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6岁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觉得做什么都没劲,茫然又虚无。

然而那个时候的我心理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如果题主是参禅悟道,大彻大悟,彻底跳脱出这俗世,那这虚无就是得道。

不过这才是16岁的花季啊,悟什么道,身体还在发育,不停的窜个子,长脑子,不断的因为新事物而触发新的神经突触。

16岁距离现在的我已经过去七八年,虚无感随著认知的提升慢慢在减少,可我依旧记得当时的心态,那个年少轻狂的时代,视野狭隘,看问题片面而又执拗,容易钻牛角尖。生活就是学习、吃饭和睡觉,除此之外就是班级里那点娱乐舆论作为生活的牙祭,做题的快乐无非一二,并非天生喜爱,所以兴趣来的也就断断续续,我活在大人的期许里,还没能通过内省找到自我。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教育出现了问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表达迷茫和自省的方式趋于极端。内源动力似乎在趋同化,也许是80这一代家长把家庭基建打牢了,有了经济基础的情况下都开始追逐上层建筑,而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属于吃饱了才能好好发展的领域。

让我联想到战后米国出现婴儿潮后,彼时米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娱乐产业的大行其道,为那代年轻人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娱乐生活,但这一批年轻人却是被称为迷惘的一代(这里不是指一战二战时出现的美国作家,不过描述的年轻人精神世界和这些作家表达的态度有异曲同工之处)传统的观念不再适用当下却又未曾消亡,可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

也许是本能和感官的刺激来源单调,所以反馈不佳。

个人以自己不值一提的经验来建议:用杂七杂八的时间多读点杂书,多挖掘一些兴趣,找长者聊聊天,交流一下自己的困惑和无奈。毕竟人生道路千千万,关键是要走出那一步,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做起来有无穷动力的。

当然也可以找我聊聊,我不知心,但懂你的虚无感,也许会给你点不错的交流体验。


据说7岁前,小孩子的天眼是开的,是对世界充满神奇向往的;

12-18岁,经历著从神奇到平凡的过度,会有一种明明我可以,却发现人生越来越难的无法言表的体验;

30岁以后,已经习惯了平庸。


正常,青春期,尚未建立自我同一性

可以花点时寻找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什么是自己未来想做的事情并为此努力


正常。

我14到16岁左右的时候简直就是一个忧郁的哲人(自认为的),过了那几年就好了,谁还没有个中二的时期呢。


很正常 青春期目标还没完全确立。我们还不知道我们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等到成年以后,价值取向会决定你的交际圈,决定你的未来的方向。现在不必著急,积蓄力量就好。厚积薄发。如果实在不知道要做什么。那就跟从自己的心走。


试试看了解 虚无主义 和 存在主义 的观点,然后慢慢来,享受每一分每一秒,无论痛苦和开心。享受米饭细嚼的甜,脚趾提到床角的疼,别害怕体会和爱的人吵架后心脏的抽疼,也别因为害怕失望和分别,而放弃体验青春期独有的感受。因为即使一切是虚无的,这些甜 酸 疼 悸动 失望 证明你的存在。


非常正常。其实不论任何年龄层的人开始思想成熟,感知自我真实存在的时候,这种「虚无」感就会产生(求知欲)。宇宙就是一个虚无,当人开始感觉虚无时,就是自己的思维开始进入成长扩展期。这时是海量吸收资讯的最佳时间,看更多的书,多方面发展身心。


很早之前,我读过一本书,书名叫《苏菲的世界》,主角苏菲·阿曼德森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14岁女孩,与题主年纪相仿。书中写的是在她15岁生日前后发生的事,她遇到了一位理想主义老哲学家,在老哲学家的指引下,苏菲开始了思想启蒙,生命从何而来,活著又是为了什么。

我原以为是一部小说,后来发现是带著小说面具的哲学启蒙书,从此便入了哲学的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大学毕业好几年了,那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我25岁才读到西方人就15岁在看的东西。多年以后才知道答案,在我上学的那段时期,中国社会整体上还是太穷了。

我曾经也经常感到一种虚无感,什么是真实的,我活著又是为了什么,有一次我在一个朋友群里讨论这些问题,说一些看似不著边际的话,只有少数人在积极回应,大多数人都不关心这个,甚至有人抛出了一个袁隆平的表情包:「还是吃的太饱了」。我很讨厌这个表情。

是啊,就是吃的太饱了,如果我们像祖辈一样在那个贫困的环境里,为了温饱而努力,劳苦一辈子。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想这些虚幻的东西,有时间多搬几块砖,就能多换一点粮。那个时期,生活很真实,生活就是眼皮底下发生的一切柴米油盐,每个人做著同样的工种,又日复一日重复著同样的生活,生活在新时代的我无法想像那个社会环境下人如何苟活,我也许觉得自己从20岁开始已经死了。感谢新时代,感谢吃的太饱了的生活,让我有了思考的权利,让我能够活成自己。

新时代的我们在追求什么?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了五层,每当人满足了下面一层的时候,就会考虑上面一层的需求。

昨日的世界,饥寒交迫;今天的世界,资源充盈。我们一出生就脱离了底层,我们的需求开始往上移。我们开始注重精神上的东西,这和务实的上一辈人是不一样的。比如找对象的时候,父辈们多数考虑的是基本的物质,对方的经济条件,有没有车,有没有房,因为他们出生在资源匮乏的时期,用[人民的名义]里面赵德汉的话说就是「穷怕了」,所以他们在乎外部条件,他们可以没有爱情,但物质条件的匮乏却是致命的。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坐在祖辈父辈的肩膀上,出生在衣食无忧的世界里,找对象更多考虑的是两个人的亲密关系,尊重感,三观是否合得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学习,工作,交际,无时不在考虑这些第二层以上的问题。而中产阶级的家庭子女,很多一出生就在被培养人生的价值,即自我实现。

这个社会太富裕,我们不用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生存,很多人觉醒了,我们不再像大多数动物一样为了活著而活著,我们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开始思考存在的本质,开始思考400年前莎翁一直在思考的To be or not to be。

这个社会太富裕,又以致于我们觉得自己太弱小,以致于很多有鸿鹄之志的青年,觉得自己无法改变什么,无法影响什么,一如失去梦想的咸鱼,变得「丧」。人会因为自己不再被需要,生活缺乏意义而失去动力,对生活彻底投降。

在虚无主义哲学里,人生本就是无意义的,我们在做的不过是用一段又一段的欲望和追求,去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意义,来填充这一生。什么是有,什么是无,全凭自己定义了。

题主追求的是什么,谁都无法给出唯一的答案,每个人有自己的活法,每个人有自己梦想,或大或小,或远或近。记得读刘慈欣的《球状闪电》时,对开篇的一段话非常触动,这里分享出来:

  「人生啊,人生这东西……」爸爸一口气喝干了一大杯酒,眼睛直勾勾地看者那一小群火苗说,「变幻莫测,一切都是概率和机遇,就像在一条小溪中漂著的一根小树枝,让一块小石头绊住了,或让一个小旋涡圈住了……」

  「孩子还小,听不懂这些。」妈妈说。

  「他不小了!」爸爸说,「他已经到了可以知道人生真相的时候了!」

  「你自己好象知道似的。」妈妈带著嘲讽的笑说。  「我知道,当然知道!」爸爸又干了半杯酒,然后转向我,「其实,儿子,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听爸爸教你:你选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好是只用一张纸和一只铅笔的数学难题,比如歌德巴赫猜想或费尔马大定理什么的,或连纸笔都不要的纯自然哲学难题,比如宇宙的本源之类,投入全部身心钻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知不觉的专注中,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人们常说的寄托,也就是这么回事。或是相反,把挣钱作为惟一的目标,所有的时间都想著怎么挣,也不问挣来干什么用,到死的时候像葛朗台一样抱者一堆金币说:啊,真暖和啊……所以,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比如我——」爸爸指指房间里到处摆放著的那些小幅水彩画,它们的技法都很传统,画得中规中矩,从中看不出什么灵气来。这些画映著窗外的电光,像一群闪动的屏幕,「我迷上了画画,虽然知道自己成不了梵高。」  「是啊,理想主义者和玩世不恭的人都觉得对方很可怜,可他们实际都很幸运。」

大刘说美妙的人生在于能迷上什么东西并为之付出终生。

你的答案是什么?


正常,但更精确的应该是根据心理成熟度来衡量,而不是根据生理年龄。当你到了一种探索人生观世界观的阶段,就必然会面临一种虚无的缠绕,就像是到了一个没有地图的陌生地方,毫无头绪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