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一带兴起两头婚#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近年来,在江浙一带悄然兴起一种新的婚姻形式——两头婚,这种婚姻既不属于男娶女嫁,也不属于女招男入赘。

小夫妻成家后依旧与双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们一般会生育两个小孩,第一个随父姓,由男方抚养为主,第二个随母姓,由女方抚养为主。

在两头婚家庭里,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对爸爸妈妈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

这种婚姻形式,是近年来在江浙地区悄然兴起的一种新形式——两头婚,即当地人俗称的「不来不去」「不进不出」「不嫁不娶」「两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儿,你家也不是娶媳妇」,小夫妻成家后依旧与双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为什么会兴起两头婚?两头婚有何利弊?两头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来源:中国妇女报) #两头婚#


其实有点被新闻带跑偏了。

没有各住各家,都是想住哪边住哪边。而且家里条件都不差!

至于冠姓这事情...传统来说,是不是跟姓男方姓的?如果女方不在意孩子和谁姓,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归根到底,就是大家的条件都好了,且传统观念也在悄然改变,女方也希望孩子能和自己姓。那怎么办?要么入赘 要么就生2个呗!不然还要因为跟男方争孩子和谁姓 两家子拎起棍棒来一场大战吗?还是彼此拿个几百万互砸对方的脸?这不就是折中下来的结果吗?

微博上热评的前几条 觉得女方傻,觉得女方受苦的...自己体会吧......


强强联合动吗,懂得这个根本不会去纠结男女那点破事情。就在很多人为彩礼等一系列弱智问弄出各种骚操作时,别人通过强强联合成功组城一个新的地主阶级。当你的孩子还在为学区房发愁的时候,人家的孩子可以通过住不同的地方,改不同的户口,选择不同学校了。


这是为了让有钱独生女生二胎的宣传文案吧?


没多大意义,就是形式上的公平,心理安慰而已。

就说生两个,一个跟男方姓,一个跟女方姓,跟女方姓的这个,归根结底不还是跟姥爷姓?姥爷不还是父系?

我觉得也不会成为什么主流,现在生一个都费劲,还生两个?


因为浙江人不重男轻女啊。我养了几十年的女儿凭什么就变成你家的人了?


这题我会。

身在在最早出现两头婚的浙北一个小县城。正好看到很多两头的情况。

首先新闻上有一个问题,说夫妻双方会各自住在原来的家庭,这和我们这里的情况是不一致。一般小夫妻两个在各自父母的家中都有个房间装饰一新,作为婚房。小夫妻两个会轮流到双方父母家住。同时,自己在市区也会有住房。

其二微博上吵得很凶,认为女方都吃亏了。这也是一个误解。其实两头婚最早脱胎于招女婿。但是由于独生子女政策,有两个男孩的家庭越来越少,同时有许多女孩子觉得愿意做女婿的男生条件不是很理想。所以退而求其次,变成两头婚。无论是招女婿或者两头,女方的条件都是不差的,甚至好于男方。

现在基本上两头婚的家庭都是不嫁不娶。,生两个孩子,一家一个,赡养双方父母,同时与双方的亲戚互相走动。事情也比较多。

两头婚的小夫妻相对来说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和复杂,需要比较高的智慧来解决问题。

第一个是两个子女的姓的问题,同一性别好处理,如果遇到一男一女,特别是大的是女儿小的是男孩,可能会出现矛盾。

第二个比较大的问题是未来财产的分割,如果双方老人执意把财产给姓自己的孩子,双方的家庭条件又有差异,可能会引发比较大的矛盾。

其他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孩子的养育,双方父母的过多干预等等。


独生子女多导致的这种局面。

独生女和独生子除了性别不一样,其他几乎都一样,也是家族的传承人。渐渐的就形成了两头婚。

唯一的问题是这种情况要生两个孩子。女性的负担比较大。不过也算好结果。既平衡生育率,也避免了下一代依然是独生子女的情况。

某种程度上还能解决重男轻女的观念。大家会发现,女人除了要生孩子,其他几乎都和男人一样。


反正没看出啥进步就对了


看评论说,起源于「赘婿」。可这难道不男性冠名权的价值化体现?

现在的「两头婚」不过是,女性权益在婚姻中看似有了保障,上升都不太谈得上(看内容就知道了);而在后代的价值意识上,还是倒退的,因为就为了孩子有双方姓,分开抚养……这对孩子的影响是怎样的考虑过吗?

女性因为有了一个属于自己姓的孩子,那是否分开后,因为这个孩子,都得不到男性的财产?

好多细节问题都含糊不清,有啥好说的?

所以」两头婚「减的是男人的负,不是女人的好吗?女人还改为生2个了。

套路好深。


哈哈哈哈哈,我给你们看看微博这条热搜前三个热评

我以为这是男女平等的象征,看微博真的刷新三观。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