自助餐,自己可以随便点老师。


听得懂就行。反正也不是教说话。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