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区别:

过期食品不受法律保障,吃出任何问题你自己负责。


我曾经在回答里提到,过期牛奶我也可以面不改色的喝下去,评论里有人表示不理解。

其实,超市里出售的食品上标注的保质期,更准确的说法是指食品的货架期(也有称作最佳食用期的)

保质期不代表该食品过了这个日期就绝对会变质,也不代表没到保质期就一定不变质。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一个多年前的冷笑话,大概是这样说的,小明有一天晚上快12点了突然从床上起来找出药来吃,室友问他怎么了生病了吗,小明说,这些药明天就过期了

食品保质期是企业的一种承诺即作为生产者的企业应该保障在保质期内的商品质量不出现问题,作为销售者的企业应该保证不出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如果在保质期内商品出现了质量问题,生产者和销售者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食品的品质变化通常是一个持续过程,是量变引发质变,不是突然一下发生的突变。

大部分食品,随著时间的推移,品质会越来越差,发生变质导致不能食用或者食用后出现问题的风险也就越来越高。但这种变化不是在保质期的最后一天发生的。

至于过期一天的食品能不能吃,还是要看具体食品的种类、性状和你自己对风险的判断吧,有些食物看一眼觉得没问题就可以吃,有些食物肉眼看不出有没有问题的或者你觉得自己判断不了的就别吃。

其实很多食品的货架期都是设置得比较保险的,预留了较多空间。比如说牛奶,上次我做牛奶评测,就发现国产灭菌乳的保质期大多在6个月,而进口灭菌乳的保质期大多在12个月,难道它们的工艺有很大差别吗?不见得,它们都是uht灭菌乳,灌装的时候都达到了商业无菌状态。

所以,很多时候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我个人在观察性状之后觉得风险较小,我就会继续吃。

我心大又抠门。

退一步讲,很多非工业生产的食品,比如各种农家自制或者自家做的食品,压根就没有保质期的说法,大家不都是凭著感觉在吃吗,有些人还觉得特别好特别健康。。。

有时候没过保质期的食品同样可能会变质,因为食品变不变质跟储存条件有很大关系,同样一个包装的食品,放置于通风阴凉处和放置于高温潮湿处,结果大不一样。超市里也经常出现还没到保质期就坏掉的商品,胀袋,发霉,微生物超标什么的,有可能是储存不当,有可能是包装破损,有可能是产品本身就有问题……这都说明,不是单纯一个保质期就可以绝对保证食品安全。

正确看待食品保质期,可以帮助我们省钱,还可以帮助我们挑选味道更好的食品。

超市里的临期商品有时候特别便宜,如果是不易变质耐储存的食品,买临期的非常实惠。但是话又说回来,一些容易变味的食品,还是买日期越新鲜的越好,不仅出于安全,关键是新鲜出品的味道往往更好,比如含油脂的食品非常容易氧化变味,一些薯片蛋糕面包饼干坚果什么的,即便都在保质期内,三天内生产的和放了一个月的,你去吃,味道可能差很远,同样的价格,拿日期新鲜的味道更有保障些。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觉得有用的话点个赞再走呀


(但是你吃不吃你要自己选择哦,再强调一遍,出了问题厂家不会赔,我也不会负责)


相比保质期,我觉得会看食品成分表更重要

你买食品时会或有意或无意地看成分表吗??

www.zhihu.com图标

吃还有一天过期的东西,你能尝到生活的智慧。

那时候我还在国外上学,超市里卖的东西贵,随便逛一圈下来四五十刀,实在是肉疼。

后来偶然间我发现每天下午超市都会对马上过期的食品进行盘点,从面包香肠到饼干饮料,从奇怪的义大利酱料到可爱的印尼泡面,你可以用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价格,尝遍世界美食。

于是我就只在下午到晚上的时间段内逛超市了。

那些快要过期的食品,从味道上来讲,跟正常的商品没有丝毫不同,不仅各种各样的工业食品,还有早上出炉的面包,尚有余温的烤鸡....它们本身没有什么过错,只是在一个热热闹闹的超市里等待了太久,于是「不幸」被贴上了折扣签,被我「有幸」带回家,温暖了一段贫寒的时光。

你能想像到一进超市就有自己喜欢的东西贴著3折的价签在等待你的那种感觉嘛?

什么叫惊喜,什么叫他妈的惊喜?

不是我跟你吹牛逼啊,几千件商品摆在那,小爷一眼就能看见谁在打折,练出来的。

这个眼力和手卷烟一起成为了我的海外生活秘技,轻易不外传。

感谢这个世界上还有保质期这种东西。


吃过期一天的食品,你能尝到活著的执著。

那时候我有个朋友,在7-11打工,有时候会带回来一袋三明治热狗卷啥的。

「都是过期了的」他说。

朋友养了个哈士奇,过期的快餐带回来喂狗,可能是因为吃多了过期食品,也可能是因为品种问题,那只哈士奇总是傻逼乎乎的。

有一天我们在家,到中午饿了,外卖太贵,去超市麻烦,打开冰箱,空空如也,只有两盒过期三明治桀骜地躺在冰箱里。我拿出来看了看,过期一天了。

我们对视了一下,我把封皮撕开,仔细端详了一下:

面包那么白,芝士那么黄,火腿粉粉嫩嫩,生菜有点愁眉苦脸,但是仍然努力展现著自己的叶绿素。

没有黑斑,没有霉点,没有异味,没有蒲。

我试探著咬了一口,还是那味。

于是我把另一个扔给了他,我们俩三口两口把过期三明治吃完,意犹未尽。

狗子一脸哀怨地看著我们。

这件事情我们很有默契地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过,狗子有没有跟别的狗说我就不知道了。

但是我从这个经历里得到一个实用知识,以后真的有一天混得差劲,我就去吃过期的东西,也可以穿得稍微体面一点,去快餐店蹭人家剩饭,也可以去找人家丢掉的,还比较干净的吃的。可以去大商场啊,好一些的学校啊,游乐园啊之类的地方找,那些地方败家子多。

不是我自甘堕落,人嘛,总有个走背字的时候,老祖宗把这个叫旦夕祸福。走投无路的时候你得学会低下头,别说过期一天,只要没变质,吃完了不窜稀,我就可以吃。为什么?

为了活下去,为了保留一点未来的火种,为了有一天再站起来。

一个人既是顺境里的悲观主义者,也是绝境中的乐观主义者,这样的人,除了突如其来的死亡和腹泻,没有什么可以打倒。


所以还有一天就过期的产品和过期一天的产品有什么区别?

科学的角度讲,没区别,毕竟包装袋不是培养皿,零点一过小细菌放飞自我噌噌繁殖,不会的,放心吃。

从人的角度讲,有点区别,一个是节省开支的智慧,是舍不得大手大脚花钱的抠门,是一种居安思危,是我尚未极度贫困时就有担忧未来的悲观主义。

另一个是努力活著的执著,是输到最后仍然坚持著的倔强,是一种希望,是我想著有一天人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后路与救赎,让我们来日再战!这是绝境中的乐观主义。

它们都是这个神奇的时代,对年轻的,窘困的,要强而倔强的你的一种馈赠。

慕林,2020.8.10 于家中


「刚过期一天的食物」和「还有一天过期的食物」有什么本质区别?钱程的视频 · 11.7 万播放

我很久之前就想专门写一个有关「保质期」的专题了,前段时间知乎有一个「奇怪的知识增加了」直播活动,我就正好趁这个机会,给大家讲了讲关于保质期的一些知识。

现在,我把直播的重点内容用文字形式整理出来了。

这可能是全网最详细的关于「保质期」的知识介绍,我相信,这篇回答能够解决大家 99.9% 的关于食品保质期的疑惑。


1. 「保质期」到底是什么?

在国家标准 GB7718 中,对保质期有如下官方定义:

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这个定义太学术了,我来用人话解释一下:

保质期说到底,就是商家对于食品品质的一种「保证」。保证这个期限内食品品质不出问题。保质期内如果品质不好了,商家就要承担责任。但如果过了保质期再有品质问题,商家就不用承担责任了。

所以,说到底,所有食品的保质期都是商家确定的。监管部门从来不会强制要求某种食品保质期必须达到多少个月,这些完全是商家根据自己食品的性质和销售需求定下来的。

那么,刚才说到的「食品品质」,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

  • 食品安全:保质期内商家一定要保证食物「能吃」,吃完不会中毒。
  • 食品感官特性:保质期内商家要保证食物「好吃」,不发生风味、质地、颜色等很大的改变。
  • 食品营养价值:保质期内商家要保证食物「营养」,不至于发生超出营养成分表的很大营养变化。

2. 保质期和保存方式

「保质期」和「保存方式」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不可分割。

离开保存方式谈保质期,就是耍流氓。

保存方式通常有「常温」「冷藏」「冷冻」三种。有时也会加上「阴凉处避光保存」之类的信息。这是必须引起重视的,因为如果不按照规定方式保存,「保质期」根本无从谈起。

举个例子,对于包装上写著「冷藏保存 18 天」的食品来说,常温保存可能 2 天以后就有食品安全风险了。

如果你问,我常温放了一天,现在再放冷藏,能保存多久呢?

不知道。

就算问商家,商家也不可能知道。因为根本没进行过这种情况下的保质期测试。再说还有一大堆因素都会影响结果,比如室温,环境卫生程度等。

这时候,你只能听天由命了。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答主,我只能建议你,这种情况下最好就不要吃这样东西了。

有些食物之所以会备注「阴凉处避光保存」,是因为这些食品容易发生光氧化反应(比如坚果等),如果置于光照下,会短时间发生氧化,在保质期内就会导致风味变化和营养损失。因此,只有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才是最保险的。

3. 是不是每种食物都要标注保质期?

不一定,GB 7718 规定,酒精度大于等于 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味精可以不标保质期,因为它们实在太不容易坏了。

也不是说绝对不可能坏,只是我们认为这些东西一般在食用期内不会出太大问题。

而其他预包装食品都必须要标注。

你可能会问,超市里散装的熟食,肉类,蔬菜之类的,很多都看不到保质期啊。我到餐厅去吃饭,那些饭菜也没有标保质期哎。

没错,因为它们不属于「预包装食品」。

预包装食品: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超市里散装的熟食、蔬菜、肉类;随称随卖的那些的东西;餐饮店里的菜品,这些都不是预包装食品,不受 GB 7718 的管控,因此也不用标保质期。

4. 食品在保质期内会发生什么变化?

我在之前的很多回答和文章中都提到,想让一个食物保存无限久,「永远不变坏」,从科学上讲是不可能的。比如我这两篇回答都提到过这件事:

南极发现100年前的水果蛋糕,现在真的还能吃吗??

www.zhihu.com图标如果一份饭菜每隔几小时就加热一次,永不停息,它能永远不馊吗??

www.zhihu.com图标

食物自从加工完毕之后,就一直持续地、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变化,而保质期只是人为划定的一条「线」。在这条线之前,我们认为变化不大,尚可接受;而这条线之后,我们认为变化就不可以接受了。对于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产品,这跟「线」可能会划在不同的地方。

食品在储存中发生的变化非常复杂,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大类:

  1. 物理变化:比如面包放久了脱水变干,蜂蜜放久了吸水受潮,盐放久了结块,巧克力放久了起霜等等。这些都是物理变化。
  2. 化学变化:最常见的是食品的氧化现象。脂肪氧化会引发「哈喇味」或「酸败味」,食物会变得不那么好吃。蛋白质、维生素也会氧化,让食品营养价值下降。除了氧化,食品储存期内还会发生褐变、水解等其他反应,这些也都是化学变化。
  3. 生物变化:最重要的就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的食品腐败现象。繁殖的微生物可能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等。这是所有 3 个大类中最重要的一大类。

为什么说「生物变化」最重要呢?

很简单,其他两种变化,只会影响食品的「质量」,让食品变得不那么好吃,不那么营养。但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特别是某些非常厉害的致病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肉毒梭菌等)大量繁殖的话,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食物中毒,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而「食品安全」是任何一家食品公司安身立命的底线。因此,不管是哪种食品,控制「微生物」的繁殖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根据控制微生物的方法,我们可以把食物大体上分为两类。

5. 「长保」食物和「短保」食物

「短保食物」中微生物没有完全杀死,仍然可以生长。保存期间内,微生物会不断繁殖。超过一定限度,食物就腐坏了。因此这类食物通常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通常在 30 天以内。

超市里面哪些常见的食物是短保的呢?

  • 巴氏杀菌奶(鲜牛奶)
  • 新鲜果汁
  • 新鲜面包、蛋糕
  • 冷鲜肉
  • 酸奶(除了常温酸奶之外的品类)
  • 生巧克力
  • ……

这些东西通常会放冷藏柜里销售(面包等烘焙食品除外,因为淀粉会老化),回到家里也必须冷藏储存,因为冷藏能够在一定程度抑制微生物生长。这类食物一旦常温存放,微生物大量繁殖,就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此时这个食物只能扔掉,不能继续吃了。

短保食品的保质期一般就是比较严格的「食物刚好还不至于放坏」的日期,当然商家会设置一些余量,但总的来说,只要过了保质期,微生物超标的风险就会增加。因此,我建议短保食品过保质期就扔掉,不要继续吃。

「长保食物」采用各种方式「搞定」了微生物,在保存期间微生物不会大量繁殖,因此保存期内主要是风味质地改变,一般不涉及食品安全问题。

换句话说,它们的保质期更应该理解成「赏味期限」或「此日期前使用最佳」,而不是说过了保质期就一定会坏掉。

超市里面哪些常见的食物是长保的呢?

  • 饼干,肉干,果干等干制食品
  • 除新鲜饮料之外的大部分瓶装饮料
  • 罐头食品
  • UHT盒装牛奶
  • 常温酸奶
  • 火腿肠等加工肉制品
  • 酱料类食品
  • 冷冻食品(这个比较特殊,因为仅在冷冻状态下才长保)

这类食物保质期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对于这样的食物,如果过期时间不长,那么还是能安全食用的。只不过风味、质地会有变化,食物会不如新鲜的那么「好吃」了。

之前丹麦开了一家「过期食品」超市,只卖过期的食物。大部分人听了会很诧异,但其实它们卖的食物基本都是长保产品,对健康影响不大。

冷冻食品是比较特殊的「长保食物」,因为只有全程保持冷冻,保质期才能达到那么长。万一中间冷冻状态中断了一段时间,食品安全风险就会骤增。所以对于这些产品,我们需要多加小心。

看到这里,这个题目的疑问就可以解释了。

吃过期一天的食品和吃还有一天就要过期的食品,到底有什么区别?

答案很简单:

如果这个食品是短保食物,那「过期一天」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会远高于「还有一天过期」产品。再说一遍,短保食品建议过期就扔掉。

如果这个食品是长保食物,那「过期一天」和「还有一天过期」无显著差异。

6. 长保食物是怎么搞定微生物的?

  • 水分少,微生物被「干死」——蜂蜜,饼干,巧克力,薯片,肉干,鱼干,水果干,泡面……
  • 太酸了,微生物被「酸死」——碳酸饮料,蛋黄酱,食醋等
  • 太咸了,微生物被「咸死」——咸肉,咸鱼,咸菜等
  • 彻底杀菌,已经没有活著的微生物了——罐头,常温软罐头,UHT牛奶,常温酸奶等
  • 添加防腐剂,微生物被「毒死」——加工肉制品、某些酱料类食品等
  • 太冷了,微生物虽然没死,但长不了——各种冷冻食品

详细信息请看这篇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3088420?

zhuanlan.zhihu.com图标

6. 食品企业是怎么确定保质期的?

一般有三种方法:理论推算、根据相似产品推测、做保质期测试。

对于一些产品,前人已经做过详细研究,根据某些参数(比如酸度、盐度、水活度、杀菌条件等等指标),可以建立起一个保质期的预测模型。这样直接套公式就可以推算出保质期。

但这种情况用得比较少,一是因为有完善理论模型的食品不多,二是食品企业自己其实也不放心,万一他们用的某些新原料、新工艺影响保质期了怎么办?万一预测模型不准怎么办?所以食品企业很少光凭理论推测就确定保质期。这种方法更多是参考意义。

根据相似产品推测,是食品公司比较常用的保质期确定方式。比如,一个新研发的糖浆类产品,如果大部分原料都跟旧产品相同,只是香精换成了不同风味的。那我们可以推测它们的保质期应该大体上是一致的,至少不会差太多。

但是,如果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工艺配方都没得参考,怎么办?这时候就要用到食品工业中最常用的方案了,那就是进行保质期测试

保质期测试也分很多种。

最保险的是常温保质期测试,一切条件都模拟真正储存时的条件,把产品放在这种条件里,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各种指标(通常包括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感官指标),看看什么时候,指标超出限度,那保质期就确定下来了。

但这种测试的缺点就是耗时太长。如果某样东西保质期有三年,那真得花三年时间才能做完。公司研发一款新产品的周期都没那么长,时间耗不起啊。

比较快的方法就是进行保质期加速测试,又被称为破坏性测试。这种测试是将食品放置在较高的温度、湿度,或者放在特定光照条件下(通常用恒温恒湿箱,或者加速破坏灯箱),让食品变质过程加速。根据食品类型不同,加速的参数也不一样。但经过预实验之后,我们可以确定下来待测食品在「常温条件」和「加速条件」中食品变质速率之比,这样根据加速条件中获得的保质期,就可以反推回常温条件的保质期了。

保质期加速测试是食品公司最常用的推测食品保质期的手段。市面上绝大多数预包装食品,保质期都是通过加速测试确定下来的。

除了这两个测试之外,还有一种测试叫做「挑战性测试」

这个测试的目的是验证食品本身是否适合微生物生长。做法也很简单,故意接种一些特定类型的微生物到食品里面,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培养,看看过一段时间以后,微生物总量到底是变多还是变少。

如果变多了,那这种食物就是这种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换句话说,有微生物风险,要想办法控制。

如果变少,甚至变没了,证明这种食物压根不适合这种微生物生存。那么我们做保质期测试的时候就不用再考虑这种微生物的风险问题了。


感谢你能看到这里!这就是我关于这次直播所有的整理了。

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我会详细解答

最后,也放上我直播的回放,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

话说,都看到这里了,来个关注、点赞、评论三连再走呗~

「直播回放」知识:过期一个月的食物我也敢吃?钱程的视频 · 8177 播放

吃过期一天的,心理会有个疙瘩,担心:「会不会有事?」

吃还有一天要过期的,心理会觉得庆幸:「还好没过期~」


作为一个小卖店的老板,我经常会吃到过期的食品,原因很简单,过期了,不能卖,又舍不得扔,只好自己消化了。所以在这方面,我还是有些发言权的。

1,速食面,最长吃过过期半年的,说实话,和新鲜的几乎完全没有区别,完全可以用来充饥。

当然,最好吃不过期的。京东¥ 9.90去购买?

2,蛋糕类点心,最长吃过过期一个月的,感觉不如新鲜的松软可口,但是放心,没毒,不会拉肚子。时间再长一些,那怕是在包装里面的,也会长毛,不能吃了。

3,饼干,注意保存的话,过期半年也没问题,就是口感会散一些。

4,水饮类,刚喝完最后一瓶过期半年的凉白开,解渴。听送啤酒的小伙子说,他们在库房喝到过过期一年的听装啤酒,口味上没有什么变化,喝完后也没有任何不适。

5,纯牛奶,过期三天,打开发酸发臭,不能喝。

6,白酒类……这只是个笑话……前些时候,来了几个小伙子,目测不超过十六岁,要买白酒。其中一个从货架上拿了一瓶,上下翻著看了看,最后著重看了一下生产日期,跟我说:

「老板,你这生产日期的三年前的,该不会过期了吧。」

他的几个同伴拚命点头,似乎在夸赞小伙子的细心。


最后,完全不建议吃过期的食品,我的经验大家看看就得了,千万不要借鉴。

白酒是不会过期的,碰到合适的可以储藏些。京东¥ 189.00去购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