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害怕昆虫,两栖动物,深海鱼等比自己体格小很多的生物甚至对自己毫无威胁的非生物体如骷髅,人形娃娃,小丑面具。

害怕昆虫可以理解为趋利避害,那么害怕人形娃娃或者「恐怖谷」算哪门子的趋利避害?


并非如此。

动物的神经系统级别不同,「害怕」的表现方式也不同。但「害怕」的本质其实是一种非常高级且复杂的「趋利避害」。

神经系统比较低级的动物,可能完全没有「害怕」的概念。通过和外界环境接触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换,判断到自身受到伤害,就会反射性地终止先前的「危险动作」改变行动方式。

而神经系统高级一点的动物,虽然未必会有「害怕」的概念,但它们的反射机能已经相当完备,可以很自然地规避危险。比如说,「你啥时候见过蚊子怂你了?」蚊虫并没有「害怕」的情感,即便你对它表现出极强的敌意和威胁,它也对你不离不弃。这就是很单纯的反射行为罢了。昆虫的神经系统在生物圈已经算是比较先进的了,它们可以做到在危险的边缘游走并获取利益。相比之下,因为你表现出敌意,蚊子就躲在角落瑟瑟发抖等著饿死?这反而是和「趋利避害」的道理相违背。

脊椎动物这样神经系统非常高级的门类,也未必都有「害怕」的感情。但是越高级的脊椎动物,对「害怕」的表现也会更接近于人类。因为只有人类这种,才是真正的「害怕」。

《动物世界》经常播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迁徙,一大群牛羚斑马路过尼罗河,大家都不敢下水,因为大家都害怕河里的鳄鱼。实际上多数鳄鱼也并不比牛马大多少,但是鳄鱼对牛马个体是可以造成致命伤害的,所以每个个体都很害怕。年年过河,年年惨案。大家都见过同胞友军被鳄鱼所杀,知道自己碰上了也是凶多吉少,所以会害怕。这和对方动物的体形大小没有任何关系。哪怕河里没有鳄鱼,但是有一些不知名的陷阱在其中绞杀牛群马群,那这些牛马也还是会害怕,这种反应甚至和对方是否是动物都无关。

「害怕」是高级神经系统动物才具备的认知模型。「害怕」的对象可以是任何「可能造成威胁的事或物」。这是高级神经系统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够实现「趋利避害」的认知模型。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小牛犊没有见识过老虎的恐怖,所以不会感觉害怕。

小猫小狗在幼年期做什么都无拘无束的。但是稍微大一点了就会开始有害怕的行为了。因为在长大的过程中受过伤,或者感受过痛苦,神经系统记住了这些事件中的感觉,在大脑中形成对应的「条件反射」模型,这就成了我们常见的「害怕」行为。

换到人类这也一样。你根本预料不到一个婴儿他会怕什么。你怕蛇怕虫怕得要死,它没准抓起来就往嘴里塞。因为——「这是啥?能吃吗?」没见过,不知道,大脑无从组织「害怕」的反射。

但是孩子逐渐长大,随著长辈给他灌输的「危险」内容逐渐变多,他在大脑中就会渐渐地把长辈教的危险,和自己接触过的危险绑定起来理解。

比如,孩子从高处摔下来,疼得哇哇大哭,孩子记住了高处很危险。后来长辈教他被虫子咬到会很疼,多疼?记得你从高处摔下来过吗?

或者,孩子见过电视剧上的某个角色被砍了一刀流血过多而死。后来自己削铅笔不小心切到手了,哗啦流血,孩子也会害怕自己会不会「流血过多而死」。

这就是高级神经系统的「学习」。即便不用真正经历过危险,也可以对危险做出判断。

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其他野生动物差得太多了。很难真正接触到危险,更多的是通过电视节目、书籍、广告等非常安全的方式获取信息,因此很多人对「危险」的理解其实是非常不真实的。比如我小时候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科技馆,看到法拉第笼演示,一个人站在笼子里,外面的人拿高压电兹火花。如果你不知道法拉第笼的原理,你就会觉得这火花闪电是危险的,因为你在电视节目上见过被电死的人、动物,或者在新闻报纸书籍上看到过被电死的事件。当时我的同学看到法拉第笼演示的时候,直呼惊奇,也有很多女生说很害怕。但我在《海尔兄弟》的动画片中见过这一集,节目里介绍过这个原理,那我就知道这是不可怕的,不危险的,我就会表现得波澜不惊。

你觉得不可怕的东西,可能是因为你没见识过它的可怕,也可能是因为你知道它根本不可怕。总结而言,就是你的大脑中,没有出现过「这个东西危险、可怕」的认知模型。与之对应,如果你觉得某个事物可怕,那肯定是因为你的大脑中有对「这个事物很危险」的认知。

高级神经系统就是这么牛逼的存在。即便你不接触,你也可以学习到知识。只不过你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学到的认知模型对问题的匹配程度也会有所区别。害怕一些根本不危险的事物,这不是「趋利避害」的机制发生了问题,而是对危险的认知程度并不到位。


体型大常意味著危险和不可抗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敬畏。《吴子》里边有一句话叫「犹扶鸡之博狸,乳犬之犯虎。虽有斗心,随之死矣」。人类也怕巨大的生物,部分人还存在「巨大恐惧症」。巨大,即使非生物,如高山、具象化的星座、恢宏的建筑也能给人压迫感,容易成为传说和信仰的源头及载体。动物也会惧怕部分毒虫,但生活中不常见,事实上平时也见不到多少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了。

古人类作为高效率的猎食者,有能力通过智力碾压或群体协作,战胜更强大的动物。因此人遇见大型生物恐惧感较低,甚至还有遇见大型猎物的兴奋。缺少天敌的情况下,如何避开各种意外,特别是非正常死亡的威胁,就成了主要矛盾。

蛇与毒虫,恰是在穴居时代造成最多的非正常死亡。毒蛙、承载病原体的老鼠和蝙蝠,在漫长的演化中被人类识别为危险物。小型吸血生物和蛇的危害不需多言,还有部分昆虫有毒且不易辨别哪些有毒,那么一刀切远离所有虫子也算一种办法。腐生的虫类则意味著不洁,甚至与死亡联系在一起。

害怕小丑等异形人、尸骨、丧尸这类似人非人的东西,属于恐怖谷原理。异形或畸形,往往意味著疾病、生存力低下、择偶劣势,养育这个孩子成本高昂且很难延续族群基因,产生厌恶感、丢弃是一种保护机制。尸骨意味著这里死过人,可能存在未知的危险,在古代可能还是病原体的温床。此外,侮辱尸体也会被活著的其他人排斥(生物都怕被挫骨扬灰),远离尸体是最好的选择。对于会动的似人物体,人的厌恶感会更进一层,如丧尸让人联想到杀人狂魔和死神。

远离这些东西的人,在演化过程中更有生存力,其基因更容易延续下来,在现存人群中的比例也就逐渐升高。

深海、漆黑、密林则是另一种恐惧,即高度不确定性带来不安全感。你不知道下一脚会踩到什么,边界在哪,旁边藏著什么奇怪的捕食者。生物都喜欢确定性,特别是有限而全面的信息,比如人对正多边形、对称和圆球的天然好感。

普遍地,高等动物的雌性比雄性更谨慎,更容易害怕。因为承担生育、养育任务的基本都是雌性,有更强的安全需要,强烈的避险意识有利于个体和后代的安全,进一步成为生存优势。雄性长于捕猎和打斗,需要克服部分恐惧,但也增加了死亡率。

生物学领域,可以用这种思维逻辑:存在或发生的事,一定有它的合理之处和生存优势;不存在或没有发生的事,一定有它的限制性或生存劣势。然后以此为大方向,寻找内在的机制。

找到内在机制和原理后,如果还能加以利用,善莫大焉。

现在,试著举一反三。看下面这张图,猜想一下,为什么毛虫要拟态成蛇呢?

没错,利用天敌鸟类和哺乳类对蛇的恐惧心理,进行自我保护。蛇头在动物界可是臭名昭著、避之不及的存在。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几乎所有大型野生动物都会惧怕恐怖直立猿


我觉得恐怖谷是为了躲避尸体,以避免染上传染病,于是生出了对人死后开始腐烂的形态的恐惧,就是恐怖谷这种像人又不完全像人的样子。

害怕骷髅同理,也是避免染病。


多数情况下,动物害怕对自己族群产生过伤害(及其他较直观的不良影响)而抗拒不能/困难的所有其他生物/现象,体型是其中一个选项,但并非总是如此,甚至不一定是决定性的,只要伤害够深/够频繁,产生的对象有什么样的性状/特质,那些要素就都会被作为害怕的选项。

昆虫/毒物/鲜艳的斑块、色彩等 在医疗条件不发达的过去(甚至是现在),与死亡高度关联

同理,对尖锐的恐惧(割伤/贯穿伤,失血,感染),容易让人联想到尸体腐败蛆虫密布(不明致死、感染,疫病)的密集恐惧,等等,也就好理解了

怕人形娃娃(恐怖谷)也是一样,但更深入一层,是对异常的指认与强化。

我们对人类、人类表情、声音及其行动方式都非常熟悉,外表相似,但娃娃之类在任意项上与认知中的正常状态不符,就会放大这种「异常」,显得刺眼,而从祖先遗传下来的经验是:

正常(ok、很好,进一步观察,尝试接触看能否合作/需要敌对)——异常被辨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风险增加——无经验,应对策略空缺,风险增加——结果预期不能,此类往往死亡——危险!——莽or撤?一级警报!关注对方所有行动/变化,生命威胁中!

事实上,这也是恐怖片/小说之类常用的技巧

比如:

设置角色莽一波,秒挂,怎么挂的?不晓得——恐惧增加

设置角色撒丫子撤,殴吼~撤退不能(绕圈子、会瞬移、如影随形、穿墙、蛮力无视障碍……)——恐惧增加

设置角色撤退成功,似乎进入了安全环境(安全感提升的所有皆可,如熟悉的室内空间,柜子里,床底下,卧室,最后结界:被窝等等),突然!打破常规预期,安全环境并不安全——恐惧增加(最喜欢被窝那条,拍摄者团队天才的发掘。)

设置某个新出现貌似正常的人形角色,聚精会神进一步观察中,忽然暴露异常的一面——恐惧增加

设置某个貌似正常的人形角色,在作品内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向观众读者短暂暴露异常的一面——恐惧增加

甚至,在第一步卡死,比如设置某个现象/内容,描述,但阻断认知过程(例:克苏鲁之类)——恐惧增加

……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